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重回盛夏:知年且知音
本书标签: 校园  他终于发现了  双向奔赴     

裂隙中的微光

重回盛夏:知年且知音

李知年晕倒事件一周后。

家中餐桌,气氛不再像以往那样冰冷紧绷。

周雅(李母)(将一杯牛奶推到李知年面前,语气依旧平淡,但少了些尖锐)今天感觉怎么样?头还晕吗?

李知年(小口喝着牛奶,轻声)好多了。

周雅(李母)嗯,医生开的安神药,记得按时吃。

周雅(李母)(顿了顿)周末那个讲座…如果你还想去,就跟周芸去吧。

李知年(抬起眼帘,有些不确定地看着母亲)…真的可以去吗?

周雅(李母)(避开她的目光,收拾着碗筷)多了解些知识没坏处,但要记住,不能影响学习。

这微不足道的应允,却让李知年心底泛起一丝真实的暖意。

学校里,李知年的状态略有缓和,虽然依旧沉默,但眼神不再那么空洞。

苏晓(小心翼翼地递给她一块巧克力)知年,补充点能量。

李知年(接过,微微笑了一下)谢谢晓晓。

苏晓(激动地差点跳起来,强忍住)不…不客气!

这是她这么久以来,第一次对苏晓露出笑容。

林薇(也注意到李知年的变化,碰碰她胳膊)哎,知年,这道题你怎么解的?给我讲讲呗?

李知年(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练习册)这里…用了这个公式变形。

她开始尝试重新融入周围的日常,尽管步伐依旧谨慎。

午休时,她第一次主动走向图书馆。

不是为了“接头”,只是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待着。

在书架间,她“偶遇”了正在查找资料的王道乾。

两人隔着书架对视一眼。

王道乾(目光沉静,对她轻轻颔首,没有多余的话语)

李知年(也微微点头,随即低下头,快步走开。)

没有交流,但那份心照不宣的默契和理解,比任何语言都让她安心。

她知道,他一直在。

周末,周芸准时来接李知年去听讲座。

周芸(上车后,仔细观察她的脸色)脸色比上周好点了。

周芸怎么样,在你妈手底下‘放风’的感觉?

李知年(靠在车窗上,看着窗外流动的街景)像…做梦一样。

李知年姨妈,谢谢你。

周芸(叹口气)谢什么。

周芸你妈那个人…就是太要强,钻牛角尖了。

周芸这次你晕倒,估计真把她吓着了。

讲座的主题是“音乐与情绪疗愈”。

主讲人是位声音温和的心理学家。

李知年听得异常专注。

当主讲人提到“艺术表达是内在情绪的安全出口,压抑可能导致身心失衡”时,她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角。

周芸(低声)听见没?专家都这么说了!

讲座结束,周芸给李知年买了一杯热奶茶。

周芸拿着,你妈问起来,就说我非给你买的。

李知年捧着温热的奶茶,感受着久违的、属于普通少女的简单快乐。

回到家,周雅果然问起了讲座内容。

周雅(李母)都讲了什么?

李知年(斟酌着词句)讲了音乐怎么帮助人放松…还有,如果情绪一直憋着,可能会影响健康。

周雅(李母)(沉默地听着,末了说)知道了,作业写完了吗?

没有赞同,但也没有反驳。

这已是进步。

晚上,李知年发现自己的古筝,依旧被锁在琴房里,但锁孔旁边,放着一本崭新的《音乐理论基础》。

她拿起书,心情复杂。

这算是…一种默许的补偿吗?

新的一周,变化在细微处继续发生。

周雅不再要求她填写那份令人窒息的“每日行为反馈表”。

课间,李知年甚至尝试着,在草稿纸上画了几笔简单的旋律线。

林薇(好奇)知年,你画的是什么啊?密码吗?

