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自习的读书声漫过走廊时,江驰刚把袖口套的针脚抚平。浅灰色的毛线贴着手腕,梧桐叶绣标在晨光里泛着软绒绒的光,他低头时总能瞥见那片小小的叶子,指尖忍不住摩挲着边缘,连翻数学课本的动作都慢了半拍。
“江驰,这道函数题的辅助线怎么画?”前桌的男生戳了戳他的胳膊,练习册上画满了歪歪扭扭的横线,“昨晚熬到十二点都没搞懂,你上次月考这题不是满分吗?”
江驰指尖顿了顿,刚要开口,眼角却瞥见窗外的梧桐树下——林知夏正抱着一摞作业本往办公室走,校服后背沾了片金黄的梧桐叶,风一吹就晃悠悠地飘,她却浑然不觉。直到走到楼梯口,她才突然回头往教室方向望了一眼,正好对上江驰的视线,耳尖瞬间红了,赶紧抱着本子快步转进了办公室。
江驰的嘴角不自觉地弯起来,伸手把前桌的练习册拉到面前,笔尖在图上轻轻画了条虚线:“先找对称轴,这道题是二次函数和几何结合,辅助线要垂直于对称轴,你看这里——”他边讲边写,余光却总往窗外飘,直到林知夏的身影从办公室出来,他才收回视线,把写满步骤的草稿纸递过去,“按这个步骤算,最后要注意定义域,你上次作业里就错在这。”
前桌刚拿着草稿纸道谢,下课铃就响了。江驰还没收拾好课本,林知夏就抱着练习册跑了过来,额角沾着细密的汗,脸颊泛着运动后的红:“我昨晚做的旋转题!你快看,这次用了平移法和坐标法两种,结果一样!”
她把练习册摊在江驰桌上,页面上画着两个坐标系,红笔标着详细步骤,最后还写了句“两种方法验证,正确!”,末尾画了个比上次更大的对勾。江驰低头看着,指尖点在其中一步:“这里可以简化,平移后的旋转坐标,其实不用算两次符号,记住‘顺负逆正’的口诀,直接互换就行。”他边说边拿出红笔,在步骤旁添了个简易口诀表,“这样下次做题能省时间,月考的时候别在步骤上耗太久。”
林知夏凑过去看,鼻尖差点碰到他的手背,赶紧往后缩了缩,假装翻练习册掩饰慌乱:“我就说总觉得步骤太麻烦,原来是没找对技巧。对了,上次你给我的便签,我贴在课本第一页了,早读的时候背了好几遍,现在再也不会记混符号了!”
江驰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忽然想起昨天早晨她戳着便签上对勾笑的样子,伸手从书包里掏出个铁盒——和装磁片的盒子是同款,里面装着几支削好的铅笔和一块新橡皮,橡皮上印着小小的坐标系图案。“给你的,”他把铁盒推过去,“你上次说铅笔总断,这个笔芯软,不容易断,橡皮也是无痕的,擦坐标系不会糊。”
林知夏接过铁盒,指尖碰到盒盖时顿了顿,抬头看他:“你怎么知道我需要这些?”
“上次看你做题,铅笔断了三次,橡皮擦得纸都起毛了。”江驰说着,从书包里掏出保温桶,“早上妈妈煮的绿豆汤,放凉了,你课间喝。”
保温桶还是上次装豆浆的那个,林知夏打开时,一股清甜的绿豆香飘了出来,里面还卧着一颗完整的莲子,是她上次说过爱吃的。她舀了一勺放进嘴里,甜而不腻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忽然想起昨天早晨桶底的黄豆,鼻尖微微发酸:“江驰,你是不是总记着我随口说的话?”
江驰正在收拾错题集的手顿了顿,耳尖悄悄泛红,假装翻书:“顺手记的,怕你做题的时候不方便。对了,下午有数学小测,考旋转和对称,刚才给你的口诀表记得背,我中午再给你补道变式题。”
林知夏咬着勺子点头,忽然瞥见他袖口的针织套,伸手轻轻碰了碰:“这个袖口套,戴着合适吗?我第一次织,针脚有点乱,本来想拆了重织,又怕赶不上给你……”
“很合适。”江驰打断她,把胳膊抬起来给她看,“大小正好,梧桐叶也好看,比我自己缝的补丁强多了。”他说着,从校服口袋里掏出个东西递过去——是枚银杏叶胸针,和林知夏领口那个款式一样,只是边角没有磨损,“上次你胸针磕到的时候,我就想着再买一个,周末在文具店看到的,和你的那个凑一对。”
林知夏接过胸针,指尖抚过光滑的边缘,忽然想起运动会那天蹲在草丛里找胸针的场景,江驰的校服裤沾了草屑,却比她还着急,最后找到时,他小心翼翼地把胸针上的泥土擦掉,说“还能用,别扔”。她低头把新胸针别在领口,和旧的那个并排靠着,忽然笑出声:“现在我有两个胸针了,以后再也不怕丢了。”
“叮铃——”上课铃突然响了,林知夏赶紧把保温桶盖好,抱着练习册往自己座位跑,跑到一半又回头,朝江驰挥了挥手:“中午老地方!我带了新整理的错题,你可别迟到!”
江驰看着她的背影,指尖摩挲着袖口套上的梧桐叶,保温桶里的绿豆汤还冒着淡淡的热气,错题集上林知夏写的对勾在阳光下格外清晰。他低头翻开练习册,在扉页上写下一行字:“10月28日,林知夏学会两种旋转方法,奖励绿豆汤和新胸针。”末尾画了个小小的梧桐叶,和袖口套上的那个一模一样。
窗外的梧桐叶又飘下来几片,落在窗台上,被风卷着贴在玻璃上,像一封封没拆开的信。江驰抬头望着窗外,林知夏的座位在窗边,阳光落在她的发梢,镀上一层暖金色,她正低头认真记笔记,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和窗外的风声混在一起,温柔得像这个深秋的早晨。
他忽然觉得,那些藏在错题集里的便签、磁片上的坐标、袖口套的针脚,还有胸针上的缺口,都像一颗颗星星,在青春的坐标系里,慢慢连成了线,把两个并肩解题的身影,牢牢地刻在了晨光漫过的时光里。而这个深秋,因为有了这些小小的心意,好像连风都变得温暖起来,像一杯温热的豆浆,一碗清甜的绿豆汤,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悄悄甜透了整个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