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狗屁修仙界,我成了废才
本书标签: 穿越 

第25章

狗屁修仙界,我成了废才

第二十五章 烟火入远疆

漠北来的孩子叫小石头,攥着的粟米壳上还沾着沙粒。他跟着阿禾在灵田学育种,正午的太阳晒得头皮发烫,也不肯躲进树荫——他说“家乡的太阳更毒,学好了本事,就能让庄稼不怕晒”。

入夏时,极北的试工坊传来捷报:阿雪带着学徒们打出了“暖炕铁板”,把聚温纹刻在铁板下,铺在炕底,不用烧柴也能暖一整夜。信里附了张孩童的画,画中几个孩子光着脚在炕上打滚,旁边写着“再也不用裹着厚被子睡觉啦”。

林晚把画贴在融贯阁的墙上,抬头看见李玄正对着一张“风车磨坊”的图纸出神。“西北多风,”他指着图纸上的扇叶,“用风力带动石磨,牧民磨青稞就不用再靠人力了。”

这年秋,“百工行”分四路出发:一路随李玄去西北造风车,一路随阿禾回漠北收粟米,一路随张守义去东海修更深的防波堤,阿青则带着几个老手艺人,往西南的深山里去——那里的山民出山只能走栈道,他们要造一座“悬索桥”。

出发前,小石头抱着一袋新培育的“抗晒粟种”找到林晚,掌心的茧子蹭得袋子沙沙响:“先生,我想跟着阿禾姐姐回漠北,把种子分给乡亲们。”林晚摸了摸他的头,把一双绣着防滑纹的布鞋塞进他怀里:“山里路滑,护好脚。”

冬初时,各路消息陆续传回:

- 西北的第一座风车转起来了,牧民们围着风车唱歌,青稞粉飘在风里都是香的;

- 漠北的粟米收了满仓,小石头领着孩子们在田埂上插了块木牌,写着“青霄宗阿禾姐姐种的粟米”;

- 西南的悬索桥架起来了,藤编的桥面铺着防滑的麻布,山民背着药材走在桥上,再也不用怕掉下去;

- 东海的防波堤挡住了秋汛,渔民们把最大的鱼腌成鱼干,托人送到了青霄宗。

除夕这天,青霄宗的院子里堆着各地送来的年货:漠北的粟米糕、西北的青稞饼、西南的野蜂蜜、东海的鱼干。阿石把这些都做成了菜,灵谷饭里掺了粟米和青稞,煮得软糯香甜。

阿雪和阿禾都回来了。阿雪带来了极北学徒打的“暖手炉”,小巧的铜炉里刻着聚温纹,揣在怀里能暖一整天;阿禾则带回了漠北的沙土,说要和灵田的土掺在一起,试试能不能培育出更耐旱的种子。

院里的红纸上,今年写的是“烟火入远疆”。新来的学徒们围着阿雪听极北的故事,围着阿禾看漠北的沙土,小石头则拉着江南来的姑娘,教她怎么辨认抗晒的粟苗。

子夜钟声响起时,林晚和李玄站在老槐树下,手里的半块寒铁被体温焐得温热。远处的灯火比往年更亮,从江南的渡槽到西北的风车,从极北的暖炕到西南的悬索桥,每一处灯火下,都有安稳过日子的人。

“明年去西南看悬索桥,再去西北看风车群。”李玄的声音里带着笑意。

林晚点头,望着院里的人——阿青在整理新到的矿石,阿石在教小徒弟做青稞饼,张守义在和学徒们讨论改良防波堤的图纸,小石头正把漠北的沙土撒进灵田的角落。她忽然觉得,这“薪火”从来不是一根火苗,而是无数根火苗聚在一起,连成了一片温暖的火海,照亮了人间的每一处角落。

春风再吹时,青霄宗的院门又迎来了新的客人:西南山民的孩子,背着一筐野果;西北牧民的少年,牵着一匹小马;还有东海的渔家女,手里捧着一颗珍珠,说“想学会造更大的渔船,去更远的海”。

林晚蹲下身,像迎接每一个来这里的人那样,笑着说:“好啊,这里的门,永远为想做事的人敞开。”

老槐树的枝叶更茂盛了,《融贯天下录》又添了新的厚度。书页里夹着西南的野果干、西北的马鬃、东海的珍珠,还有小石头撒在灵田的那把漠北沙土——每一样,都是人间烟火生生不息的证明。

上一章 第24章 狗屁修仙界,我成了废才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2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