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深见羽,徵音知我
第二十七章 莲开岁岁,念意悠悠
宋砚秋走后的第三个春天,庭院里的冰魄莲开得愈发繁盛。宫远徵每日清晨都会去侍弄,佝偻的身影在花丛中挪动,动作缓慢却细致,像是在照料一件稀世珍宝。
“爷爷,太奶奶真的很喜欢冰魄莲吗?”小孙女宫语砚蹲在一旁,手里捏着一片花瓣,仰着小脸问。她继承了宋砚秋的眉眼,眼神清澈透亮。
宫远徵停下手中的活,坐在石凳上,将她拉到怀里,指着最中间那朵最大的莲花:“你太奶奶第一次见到冰魄莲,是在你太舅公带你爷爷去后山的时候。那时候她还很胆小,却敢提醒你爷爷摘莲的风险。”他的声音带着岁月的沙哑,心声却清晰如昨,【砚秋,语砚长得真像你,连喜欢问问题的样子都一样。】
宫语砚眨着大眼睛:“那太奶奶是不是很厉害呀?爷爷总说太奶奶是角宫的福气。”
“是啊,她最厉害了。”宫远徵笑着点头,指尖拂过花瓣,“她教会爷爷很多道理,也护着角宫一辈子。”
这时,宫尚角拄着拐杖走来,手里拿着一个锦盒。他如今已近九旬,步伐愈发缓慢,却依旧脊背挺直。“远徵,这是砚秋当年放在我书房的东西,今日找出来了。”
锦盒打开,里面是一本泛黄的小册子,封面上写着“毒草辨识纪要”,字迹娟秀,正是宋砚秋的手笔。册子里面除了记录毒草特性,还夹杂着几页现代药理的简易笔记,以及几幅小小的涂鸦——有宫远徵皱着眉炼药的模样,有宫尚角手持长剑的侧影,还有一家人围坐的温馨场景。
宫远徵拿起小册子,指尖摩挲着字迹,眼眶瞬间泛红。他的心声满是思念:【她总是这么细心,连这些小事都记着。】
宫尚角看着册子上的涂鸦,嘴角泛起浅淡的笑意:“当年她总说,文字记不住的,就画下来。没想到还留着这些。”他的心声温柔而怅然,【仿佛还能看见她坐在书房里写写画画的样子。】
宫语砚凑过去,指着涂鸦里的小人:“这个是爷爷,这个是太舅公!”
两人相视一笑,岁月的沉重在孩童的天真里,渐渐化作淡淡的暖意。
第二十八章 故物传情,薪火不熄
宫语砚渐渐长大,对宋砚秋留下的那本小册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时常捧着册子在丹房里研究,遇到不懂的地方就问宫远徵,偶尔还会缠着宫念安讲宋砚秋的故事。
“爹,太奶奶当年真的能凭‘直觉’识破坏人的阴谋吗?”这日,宫语砚拿着册子问宫念安。
宫念安揉了揉她的头,眼神温和:“你太奶奶不是凭直觉,是心思比常人细腻,又懂人心。她常说,只要真心待人,就能看清人心的善恶。”他没有提及读心术的秘密,却将宋砚秋的智慧传承了下去。
【娘当年的智慧,比任何毒术都珍贵。得让语砚明白,真正的强大,是内心的通透。】
宫语砚似懂非懂地点头,低头继续翻看册子,忽然指着其中一页笔记:“爹,太奶奶写的‘以毒攻毒需辨体质’,是不是说同样的毒药,对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解药?”
宫念安眼中闪过赞许:“没错,你太奶奶当年就是凭着这个道理,解了不少疑难杂症。你太爷爷常说,她的思路比许多老医师都开阔。”
这时,宫远徵走进来,听到两人的对话,笑着说:“语砚有你太奶奶的灵气,以后可以跟着阿砚学毒术,说不定能超过你太爷爷。”他的心声满是期许,【砚秋要是看到语砚这么有天赋,定会很开心。】
宫语砚立刻眼睛一亮:“真的吗?爷爷!我要学!我要像太奶奶一样厉害!”
此后,丹房里多了个小小的身影。宫语砚继承了宋砚秋的细腻与宫远徵的天赋,学起毒术来进步神速,甚至能举一反三,提出不少新颖的见解。宫远徵时常坐在一旁看着她,仿佛看到了当年的宋砚秋和年轻时的自己,心声里满是慰藉:【砚秋,我们的本事,有人继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