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亚轩的归来,像给刘耀文原本就备受关注的生活又加了一剂高糖分调味料。那种十几年培养出来的、深入骨髓的默契和亲近,是任何人都无法在短时间内企及的。
课间,刘耀文拄着拐杖想去窗边透气,刚站起身,宋亚轩的声音就懒洋洋地响起来。
宋亚轩“瘸着就别乱蹦跶了,要什么?水?书?还是想看看外面哪棵树上又多了个鸟窝?”
之间宋亚轩一边吐槽,一边已经非常自然地把刘耀文需要的水杯和一本漫画书递到了他手边,甚至精准地猜到了他无聊时想看什么。
刘耀文(咧嘴一笑)“知我者,亚轩也!”(接过东西,无比自然地享受这份照顾,仿佛天经地义。)
坐在旁边的朱志鑫,默默收回了自己刚刚抬起、想去搀扶的手,低下头,继续演算复杂的数学公式,笔尖却微微停顿。
午休吃饭,宋亚轩毫不客气地把自己的餐盘和刘耀文的并在一起,把自己餐盘里的糖醋排骨无比自然地夹到刘耀文碗里。
宋亚轩“喏,知道你爱吃这个,多吃点,以形补形。”(说完,又非常顺手地把刘耀文不喜欢吃的青椒全都夹到了自己盘子里。)
刘耀文(眼睛一亮)“够兄弟!”(他吃得心安理得,甚至还会指挥)
刘耀文“哎,那个粉蒸肉好像也不错,帮我拿一点呗?”
宋亚轩(白了他一眼)“使唤谁呢!自己没手啊?”(嘴上抱怨着,身体却很诚实地站起来去帮他拿。)
这一切,他们都做得行云流水,仿佛演练过千百遍。他们共享着漫长的过去和无数只有彼此才懂的梗,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下一句要吐槽什么。
朱志鑫坐在他们对面,安静地吃着饭,看着宋亚轩如此自然地介入刘耀文生活的每一个缝隙,看着他与刘耀文之间那种旁人根本无法插入的气场,心里像是被细密的针扎着,泛起一阵阵微酸涩的疼。他连给刘耀文递一瓶水都需要鼓起勇气,而宋亚轩却可以理所当然地分享食物、处理挑食、甚至互相吐槽。
这种差距,是时间划下的鸿沟,难以逾越。
贺峻霖看着这画面,用胳膊撞了撞旁边的严浩翔,压低声音笑。
贺俊霖“瞅见没?正宫娘娘回来了,就是不一样。这默契,这‘特权’,啧啧。”
贺俊霖(瞥了一眼对面低着头的朱志鑫,淡淡地)“少说两句。吃饭。”
丁程鑫和马嘉祺交换了一个眼神,心照不宣。
丁程鑫(温和地打圆场,对朱志鑫说)“朱同学,别光吃饭,尝尝这个鱼,味道不错。”(试图把朱志鑫拉入对话。)
朱志鑫(抬起头,勉强笑了笑)“谢谢班长。”
然而,话题很快又会被宋亚轩带回他和刘耀文的频道。
宋亚轩“耀文儿,还记得小时候你爬树掏鸟蛋结果下不来,哭得鼻涕冒泡那回吗?”
刘耀文“滚!那不是你怂恿的?最后还不是我妈拿梯子来救的!”
刘耀文“哈哈哈那你也好意思说!”
诸如此类的童年糗事和独家记忆,被宋亚轩信手拈来,逗得大家发笑,却也一次次无声地强调着:我和他的世界,你们谁也不曾参与。
朱志鑫安静地听着,像一个局外的听众。他发现自己对刘耀文的了解是如此苍白,仅限于校园里的光芒四射,而对于他的过去、他的童年、他那些不为人知的笨拙模样,一无所知。而这一切,宋亚轩都如数家珍。
这种认知让他感到一阵无力。
然而,在这看似铜墙铁壁的青梅竹马氛围中,一些细微的、连刘耀文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比如,当宋亚轩又一次习惯性地想把不爱吃的胡萝卜丢进刘耀文碗里时,刘耀文下意识地用手挡了一下。
刘耀文“哎,我也不爱吃这个。”
说完刘耀文自己都愣了一下。以前他好像……从来不会拒绝宋亚轩这种“垃圾投放”。
宋亚轩(动作顿住,眼神里闪过一丝极快的诧异和不易察觉的失落,随即用夸张的抱怨掩饰)
宋亚轩“嘿!长大了是吧?挑食还学会拒绝了?”
