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逐浪并肩
本书标签: 现代  有空就更 

城居日常:海风与匠心的约定

逐浪并肩

一周后的清晨,天刚蒙蒙亮,三辆车就陆续驶离市区,朝着海边进发。贺之珩的SUV打头阵,副驾上放着给墨楚云准备的早餐——热牛奶和刚买的可颂,后座堆着绘本需要的写生本、颜料,还有一摞从公司图书室借的渔乡民俗画册。墨楚云靠在车窗上,手里翻着一本泛黄的渔村故事集,指尖的玫瑰纹身偶尔划过书页上的插画:“Ftead,你说咱们能拍到渔民出海的场景吗?我想画进绘本的开篇。”

贺之珩腾出一只手调大空调风速,左手的天使纹身露在方向盘旁:“提前跟民宿老板确认过了,今天有三艘渔船凌晨六点出海,咱们到了刚好能赶上。对了,我带了长焦镜头,拍远处的帆影更清晰。”他瞥了眼墨楚云手里的书,补充道,“里面提到的‘渔灯节’,民宿老板说下周就有,要是赶得上,你正好能画民俗活动的细节。”墨楚云立刻掏出铅笔在写生本上记下来,笔尖飞快滑动,脸上满是期待。

中间那辆车上,林景风正对着平板调试智能帐篷的联动程序,严川皓握着方向盘,目光时不时扫过路边的海岸线。“刚才收到潮汐报警器的测试信号,一切正常,”林景风推了推眼镜,锁骨下的“Lovis”纹身被车窗透进来的阳光照得隐约可见,“等下搭帐篷时,我再把它和你的摄影计时器连起来,拍蓝调时刻能自动提醒。”

严川皓点点头,从副驾的背包里拿出笔记本:“这是我整理的海边拍摄参数,不同时段的曝光和焦距都标好了,你帮我看看有没有需要优化的地方。”他右手搭在车窗上,蛇纹身从袖口滑出来,“上次你说想做户外电源的智能分配程序,我带了几个不同功率的电源,等下可以测试数据。”林景风接过笔记本,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字迹,认真标注出几处可以调整的数值,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参数,车里的氛围安静又默契。

最后一辆车的后备箱里,塞满了高逸阳准备的厨具和食材,还有周诚文带来的古籍和拓印工具。高逸阳握着手机,屏幕上是《渔乡食记》的扫描件:“Lexus,你看这个海鲜粥的古法配方,要加干贝和陈皮,咱们带的食材够吗?”

周诚文正低头摩挲着一块刚淘来的旧罗盘,肩膀上的过肩龙纹身隐在棉麻衬衫里:“够的,我昨天特意去干货市场补了陈皮,还是三年陈的,去腥效果更好。”他把罗盘递给高逸阳,“这是民国时期渔民用来辨方向的,你可以拍下来当账号素材,文案我已经写好了,存在你手机里。”高逸阳点开手机里的文档,小声念着文案里的“古法粥品,藏着渔家人的生计智慧”,笑着点头:“还是你懂我,这文案肯定能火。”

车子抵达海边民宿时,正好是清晨五点半。民宿坐落在一片坡地上,推窗就能看到湛蓝的海面,几艘渔船正停靠在岸边,渔民们忙着搬运渔具。贺之珩帮墨楚云拎出写生本和颜料,两人沿着海岸线快步走向码头:“动作快点,渔船要出港了。”墨楚云找了块礁石坐下,迅速打开写生本,铅笔在纸上勾勒出渔船的轮廓,贺之珩则举着相机,帮他捕捉渔民扬帆时的动态细节,偶尔提醒一句:“帆的弧度再画大些,海风一吹会更舒展。”

另一边,林景风和严川皓选了块靠近礁石的平坦地面搭帐篷。林景风按了下帐篷旁的智能控制器,支架自动展开:“试试联动功能,喊‘帐篷开灯’就能亮。”严川皓配合着喊了一声,帐篷里的LED灯果然亮起,他笑着点头:“挺方便,下次带队露营可以推荐给队员。”两人分工明确,林景风调试设备,严川皓整理摄影器材,不一会儿就把帐篷搭得稳稳当当,潮汐报警器的指示灯闪烁着绿色的光芒,显示一切正常。

