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公主办女子工坊的事定下来后,连着几天都没出宫——据侍女捎来的信说,她正忙着在宫里挑选愿意去工坊学手艺的侍女,还得跟内务府对接场地和物资,忙得脚不沾地。
林晚一边按订单赶制衣裳,一边等着工坊的消息,心里既期待又有些忐忑。她没想到,这天午后,宫里竟来了位身穿绯色宫装、气度雍容的嬷嬷,身后还跟着两个小太监,一进裁缝铺就径直走向她。
“可是林晚姑娘?”嬷嬷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林晚连忙放下针线起身:“民女正是林晚,不知嬷嬷驾临,有何吩咐?”
“奉陛下口谕,”嬷嬷从袖中取出一卷明黄色的圣旨,展开道,“林氏晚,心思灵巧,善制衣裳,且与九公主相知相契。今九公主欲办女子工坊,需得力之人相助,特特许林晚入宫,暂为‘司制宫女’,协助九公主打理工坊事宜,钦此。”
“入……入宫?”林晚彻底愣住了,连“接旨谢恩”都忘了说。她原本以为最多是在宫外打理工坊,怎么突然就成了宫女,还要住进宫里?
刘婶也慌了,连忙拉着林晚的衣角小声提醒:“快接旨啊!这是陛下的恩典!”
林晚这才反应过来,赶紧跪下磕头:“民女林晚,谢陛下恩典,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嬷嬷收起圣旨,扶起她,语气缓和了些:“林姑娘不必紧张,陛下知晓你并非宫人出身,特准你不必守寻常宫女的规矩,平日里只需协助九公主,住的地方也会安排在公主殿附近的偏院,方便行事。”
她又从身后小太监手里接过一个包裹:“这里面是入宫的宫装和腰牌,你收拾一下随身衣物,明日一早,我会派人来接你入宫。”
嬷嬷走后,裁缝铺里一片寂静。刘婶看着林晚,又惊又喜:“晚丫头,你这是走了大运啊!能入宫当差,还能跟着公主,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
林晚却没那么兴奋,心里满是忐忑。皇宫是什么地方?规矩森严,人心复杂,她一个现代来的“外人”,进去了真的能适应吗?可这是皇帝的旨意,她根本没法拒绝。
“刘婶,我走了以后,铺子里的生意就靠您多费心了。”林晚定了定神,开始收拾东西,“工坊那边,等我在宫里站稳脚跟,就跟公主商量,把铺子里愿意学手艺的姑娘也招进去,咱们里外呼应。”
刘婶点点头:“你放心,铺子里的事我能应付。你在宫里要多小心,凡事多听多看少说话,照顾好自己。”
当晚,林晚几乎没怎么睡。她把穿越过来后攒的铜板小心包好,又把刘婶给的宫廷点心收进包裹,反复想着入宫后该注意的事——不能提现代的事,不能得罪宫里的人,要好好协助九公主,更要保护好自己。
第二天一早,宫里派来的马车准时停在门口。林晚告别刘婶,拎着简单的包裹上了马车。马车行驶在青石板路上,穿过层层宫门,最终停在一座精致的宫殿前——这里是九公主的“长乐宫”。
九公主早已在宫门口等着,见她来了,高兴地跑过来拉住她的手:“林晚!你可算来了!我跟父皇说了你好多好话,父皇才同意让你入宫帮我的!”
看着九公主真诚的笑容,林晚心里的忐忑少了些:“多谢公主殿下,民女……不,奴婢定当尽力协助殿下。”
“什么奴婢不奴婢的!”九公主皱起眉,“在我这儿,你还是林晚,不用守那些破规矩。走,我带你去看咱们的工坊场地,就在长乐宫后面的院子里,已经收拾好了!”
跟着九公主走进后院,林晚眼前一亮——院子很大,分成了两间屋子,一间用来做活计,里面摆好了十几张桌子和针线笸箩;另一间是储物间,堆放着刚运来的布料和绣线。院子里还种着几棵桂花树,环境清净又舒适。
“怎么样?还不错吧?”九公主得意地说,“我选了二十个愿意学手艺的侍女,她们今天下午就来,到时候就靠你教她们了!”
林晚点点头,心里渐渐安定下来。或许,皇宫也没那么可怕。有九公主的信任和庇护,她只要好好教侍女们手艺,把工坊打理好,应该就能安稳待下去。
就在这时,之前来宣旨的嬷嬷走了过来,对林晚说:“林姑娘,太后听说陛下特许你入宫协助公主,想见见你,现在请你随我去慈宁宫。”
林晚心里一紧——刚入宫就被太后召见,这可不是小事。她看向九公主,九公主连忙说:“我跟你一起去!有我在,没事的!”
跟着嬷嬷往慈宁宫走的路上,九公主小声安慰她:“我皇祖母人很好,就是喜欢问东问西,你别紧张,照实说就行。”
林晚深吸一口气,攥紧了手里的衣角。入宫的第一天,就面临这么大的“考验”,她知道,接下来的日子,注定不会轻松。
自救指南第十一条:面对意外的机遇与挑战,别慌别乱。先稳住心态,看清处境,再借助身边的助力一步步应对——有时候,看似棘手的局面,反而藏着更长远的机会。
慈宁宫的宫门越来越近,林晚的心跳也渐渐加快。她不知道接下来会遇到什么,但她知道,自己必须勇敢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