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如书页般翻过,转眼间林晓已是大四学生。阳光书店的故事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那本《街角的阳光》出版后,甚至登上了本地畅销书排行榜。不时有外地游客按图索骥,特意找到这条老街,只为亲眼看看书中描述的那个温暖空间。
四月的一个午后,林晓正在整理新到的春季书单,风铃响起,一位中年女士牵着个小女孩走了进来。女孩约莫七八岁,扎着两条小辫,眼睛大大地打量着四周。
林晓欢迎光临。
林晓微笑着招呼。
女士有些犹豫地开口
女士请问这里是《街角的阳光》里写的那家书店吗?
林晓点头
林晓是的。需要我为您介绍吗?
实际上,
女士低头看了看小女孩
女士我女儿小雨最近不太爱读书,老师建议我们找一家有趣的书店,培养她的阅读兴趣。我在书上读到你们这里有个儿童阅读角...
林晓顿时明白了
林晓当然有!就在后面,我带你们去。
书店后侧确实有一个小小的儿童角落,铺着软垫,摆放着几个卡通造型的书架,上面是精选的儿童读物。这个区域是周年庆后增设的,由一位做室内设计师的老顾客免费设计。
小雨看到角落里的毛绒玩具和彩色坐垫,眼睛亮了起来,挣脱妈妈的手跑过去。
女士她平时坐不住的
女士惊讶地说
女士今天居然主动去看书了。
林晓从书架上取下一本插图精美的童话书
林晓这本书很受小朋友喜欢,要不要试试和她一起读?
女士接过书,感激地笑了笑,走到女儿身边坐下。不一会儿,母女俩就沉浸在故事世界里了。
一小时后,当她们来到收银台买下那本童话书时,小雨已经完全被故事吸引,边走边继续翻看,差点撞到门框上。
林晓“小心点,书虫。
林晓轻声提醒,帮她们推开门。
女士女士转身真诚地说谢谢你们。这里真的和书上写的一样...神奇。
送走母女俩,林晓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她想起陈老板常说的一句话
陈志远一本书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人可以影响更多人。
现在她亲眼见证了这种影响的传递。
周五下午,周哲带来了一个消息:市图书馆与他们取得了联系,希望能够携手合作,共同举办一场名为“城市阅读节”的活动。
周哲他们想以阳光书店为典范,推广‘社区书屋’的概念。
周哲难掩兴奋
周哲如果成功,可能在全市范围内建立更多的小型阅读空间。
陈老板沉吟道
陈志远这是好事,但我们不能盲目扩张。每家书店都应有自己的灵魂,不是简单复制就可以的。
林晓提议
林晓不如我们举办一个开放日,让感兴趣的人来体验书店的日常运作?这样他们能理解我们的理念,而不只是模仿形式。
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开放日定在五月的第二个周末,内容包括书店历史介绍、选书技巧分享、读者交流会等环节。
开放日当天,来了二十多位参与者,有想开书店的年轻人,社区工作人员,甚至还有两位图书馆专业的学生。林晓负责介绍书店的日常运营,周哲讲述品牌建设与传播,陈老板则分享了他对书店与社区关系的理解。
活动结束后,一位年轻女孩留下来找到林晓
杨悦我叫杨悦,刚大学毕业,想在自己社区开一家小书店。今天听了您的分享,很受启发。不知道以后能不能偶尔向您请教?
林晓有些意外,但很快笑着答应
林晓当然可以。有什么问题随时联系我。
杨悦离开后,周哲调侃道
周哲林老师现在都有学生了。
林晓轻捶他一下
林晓别取笑我。只是交流一下经验而已。
但这件事让她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作为师范生,她原本计划毕业后去学校当老师。但现在,书店的工作让她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通过书籍和教育,影响更多的人。
六月来临,毕业季近了。林晓不得不开始减少在书店的工作时间,准备毕业论文和毕业考试。一个周五的晚上,她加班整理完一批新书,准备锁门离开时,发现周哲等在门外。
林晓怎么了,有事?
林晓有些惊讶。
周哲神秘地笑笑
周哲带你去个地方。
他领着林晓穿过两条街,来到一栋老式公寓楼前。
周哲上来看看。
他说着,打开一楼的房门。
房间不大,但布局合理,采光良好。最吸引林晓的是靠窗的那面墙,被做成了整面的书架。
林晓这是...
林晓疑惑地看着周哲
周哲我租下来了,
周哲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周哲想着毕业后总得有个地方住。而且...如果你愿意,这里离书店很近。
林晓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脸颊微微发热。他们交往半年多,确实到了考虑下一步的时候。
周哲这书架是为你的书准备的,
周哲继续说
周哲我知道你宿舍已经放不下了。
林晓环顾这个小小的空间,想象着在这里生活的场景:早晨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书架上,晚上在灯下阅读写作...最重要的是,离她心爱的书店只有几分钟路程。
林晓我真的很喜欢,谢谢你。
她最终轻声说,握住了周哲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