高逸阳和周诚文则钻进了民宿的厨房。厨房是开放式的,面朝大海,高逸阳先把大米淘洗干净浸泡着,周诚文则蹲在一旁处理干贝:“陈皮要泡软了刮去白瓤,不然会苦。”高逸阳照着他说的做,时不时递过一把菜刀:“帮我切下姜蓉,我手忙不过来了。”周诚文接过菜刀,动作娴熟地切着姜蓉,两人一边忙活一边聊古籍里的渔乡饮食故事,厨房里飘出淡淡的陈皮香。

上午九点,太阳升高,出海的渔船陆续返航,甲板上堆满了新鲜的渔获。贺之珩带着墨楚云去码头挑海鲜,墨楚云被一只色彩斑斓的海星吸引,蹲在岸边观察:“这个海星的纹路真特别,能画进绘本的海底场景里。”贺之珩拿出相机拍了张特写:“等下我导给你,放大了看细节更清楚。”他看到渔民在分拣螃蟹,上前问了价格,买了几只个头饱满的,“中午清蒸,给你补补体力,赶稿太费精神了。”

林景风和严川皓则去了附近的灯塔。严川皓想拍灯塔与海浪的合影,林景风帮他调整三脚架的角度:“这里风大,我帮你固定住,免得相机晃动。”严川皓按下快门,回头看了眼林景风,正好看到他锁骨下的纹身被风吹起的T恤露出一角,又很快被遮住。“刚才拍的照片,等下导进平板里,你帮我修修光影,”严川皓转移话题,“你的模型零件没少带吧?下午没事可以在帐篷里组装。”林景风点点头,从背包里拿出半块风车模型,指尖摩挲着齿轮,眼里满是专注。

中午的餐桌上,摆满了海鲜大餐:清蒸螃蟹、陈皮干贝粥、蒜蓉粉丝蒸扇贝,还有一盘凉拌海草。高逸阳端上最后一碗粥:“快尝尝,加了陈皮果然不腥了!”贺之珩盛了一碗递给墨楚云:“小心烫,里面有你爱吃的瑶柱。”墨楚云接过碗,吹了吹再喝,眼睛亮了:“太鲜了,比城里饭店的还好吃。”林景风则夹了块螃蟹肉,递给严川皓:“试试这个,蟹黄很多。”严川皓接过,随口道:“下午去拍礁石,我带你走一条安全的路,上次有队员在那边崴过脚。”周诚文一边给高逸阳夹海草,一边说:“粥里的大米是当年的新米,下次可以用古法石磨磨成粉,做海鲜米糊试试。”

下午,海风渐渐变大。墨楚云在帐篷里修改上午的写生稿,贺之珩坐在他旁边,翻着民俗画册帮他找参考:“你看这里的渔民服饰,领口有蓝色的镶边,是为了防海水腐蚀。”他指尖点在画册上,天使纹身与画册里的渔纹相映成趣,“我爷爷以前也是渔民,说这种镶边要用靛蓝染三次才耐用。”墨楚云认真听着,在画稿上添上蓝色镶边,嘴里念叨着:“这样人物就更鲜活了,谢谢你告诉我这些细节。”

林景风和严川皓则在礁石区拍海浪。严川皓站在一块大礁石上,举着相机等待海浪拍打的瞬间,林景风在下面扶着三脚架:“浪来了!”严川皓立刻按下快门,刚拍完,脚下的礁石突然滑了一下,他下意识稳住身形,相机却晃了晃。林景风连忙跑过去:“没事吧?相机没坏吧?”严川皓检查了一下相机,摇摇头:“没事,就是镜头盖掉了。”两人蹲在礁石上找镜头盖,林景风的手指被贝壳划破了一点,严川皓立刻从背包里拿出创可贴:“海边的贝壳很锋利,下次小心点。”他帮林景风贴上创可贴,动作自然又熟练。

