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归来第二天。
李知年家中,早餐时分。
周雅(李母)(将煎蛋推到她面前,语气平和)夏令营怎么样?真学到东西了?
李知年(眼睛微亮)嗯!老师讲了很多现代编曲技巧,我们还自己改编了曲子。
周雅(李母)(点点头)那就好。
周雅(李母)(顿了顿)高二分班表出来了,你和苏晓都在文科三班。
李知年(有些意外)文科三班?
周雅(李母)(看她一眼)你的文科成绩更稳定。理科虽然不差,但投入产出比不如文科。
周雅(李母)音乐学院招生,文化课分数要求也不低。
李知年沉默地喝了口牛奶。
母亲依然在精准计算着每一步,但至少,这次的计算里包含了她的特长和意愿。
另一边,王道乾家。
李志红(王母)(看着分班表)道乾,你在理科二班。
李志红(王母)陈浩跟你同班呢。
王道乾(看着名单,若有所思)嗯。
李志红(王母)(试探地)李知年那孩子…好像在文科班?
王道乾(神色自然)对,她文科更强。
他知道,不同班意味着见面机会减少,但他并不太担心。
有些联结,已不是距离能够轻易切断。
开学前一天,四人约在图书馆见面。
陈浩(哀叹)为啥我就被分到理科班了啊!
陈浩我的文科脑细胞注定要阵亡了!
苏晓(幸灾乐祸)活该!谁让你平时不背书的!不过太好了,我和知年同班!
李知年看着吵吵闹闹的两人,浅浅笑着。
王道乾(将一份打印稿推到她面前)广播站新学期计划,我们想开一个‘文艺风向’栏目,介绍好书、好音乐。
王道乾也许…可以邀请有特长的同学做嘉宾,比如聊聊民乐?
李知年接过计划书,手指轻轻摩挲着纸张。
这一次,她没有立刻拒绝。
李知年我…考虑一下,需要问问我妈妈。
苏晓(搂住她)对对对!慢慢来!你现在可是有“谈判资本”的人了!
高二开学,新的班级,新的节奏。
文科三班的氛围与高一截然不同。
班主任是位风趣的历史老师,课堂气氛活跃。
杨老师(班主任历史)(扶了扶眼镜)同学们,学历史不是为了死记硬背,而是要理解时代的脉络,感受历史的温度。
李知年认真地记着笔记,感觉一扇新的窗户在面前打开。
课间,她偶尔会收到王道乾的短信。
王道乾【物理老师讲课语速快得像火箭,怀念刘老师的语文课。】
李知年(看着短信,忍不住笑了)回复:【历史老师很有趣。】
简单平常的分享,却带着一份踏实的暖意。
周末,李知年斟酌着向周雅提起了广播站邀请的事。
李知年妈,广播站…想做一个介绍民乐的栏目,问我能不能去聊聊。
周雅(李母)(正在插花的手停了一下)要露面?
李知年不一定…可以先从撰稿开始。
李知年或者,只录音。
周雅(李母)(继续修剪花枝,半晌)先写稿子看看吧,如果影响学习…
李知年(立刻接话)不会的!我会安排好时间!
周雅(李母)嗯。
没有明确的欢呼,但李知年知道,这已是默许。
她终于可以不再是“匿名者”。
她开始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准备广播稿。
王道乾偶尔会给她一些建议,但更多是让她自由发挥。
苏晓(看着她奋笔疾书)知年,你写稿子的样子好像在发光!
李知年(不好意思地笑笑)只是想…把我知道的、感受到的,好好表达出来。
稿件几经修改,终于完成。
她选择介绍古筝名曲《高山流水》,不仅讲技法,更侧重其背后“知音难觅”的文化内涵。
录音那天,她站在麦克风前,还是有些紧张。
王道乾(在调音台前对她做了个“OK”的手势,眼神鼓励)
李知年深吸一口气,开始朗读。
她的声音透过设备传出,清澈,舒缓,带着对音乐的真挚热爱。
广播站长(听完录音,赞叹)真不错!很有深度!王道乾,你从哪儿挖来的人才?
王道乾与李知年有默契地笑了笑。
节目播出后,反响很好。
连三班的历史老师都在课上提起。
杨老师(班主任历史)昨天广播里那个讲《高山流水》的同学,角度很新颖,把音乐史和文化史结合起来了。不错!
林薇(碰碰李知年)哎,说的是你吧?声音好像!
李知年微微红了脸,没有否认。
这种被认可的感觉,很好。
周雅也从同事那里听说了这件事。
晚饭时,她状似无意地说:
周雅(李母)你们学校广播,最近有点水平。
李知年(心中一动,轻声说)那期…是我录的。
周雅夹菜的动作顿了顿,看了她一眼,没说什么,但嘴角似乎柔和了一瞬。
李知年知道,母亲在用自己的方式,接纳着她的成长和变化。
然而,平静之下亦有暗流。
这天放学,周雅来接李知年,恰好看到她和王道乾、苏晓、陈浩一起走出校门。
几人正在讨论班级活动,言笑晏晏。
周雅的目光在王道乾身上停留了一瞬。
周雅(李母)(车上,她忽然问)那个王道乾,还在广播站?
李知年嗯,他是副站长了。
周雅(李母)哦。高二了,重心要更明确。
话语平淡,却带着敲打的意味。
李知年刚刚放松的神经,又微微绷紧。
与此同时,王道乾也感受到了来自学业的新压力。
物理老师(敲着黑板)高二物理是分水岭!这部分学不懂,后面全完蛋!
王道乾看着复杂的电路图,眉头紧锁。
重生并非万能,理科依然是他需要攻克的山头。
陈浩(趴在桌上)老王,我感觉我快要物理性死亡了…
王道乾(苦笑)彼此彼此。
他想起李知年整理的笔记,决定不能再像前世那样放任自流。
他给李知年发了条短信:
【物理求助。有没有好的教辅推荐?】
李知年很快回复了几个书名,并附言:
【这几本例题解析很详细。需要笔记吗?】
【求之不得!】
一种健康的、互相促进的关系,在两人之间悄然建立。
十月,学校秋季运动会即将举行。
苏晓(积极动员)知年!我们班女子4x100接力缺人!你跑得不慢,来嘛来嘛!
李知年有些犹豫,她从未参加过运动会项目。
周雅知道后,出乎意料地没有反对。
周雅(李母)集体活动,参加一下也好。注意安全。
比赛那天,李知年站在跑道上,心跳加速。
看台上,周雅竟然请假来了,坐在家长区。
苏晓、王道乾、陈浩都在跑道边为她加油。
接过接力棒,李知年奋力向前奔跑。
风掠过耳边,呐喊声模糊成一片。
她第三个冲过终点,小组第二。
苏晓冲过来抱住她。
李知年喘着气,抬头望向看台,对上母亲的目光。
周雅对她微微点了点头。
那一刻,一种前所未有的集体荣誉感和被认可的喜悦,充盈着她的内心。
傍晚,李知年收到王道乾的短信。
王道乾【今天跑得很棒。看到你妈妈在看台。】
李知年【嗯,她也说我表现得不错。】
放下手机,李知年走到窗边。
夕阳将天空染成温暖的橘红色。
高二的生活,有学业压力,有母亲依旧存在的审视,也有逐渐获得的自由与认可,更有朋友们温暖的陪伴和那份潜滋暗长的、朦胧的情愫。
前路依然充满未知,但她已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承受的女孩。
她握了握拳,眼中闪烁着坚定而柔和的光芒——无论未来如何,她都会勇敢地,一步一步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