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韩娱:过分觊觎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JYP  金材昱     

石头

韩娱:过分觊觎

成为游走于“境界”的“鬼”,并未带来片刻安宁,反而像是撕掉了一层隔膜,让“镜像”更清晰地感知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注视”与“拉扯”。筱原真一那边的合作愈发深入,要求他们向更极致的“幽玄”与“间”探索;文化部项目则期望他们能拿出更具“代表性”和“建设性”的作品,以回应高层对“新韩流”的期待。

而那个沉寂了一段时间的“观测者”,其留下的冰冷印记,如同潜伏的病毒,偶尔会在深夜排练时,让金贤宇产生一瞬的幻听,或者让朴彩英的动作出现不应有的、被无形丝线牵引的滞涩感。

新的创作在多重压力下艰难推进,像在无数道相互冲突的引力中寻找平衡。

这天,林允珠带来了一份出人意料的邀请——并非来自音乐圈或艺术界,而是来自一个顶尖的科技峰会。主办方希望“镜像”能作为“打破认知边界”的案例,在峰会上进行一场二十分钟的“行为与声音表演”,主题是“意识、科技与艺术的交汇点”。

“科技峰会?”朴彩英挑眉,“让我们去给那些穿西装打领带的家伙表演?”

“他们的主演讲嘉宾,是‘神经织网’(Neural Loom)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林允珠点开一份资料,屏幕上出现一个穿着实验室白大褂、眼神冷静得如同精密仪器的年轻女性照片,“崔英实博士。她的团队,主攻方向是脑机接口与意识上传的底层架构。”

意识上传?

这个词让练习室瞬间安静下来。金贤宇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太阳穴,仿佛能感受到无形的电极。宋敏圭皱起眉头,这话题离他们熟悉的艺术表达太远了。

“这和‘观测者’有关吗?”宋敏圭敏锐地问。

“不确定。”林允珠坦诚,“但‘神经织网’项目使用的部分感知交互技术,与我们在阈限空间遭遇的,有模糊的相似性。这是一个机会,近距离观察,甚至……试探。”

她看向三人:“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全新的语境。你们一直试图用音乐表达‘真实’,表达‘存在’。那么,在一个探讨意识本身是否可以数字化、可以被‘编织’和‘上传’的场合,你们的‘真实’和‘存在’,又该如何定义?如何呈现?”

这个问题,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更深层恐惧与思考的大门。

接下邀请后,排练的方向再次改变。他们不再仅仅思考音乐与身体,开始大量阅读(或听林允珠转述)关于意识哲学、认知科学、缸中之脑假说的资料。讨论的主题变成了:“如果意识可以被复制,哪个才是‘我’?”、“舞台上的表演,是真实的情绪宣泄,还是另一种形式的‘程序输出’?”、“我们捍卫的‘真实’,在技术面前,是否不堪一击?”

这些思考带来的不是答案,而是更深的迷茫和一种近乎存在主义的焦虑。金贤宇在一次尝试表达“数据化孤独”的吟唱后,崩溃大哭,他害怕自己的一切努力,在更高维度的存在看来,都只是一串可以随意修改的代码。朴彩英则变得更加暴躁,她用更剧烈的身体对抗来表达对这种“被定义”、“被解析”可能性的愤怒。

宋敏圭相对冷静,但他也开始在表演中融入更多象征性的元素——比如反复出现的“镜像”破碎又重组的视觉意象,以及用身体模拟信号干扰的抽搐感。

科技峰会当天。会场与任何音乐场馆都截然不同,充满了未来感的冷白光和低饱和度的色彩,空气里是消毒水和电子设备散热的味道。台下坐着的,是顶尖的科学家、工程师、投资人,他们的眼神里是好奇、评估,而非艺术观众的情感投射。

“镜像”的表演被安排在两场关于“量子计算”和“仿生义体”的硬核演讲之间。

灯光暗下。

没有常规的音乐前奏。首先响起的,是经过处理的、放大的人体生理信号——心跳、呼吸、神经元放电的细微噪音,混杂着从网络和旧媒体中采集的、关于“完美偶像”的碎片化语音。这是金贤宇构建的“生物数据与社会期望的噪音场”。

接着,朴彩英登场。她的动作不再是纯粹的舞蹈,更像是在模拟一个系统在接收混乱指令后的错误反馈、卡顿、以及试图自我修复的徒劳挣扎。她的声音时而变成冰冷的电子合成音,念着网络上对他们的恶评和标签,时而又变回她原本嘶哑的怒吼,两种状态快速切换,如同系统崩溃前的乱码。

宋敏圭则扮演着那个试图在噪音和乱码中,寻找“自我”坐标的“意识”。他的动作缓慢而充满不确定性,时而试图与朴彩英的“系统”同步,时而又抗拒地被拉回金贤宇的“生物噪音”场,身体不断在“融合”与“疏离”之间摆荡。

表演没有明确的高潮和结局。在最后阶段,三种元素(生物噪音、系统乱码、意识摆荡)同时达到一种混乱的峰值,然后,所有声音和动作戛然而止。

舞台上,只留下三人静止的身影,和空气中尚未散去的、关于“存在”的巨大问号。

会场陷入了一片奇异的寂静。没有掌声,没有议论。那些习惯于逻辑和数据的头脑,似乎被这种直接作用于感知的、充满不确定性的表达方式冲击得一时无法处理。

几秒钟后,零星的掌声从某个角落响起,带着迟疑。紧接着,掌声蔓延开来,虽然不算热烈,却充满了思考的重量。

表演结束,三人退场。在后台通道,他们与刚刚结束演讲、正准备离开的崔英实博士迎面相遇。

崔博士停下脚步,目光平静地扫过他们,最后落在林允珠身上。

“很有趣的‘干扰样本’。”她的声音和她的眼神一样,缺乏温度,却带着一种专业的审视,“你们的表演,在某种程度上,模拟了初级意识在非优化数据环境下的应激反应和认知失调。”

她的话像手术刀一样精准而冰冷。

“不过,”她话锋一转,看向宋敏圭、朴彩英、金贤宇,眼神里似乎有某种极细微的、类似于……兴趣的光芒闪过,“你们试图在噪音中锚定‘自我’的徒劳努力,其本身产生的数据 pattern,比那些优化过的、平滑的意识信号,更具……研究价值。”

说完,她微微颔首,便与助手一同离开了。

通道里,留下“镜像”四人,回味着那句“干扰样本”和“研究价值”。

朴彩英啐了一口:“妈的,还是把我们当实验品看!”

宋敏圭眉头紧锁:“但她承认了我们的‘徒劳’具有价值……”

金贤宇喃喃道:“我们……只是……比较复杂的……噪音吗?”

林允珠看着崔博士离开的方向,眼神深邃。

“看来,‘观测者’的影子,无处不在。”她轻声道,“而你们,已经正式进入了他们的‘视野’。”

科技峰会的表演,像一次投石问路。

石头落入了深潭,激起的涟漪,却不知会引向何方。

“镜像”的怪物们,在探索“真实”的道路上,发现自己已然站在了技术与哲学、存在与虚无的前沿。

下一个舞台,或许不在任何物理空间。

而在每一个审视他们、试图定义他们、甚至……想要“编织”他们意识的,目光之中。

上一章 舞台 韩娱:过分觊觎最新章节 下一章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