第二天清晨,李明比往常提前一小时来到店里。昨晚他几乎一夜未眠,各大平台APP上的数字和促销信息在他脑海里不断翻滚。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做个旁观者了。
“老赵,今天早点准备高汤,我去各个平台办事处看看。”李明系上围裙,对刚来的厨师嘱咐道。
第一站是美团位于三里屯SOHo的运营中心。一进门,李明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上百名穿着蓝色工服的地推人员正在开早会,口号声震天响:“决战三十天,市场份额保八成!”
一个年轻的地推经理热情地接待了李明:“李老板,您来得正好!我们现在对新商户有特别优惠,平台抽成只要18%,前两周还有广告位扶持。”
“18%?”李明皱眉,“我记得去年还是15%。”
“现在是特殊时期,李老板。”经理压低声音,“京东那边开出了20%的抽成但补贴更多,我们不得不应战啊。不过您放心,我们的单量绝对是京东的三倍以上。”
正当李明犹豫时,手机响起,是京东地推人员的电话:“李老板您好,听说您去美团了?我们京东抽成只要16%,并且这个月每单额外补贴8元,您考虑一下?”
李明惊讶于对方消息之灵通,婉拒后匆匆离开。他没想到,自己刚踏入这个战场,就已经被各方盯上。
来到京东位于盈科中心的办事处,这里的气氛与美团截然不同。每个人都行色匆匆,墙上的大屏幕实时显示着北京各区域的订单量增长数据。
“我们不在乎短期亏损。”京东的招商经理直言不讳,“集团给我们的目标是三个月内拿下20%的市场份额。李老板,您要是现在入驻,就是我们的核心商户,不仅能享受最高级别的补贴,还能获得京东APP开屏广告推荐。”
诱惑很大,但李明仍然谨慎:“我需要回去算一下成本。”
刚走出京东办公室,一个穿着淘宝橙色工服的女孩迎了上来:“李老板您好,我是淘宝闪购的小林,能给您五分钟时间吗?”
女孩不像前两家那样咄咄逼人,而是拿出了一份详细的分析报告:“我们调研过您的店面,您的招牌豚骨拉面售价48元,成本约18元,如果参加美团或京东的五折活动,实收只有19.2元,刚刚覆盖成本,没有任何利润。”
李明惊讶于对方的准备充分:“那你们有什么不同?”
“我们不做简单粗暴的五折。”女孩微笑道,“我们做‘周五五折’,并且要求商户实际折扣不低于7折,平台补贴剩余部分。这样既能引流,又不会让商户亏本。”
回到店里已是下午,李明脑子里塞满了各种数字和承诺。让他意外的是,店里竟然坐满了客人——但仔细一看,大部分都是各个平台的地推人员,每个人面前只点了一碗最便宜的味噌拉面,然后不停地打电话、联系商户。
“老板,今天来了十几波地推了。”厨师老赵苦笑着,“后厨准备的食材都快不够了,但都是点最便宜的。”
李明叹了口气,知道自己必须做出决定。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开始仔细计算各种方案的成本和收益。
计算到一半,他突然发现店里安静得出奇。走出办公室,发现地推人员全都消失了,只剩下两三桌正常客人。
“刚才美团和京东的地推在门口吵起来了,差点动手,被商场保安劝走了。”服务员小杨解释道,“客人都被吓跑了。”
这一刻,李明突然意识到,这场外卖大战已经不再是手机APP上的数字游戏,而是真刀真枪的战争,而像他这样的小商户,正是主战场。
傍晚时分,李明做出了决定:三家平台都上,但用不同的策略。美团上经典款,保持原价但不定期做满减;京东上豪华款,参与补贴活动;淘宝闪购上特色款,主打周五促销。
“既然躲不过,那就全面迎战。”他对员工们说,“但从今天起,堂食品质绝不能因为外卖而下降,这是我们的底线。”
就在李明部署外卖战略的同时,美团总部里,王薇正在听取各地的汇报。
“京东已经拿下了15.7%的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高端商户。”数据分析师指着屏幕,“他们的百亿补贴确实吸引了很多优质商户入驻。”
王薇面色冷峻:“启动B计划,针对京东的核心商户,提供额外补贴。同时加快与大型连锁品牌的独家协议签订。”
“但是王总,这样我们的亏损会进一步扩大。”助理提醒道。
“现在不是考虑利润的时候。”王薇斩钉截铁,“一旦失去市场主导地位,我们就什么都没有了。”
战争升级了,而李明这样的普通商户,即将感受到更猛烈的炮火。
当晚打烊后,李明独自坐在店里,第一次登录三家平台的后台管理系统。看着复杂的规则和不断跳动的数字,他感到一阵眩晕。这个世界与他熟悉的厨房截然不同,这里没有匠心独运的空间,只有冷冰冰的算法和无情的竞争。
窗外,几个骑手仍在寒风中奔波,他们的电动车灯划破夜色,像流星般穿梭在高楼大厦之间。
李明不知道,明天当他正式开启外卖业务时,等待他的将是什么。但他明白,传统的餐饮时代正在缓缓落幕,一个全新的、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外卖时代已经到来。
而在这场百亿补贴的狂欢中,没有人知道,最终埋单的会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