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幻想小说 > 这个是真AI短故事
本书标签: 幻想 

曹孟德的弱点

这个是真AI短故事

说曹孟德的几个病根儿

汉末的天下,原是块被啃得稀烂的骨头,各路英雄攥着刀叉抢食,曹孟德偏能从宦官之后的名头里挣出一片天地,挟天子以令诸侯,把北方的土地拢成一块——可这人,偏生像棵长歪了的古松,枝桠能遮天蔽日,根子里却烂着几处治不好的病,到末了,终究没把那江山攥稳。

头一病便是疑心病,且这病还带着毒,沾着血。他这人,像是打小就把“防人”二字刻在了骨头里,许是早年跟着袁绍闹革命时见多了背叛,又或是叔父那回告他装病的事儿留了病根,往后看谁都像藏着刀子。逃亡路上遇着吕伯奢,人家好心杀猪宰羊招待,他倒好,听见后厨“缚而杀之”的话,不问青红皂白就提刀闯进去,一家老小杀得干干净净。末了见着捆着的猪,才知是错了,却偏要撂下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哪是认错?分明是把自己的狠心肠裹上了层硬壳,往后再杀错人,倒有了借口。

后来他成了气候,这疑心病更重了。杨修是个聪明人,能猜透他“鸡肋”的心思,偏就忘了主子最忌旁人把自己看得太透,结果一杯毒酒送了命;孔融是名士,嘴碎了点,说他不该禁酒,不该夺袁绍的儿媳,他便罗织个“欲图不轨”的罪名,连孔融的小儿子都没放过。还有那粮官王垕,军粮不够了,他让人家用小斛分粮,等士兵闹起来,又把王垕的头砍下来示众,说“汝故行小斛,盗官谷,斩之军门”——这般借人头平怨气的手段,倒让将士们寒了心:今日能斩王垕,明日便能斩我等,跟着这样的主子,哪有安稳日子?

他的第二病,是管不住自己的性子,常把私事搅进公事里,闹出天大的乱子。宛城那回,张绣都已投降,他偏要见人家的婶母邹氏,硬把人接进营里作乐。张绣是武将,哪忍得下这羞辱?连夜就反了,领着兵杀进曹营。曹操慌乱中逃了命,可长子曹昂、爱将典韦都死在了乱军里——曹昂是他的嫡子,典韦是能替他挡刀的猛将,就因他一时贪色,全没了。后来丁夫人哭着骂他“杀我儿,不复念”,他恼了,把夫人休回了家,到晚年病重时,才叹着气说“我前后行意,于心未曾有所负也。假令死而有灵,子修若问‘我母所在’,我将何辞以答!”——这时候想起愧疚了,可那死去的儿子、离他而去的夫人,还能回来吗?

要说他的战略眼光,原是比刘备、孙权高些的,可偏生到了关键时候,就犯了刚愎自用的毛病,把好端端的机会全给丢了。赤壁之战那回,他带着二十万大军,满以为能把孙权、刘备一锅端,便飘得没了边。黄盖带着船来降,底下人劝他小心有诈,他却笑人家“黄盖受孙氏厚恩,今来降,必是真心”,结果人家船到跟前,一把火点起来,满江的战船烧得跟火龙似的,二十万大军死的死、逃的逃,他自己也差点成了周瑜的阶下囚。经此一败,他统一南方的念想彻底断了,往后只能对着长江叹气。

还有汉中那回,他把张鲁打跑了,司马懿劝他趁势去打益州,说刘备刚占了蜀地,人心还没稳,一鼓作气就能拿下。可他呢,摸着胡子叹“既得陇,复望蜀耶?”——倒像是怕累着似的,硬是撤了兵。结果刘备在益州扎稳了根,后来反过来夺了汉中,让他损兵折将。这就像捡了块银子,见着金子却不敢伸手,末了连手里的银子都差点被人抢去,这般短视,哪像个能成大业的人?