李知年(迅速用手遮住,脸颊微红)…随便画的。

她开始允许自己,重新触碰与音乐相关的一切,哪怕只是最微小的形式。

王道乾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些变化。

他通过广播密语,发送了新的信息。

这次不再是“坚持”或“等待”,而是一个更加温和的词语:

【慢慢来。】

李知年坐在教室里,听着那经过处理的、略带失真的歌声中夹杂的这三个字,眼眶微微发热。

他懂她的如履薄冰,懂她需要时间重新建立信任和勇气。

然而,裂痕的修复并非一帆风顺。

这天,李知年的数学周测成绩有所下滑,从一贯的前三掉到了第十。

周雅(李母)(看着试卷,眉头立刻皱了起来)怎么回事?刚放松一点,成绩就往下掉?

李知年(紧张地解释)这次题目有点偏…

周雅(李母)(打断她,语气带着明显的不悦)我看你就是心思又散了!

周雅(李母)那个讲座,还有和周芸出去,看来还是影响你了!

李知年低下头,不敢再说话。

刚刚感受到的一点暖意,瞬间被寒意取代。

第二天,周雅重新加强了“监管”。

周雅(李母)将一份打印好的“高效学习时间规划表”放在她桌上)按这个执行,每天我会检查进度。

刚刚打开一条缝隙的门,似乎又关上了一半。

李知年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

她知道,母亲的改变是脆弱而反复的。

在学校,她的情绪明显低落下去。

苏晓(担忧)知年,你没事吧?是不是阿姨又…

李知年(摇摇头,不想多说)没事。

她再次缩回了自己的壳里。

王道乾观察到她的变化,心中了然。

他找到苏晓和陈浩。

王道乾周阿姨的态度有反复,我们不能指望她一下子改变。

王道乾现在最重要的是,让李知年自己稳住。

苏晓怎么稳?

王道乾让她看到,即使在她妈妈的压力下,她依然可以为自己争取到一点点空间,而且是靠她自己的能力。

机会很快来了。

学校宣布举办“五四青年节文艺汇演”,规模比诗会更大。

苏晓(趁着午休,拉着李知年在操场散步)知年,五四汇演,你…还想参加吗?

李知年(立刻摇头,眼神恐惧)不…不能再让我妈妈知道了…

苏晓如果…不是上台表演那种呢?

苏晓我听说广播站和王道乾他们,在策划一个“校园声音纪录片”的环节,需要收集一些同学关于“成长与梦想”的短音频,可以是几句话,也可以是一段音乐…匿名投稿,混剪播出。

李知年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犹豫。

苏晓只是录音,不用露面,就算被妈妈听到,也可以说是别人的…

李知年沉默了。

这个风险,似乎小很多。

【声音纪录片,具体需要什么?】

王道乾收到邮件,精神一振。

她主动询问,就是迈出了重要一步。

他详细回复了征集要求,并附上了一个安全的、可以上传音频的网盘链接。

他详细回复了征集要求,并附上了一个安全的、可以上传音频的网盘链接。

【不需要复杂,真实就好。哪怕只有一个音符。】

几天后,王道乾在广播站整理投稿时,在匿名链接里,发现了一个新的音频文件。

他点开,戴上耳机。

里面没有语言,只有一段极其简短、甚至有些生涩的古筝旋律,反复弹奏了三四遍。

是《苔》最核心的那几个小节,带着一丝试探,一丝不确定,但最终,稳稳地结束在一个清越的音符上。

虽然短暂,虽然简单,但里面蕴含的力量,比诗会那次更加内敛而坚定。

王道乾(反复听着这段只有十几秒的音频,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王道乾(轻声)她找到了。

在母亲反复的态度和压力之下,她找到了那个属于她自己的、微小却坚实的立足点。

她不再仅仅依靠外界的松动来呼吸,而是开始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在缝隙里种下属于自己的花朵。

他知道,前方的路依然布满荆棘,周雅的态度依然是个巨大的变数。

但此刻,听着耳机里那顽强生长的旋律,他相信,无论墙壁多么坚硬,生命总能找到它自己的出路。

上一章 无声的雪崩 重回盛夏:知年且知音最新章节 下一章 无声的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