宋亚轩最终还是把胡萝卜放回了自己盘子,但气氛有了一秒微妙的凝滞。
又比如,有一次数学题讲到一半,宋亚轩过来拉刘耀文去商量周末去哪家新开的游戏厅,刘耀文居然没有立刻扔下笔跟他走,而是抬头对宋亚轩说。
刘耀文“等一下亚轩,这题快讲完了,马上就好。”(然后转头对朱志鑫说)
刘耀文“志鑫你继续。”
那一刻,朱志鑫清楚地看到宋亚轩脸上灿烂的笑容僵硬了一瞬,虽然很快恢复,但那抹不快和审视的目光,却准确地落到了自己身上。
而刘耀文说完,自己也觉得有点奇怪。他以前从来不会让宋亚轩“等一下”,宋亚轩是他最好的兄弟,永远是第一顺位。但刚才……他就是觉得,应该先把这道困扰他半天的题听完。朱志鑫讲题时那种全神贯注、耐心又细致的模样,让他不好意思随意打断。
这种细微的“异常”,偶尔会发生。刘耀文将其归咎于自己受伤后变得有点“多愁善感”,或者只是单纯地不想浪费朱志鑫的好意。
但他没有意识到,那个安静、容易害羞、却总是在他需要时默默出现的同桌,正在以一种极其缓慢而顽固的方式,在他被宋亚轩和其他朋友们填满的世界里,占据一个越来越清晰的位置。
放学时,宋亚轩照例扶着刘耀文往外走。
宋亚轩“周末真不去游戏厅?那新开的,据说设备超酷。”
刘耀文(拄着拐杖,走得有点慢)“我这腿咋去啊?去了也只能看你玩。算了,在家打游戏吧。”
宋亚轩撇撇嘴
宋亚轩“真没劲。那我去找你,总行了吧?”(他语气里带着不容拒绝的亲昵。)
就在这时,朱志鑫从后面快步跟上,声音不大却清晰。
朱志鑫“学长!”
两人停下脚步回头。朱志鑫手里拿着一张折叠好的纸。
朱志鑫特意避开宋亚轩审视的目光,看着刘耀文
朱志鑫“这是我帮你整理的数学易错点总结,还有几道类似的题型……你周末有空可以看看。”(他递过纸条,眼神里带着一丝期待和忐忑。)
刘耀文(惊讶地接过)“哇!你还特意弄了这个?太谢谢了!”
刘耀文翻开看了看,里面字迹工整,条理清晰,一看就花了不少心思。
刘耀文“这太有用了!我正愁不知道怎么复习呢!”
宋亚轩看着那张纸条,又看看朱志鑫,忽然笑了笑,伸手揽过刘耀文的肩膀
宋亚轩“哎呀,我们耀文儿现在真是用功啊!行,周末我去你家,正好监督你学习!顺便尝尝阿姨做的红烧肉!”
宋亚轩三言两语,就把朱志鑫的好意变成了“我们”的事情,并再次强调了去刘耀文家的“特权”。
朱志鑫的眼神黯淡了一下,小声说。
朱志鑫“那……学长再见。宋学长再见。”(说完,转身快步离开了,背影显得有些落寞。)
刘耀文看着手里的纸条,又看看朱志鑫离开的方向,心里忽然涌起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他觉得朱志鑫好像有点……失落?是因为自己没立刻道谢?还是因为……
宋亚轩(用力揽了他一下,打断他的思绪)“走啦!发什么呆!一张纸条而已,至于这么感动吗?我以前帮你抄的作业还少啊?”
刘耀文(收回目光,把纸条小心收好,笑了笑)“那能一样吗?这可是重点总结!……不过你以前帮我抄作业确实救了我不少次,谢啦兄弟!”(习惯性地用胳膊肘撞了一下宋亚轩。)
“兄弟”。宋亚轩听着这个词,看着刘耀文毫无阴霾、全然信任的笑容,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了,又酸又涩。他想要的,从来不只是“兄弟”。
而刘耀文,一边和宋亚轩说笑着往校门口走,一边却下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那张还带着些许温热的纸条。那工整细致的笔迹,和朱志鑫刚才那双带着期待又迅速黯淡下去的眼睛,在他心里留下了一个模糊而清晰的印记。
他似乎开始无意识地,将身边这两个对他而言都很特别的人,放在心里那架无形的天平上,进行比较。而天平的指针,正在微风中,发生着无人察觉的、极其细微的偏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