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织网者”崔英实的正面交锋,像一道分水岭,将“镜像”彻底推入了阴影与光明的断裂带。回到水泥练习室,那熟悉的灰色墙壁也无法再提供任何虚假的安全感。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静电,仿佛“织网者”的视线依旧穿透层层阻隔,落在他们身上。
训练强度提升到了自残般的程度。林允珠不知从何处弄来了模拟“织网者”精神压迫设备的原型机(或是高仿品),让他们在那种令人心智几乎崩潰的压力下,进行创作和表演。金贤宇必须学会在脑内如同被塞满棉絮的状态下,依旧找到声音的支点;朴彩英要在四肢仿佛灌铅的沉重感中,爆发出更具破坏力的舞蹈;宋敏圭则需在认知不断被干扰、逻辑链条频频断裂的困境里,构建出依旧能自洽的肢体叙事。
这不再是艺术探索,这是生存演习。每一次排练都像在刀尖上行走,结束后三人往往虚脱倒地,连抬起手指的力气都没有。林允珠则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机器,记录着数据,调整着参数,眼神冷硬如铁。
与此同时,她开始更加激进地动用所有能动用的资源。与筱原真一的合作被加速,新的音乐片段充满了对“系统”、“控制”、“意识牢笼”的尖锐隐喻,这些内容被巧妙地包装在晦涩的东方美学外壳下,通过筱原真一的渠道,流向国际先锋艺术圈,作为一种无声的控诉和求救。文化部的项目也被她最大化利用,每一次公开露面、每一次官方通稿,都被精心设计,既维持着“国家文化代表”的光鲜外表,又隐晦地传递着身处桎梏的信号。
她在编织一张属于自己的、脆弱却存在的“安全网”。
然而,“织网者”的反击来得更快,更无形。
首先是一些长期与林允珠保持合作关系的海外演出经纪人和艺术机构,陆续以各种含糊的理由终止了合作。接着,几家原本对“镜像”表现出浓厚兴趣的国际媒体,突然撤掉了已经排期的专访。网络上,开始涌现出大量经过精心炮制的、关于“镜像”音乐“故弄玄虚”、“江郎才尽”,以及成员“精神状况不稳定”的“业内爆料”,这些言论看似分散,却配合默契,形成一股试图将他们定性为“失败实验品”的暗流。
最致命的一击,来自文化部内部。那位一直暗中支持他们的老学者,被突然调离了相关岗位。新任的项目负责人态度暧昧,对“镜像”接下来的活动提出了更多“建议”和“审查”要求,实质上是在收紧套在他们脖子上的绳索。
明枪暗箭,接踵而至。
“他们在孤立我们,削弱我们,然后……收网。”宋敏圭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冷静地分析着局势,脸色苍白。
“那就跟他们干!”朴彩英眼中布满血丝,连日的高压训练让她处于一种易燃易爆的状态,“大不了鱼死网破!”
金贤宇蜷缩在角落,双手紧紧抱着膝盖,身体微微发抖。他感觉那张无形的网正在慢慢收紧,氧气越来越稀薄。
林允珠沉默地听着,手指在平板电脑上快速滑动,调出一份刚刚解密的情报。
“崔英实的‘织网’项目,近期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她的声音低沉,“他们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意识协同协议’,可以小范围地暂时同步多个个体的感知和思维模式,用于……集体创作或问题解决。”
她抬起头,目光扫过三人:“他们准备在下个月于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一个非公开科技论坛上,进行首次小规模演示。演示的‘素材’,据说是一组‘未经驯化的高活性意识节点’。”
达沃斯。科技论坛。未经驯化的高活性意识节点。
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可能性——“镜像”很可能就是他们计划中用于演示的“素材”!在一个全球精英云集的场合,将他们作为展示“织网”技术控制力的活体标本!
“他们想……公开展示怎么‘同步’我们?”金贤宇的声音带着哭腔。
“这是最后通牒。”宋敏圭握紧了拳头,“要么自愿加入,成为他们演示成功的案例;要么……被强制‘同步’,沦为彻底的工具。”
练习室里一片死寂。绝望像冰冷的潮水,淹没了每一个人。
就在这时,林允珠的加密通讯器突然发出急促的震动。一个极其罕见的、来自“雾巷”刘在允的最高优先级信号。
林允立刻接通。
刘在允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急迫和决绝:“林代表!我们截获了‘织网者’通往达沃斯的加密物流信息!他们运送的不是设备……是特制的拘束服和神经接口装置!他们的目标就是你们!时间不多了!”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却更加清晰:“‘雾巷’和另外几个察觉到‘织网’威胁的独立团体,决定联手。我们有一条……或许能通往达沃斯会场内部的秘密通道信息。但需要你们自己决定——是坐以待毙,还是……”
“……跟我们一起去,砸了这场‘演示’?”
通讯结束。
巨大的抉择,如同铡刀般落下。
是等待被作为“素材”捕获,还是在敌人的主场,发动一场近乎自杀式的反击?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林允珠身上。
林允珠缓缓站起身,她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一种近乎燃烧的平静。她看着眼前这三个被她一手锻造出来的“怪物”,看着他们眼中交织的恐惧、愤怒、以及一丝不甘熄灭的火苗。
“我们还有选择吗?”她轻声问,仿佛在问自己,也像是在问他们。
答案,不言而喻。
她走到控制台前,关掉了所有训练设备和监控屏幕。练习室里,只剩下窗外透进来的、首尔冰冷的夜光。
“准备一下。”她转过身,声音清晰而冷静,带着一种踏上不归路的决然。
“我们去达沃斯。”
“给‘织网者’的完美演示……”
“……送上一份我们独有的,‘噪音’葬礼。”
怪物的最终章,似乎即将在阿尔卑斯山的雪顶之上,以最惨烈的方式奏响。
是成为网中困兽,还是化身焚网之火?
答案,就在即将到来的风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