高逸阳和周诚文则去了附近的渔村。高逸阳拿着手机拍老渔民织渔网,周诚文在一旁和渔民聊天,打听渔乡的老故事:“以前这里的渔民,会把渔获的图案绣在围裙上,寓意丰收。”高逸阳立刻凑过来:“真的吗?那我下次可以做个‘渔获主题’的家常菜,比如把鱼肉做成鱼形的丸子。”周诚文笑着点头,拿出笔记本记下渔民说的故事:“我把这些记下来,给你当账号文案的素材。”两人逛了一圈,买了些渔民自制的虾酱,打算晚上用来炒菜。

傍晚时分,六人聚在海边看日落。夕阳把海面染成金红色,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哗哗的声响。墨楚云靠在礁石上,手里拿着画稿,贺之珩坐在他旁边,帮他挡住吹过来的海风;林景风蹲在地上,给严川皓看刚修好的照片,严川皓指着屏幕上的海浪:“这里的光影再调暗一点,对比更强烈;”高逸阳则拿出手机,给周诚文看下午拍的织渔网视频:“你看这个画面,配你写的文案肯定绝了。”周诚文点点头,从口袋里拿出一块小印章:“给你的,刻了‘渔’字,下次拍食材可以当道具。”

日落之后,海边渐渐凉了下来。六人回到民宿,高逸阳和周诚文在厨房准备晚餐,贺之珩帮墨楚云整理画稿,林景风和严川皓则在帐篷里组装风车模型。严川皓看着林景风专注的侧脸,忽然说:“下次去青海拍星空,我带个更大的帐篷,你的模型零件也能放下。”林景风手上的动作顿了顿,耳根微红:“好啊,我把智能星空灯带上,能模拟银河的效果。”

晚餐时,高逸阳端上了虾酱炒空心菜和渔乡特色的鱼丸汤。大家边吃边聊,贺之珩说:“下周渔灯节,我已经订好了民宿,咱们可以再来。”墨楚云立刻举手:“好啊!我要画渔灯挂满海岸线的场景。”林景风点点头:“我把智能灯的程序改改,能和渔灯的节奏联动。”严川皓补充道:“我查了天气,下周是晴天,适合拍夜景。”高逸阳则笑着说:“那我就研究渔灯节的特色美食,比如古籍里提到的‘灯盏糕’。”周诚文拿出笔记本:“我已经找到灯盏糕的古法配方了,到时候咱们一起试做。”

夜色渐深,海边的星星格外明亮。贺之珩送墨楚云回民宿房间,临走前把民俗画册递给她:“里面的插画你要是需要临摹,就先拿回去用。”墨楚云接过画册,笑着说:“谢谢你,下次我请你喝新到的龙井。”林景风和严川皓则坐在帐篷外看星星,严川皓给林景风讲青海星空的故事,林景风则教严川皓用手机的智能程序识别星座。高逸阳和周诚文坐在民宿的露台上,高逸阳翻着手机里的素材,周诚文则在一旁写文案,偶尔递过一杯热茶。

没有暧昧的话语,没有刻意的亲近,他们只是把彼此的喜好记在心里,把对方的需求融入日常。贺之珩记得墨楚云需要的民俗细节,严川皓留意着林景风的模型和安全,周诚文惦记着高逸阳的账号素材。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吹过,把他们的笑声传向远方,海边的星光与民宿的灯光交织在一起,照亮了彼此眼底的暖意。

第二天清晨,六人收拾东西准备返程。墨楚云把画稿收进背包,里面夹着贺之珩帮他拍的渔获照片;林景风的背包里装着严川皓给的户外电源测试数据;高逸阳则拿着周诚文刻的“渔”字印章,脸上满是欢喜。贺之珩发动车子,回头对大家说:“下周渔灯节,咱们准时见。”大家齐声应着,三辆车缓缓驶离海边,朝着市区的方向而去。

车厢里,墨楚云翻看着画稿,嘴角带着微笑;林景风对着平板优化智能程序;高逸阳则和周诚文讨论着灯盏糕的配方。他们的故事,就像这海边的潮汐,平淡却执着,在日复一日的互助与陪伴里,慢慢沉淀出最深厚的羁绊,在城市与山野之间,继续温暖地延续着。

上一章 城居日常:烟火与纹路里的羁绊 逐浪并肩最新章节 下一章 城居日常:渔灯与烟火的重逢(收藏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