他在继承人的事儿上,更是糊涂。原本立曹丕为嗣,却偏又偏爱曹植,常对着人夸曹植的文采,还给他不少兵权。这一来,曹丕和曹植就成了仇人,底下的人也分成两派,你争我斗的,把朝堂搅得乌烟瘴气。后来曹丕当了魏王,第一件事就是找曹植的麻烦,逼着他七步之内作诗,若作不出来就杀头——曹植倒是作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可兄弟间的情分,早就被他这糊涂的偏爱给熬没了。更要命的是,他为了制衡士族,把司马懿抬了出来,让司马懿掌了兵权。他不是没察觉司马懿“有狼顾之相”,却总觉得自己能镇住他,没想着自己死后,曹丕、曹叡都活不长久,司马懿后来竟夺了曹家的天下——这就像养了条狼,平日里喂它肉,等自己没力气了,狼就反过来咬自己的子孙,这般养虎为患,也算他的一大败笔。

再者,他这人虽会打仗,却没什么逃生的本事,好几次都差点死在战场上,全靠手下人舍命相救。濮阳之战时,他被吕布的兵围了,迷了路,眼看就要被砍死,是典韦提着双戟杀进来,三进三出才把他救出去;汴水之战时,他从马上摔下来,被敌人擒住,又是曹洪把自己的马让给他,说“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他才逃了命。反观刘备,虽说打胜仗的本事不如他,可“逃”的本事却强得多,长坂坡抱着阿斗能逃,赤壁战败能逃,连曹操都追不上——倒不是说逃是好事,可身为一军之主,连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还要靠手下人拼命,这军事素养,终究是差了点。

潼关之战那回,他被马超的兵追得屁滚尿流,马超在后面喊“穿红袍的是曹操!”,他赶紧把红袍脱了;又喊“长胡子的是曹操!”,他又赶紧把胡子割了;后来马超的兵见着没胡子的就认,他没办法,只能用旗子裹着头逃——这般狼狈模样,哪还有半点“奸雄”的威风?还有征吕布时,他为了激励士气,让人把城门烧了,说“不破吕布,绝不回城”,结果中了吕布的埋伏,只能从火里钻出去,手下的兵死了不少——这哪是激励士气?分明是情绪化的瞎指挥,把将士们的命当玩笑。

有本叫《卑鄙的圣人:曹操》的书,倒把他这矛盾劲儿写得透。说他有时也宽容,官渡之战后,见着手下人私通袁绍的书信,他一把火全烧了,说“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可转头就因疑心华佗要谋害他,把华佗给杀了,结果自己的头风病没人能治,疼得死去活来。他临终前,还嘱咐妻妾们“学作履卖钱”,说自己死后,别让她们饿着——这般柔情,倒让人忘了他杀了多少人;可转念一想,他这一辈子,用权术算计了多少人,到末了身边连个真心待他的人都没有,也算是咎由自取。

还有人从管理学的角度说他,说他搞的屯田制,倒确实让北方的粮食多了起来,可他用的严刑峻法,却把老百姓逼得喘不过气;他主张“唯才是举”,打破了士族的垄断,可又因疑心荀彧不跟他一条心,逼得荀彧服毒自尽——这般集权过度,终究是把自己逼成了孤家寡人。

其实说到底,曹孟德的这些弱点,全是人性里的恶在作祟。他有雄才大略,能写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句子,也能把北方治理得井井有条;可他又多疑、残忍、刚愎自用,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就像鲁迅说的,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曹孟德的人生,就是一场这样的悲剧:他本可以统一天下,成为千古一帝,却因自己的这些病根儿,终究没能跨过那道坎。

到如今,人们说起曹孟德,还是又爱又恨:爱他的才华,恨他的狠心。可不管怎么说,他的故事倒给后人提了个醒:一个人再有本事,若管不住自己的性子,改不了自己的毛病,终究是成不了大事的。就像他自己说的“神龟虽寿,犹有竟时”,再厉害的人,也敌不过自己骨子里的弱点——这或许就是曹孟德留给我们最实在的教训吧。

上一章 小篆 这个是真AI短故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