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国公府却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
二夫人亲自查看了苏瑾禾呈上的绣像。她看得极其仔细,尤其是边边角角,似乎想找出什么错处。然而,那幅《药师佛》绣像完美无瑕,庄严肃穆,经文字字珠玑,甚至比上次的牡丹绣屏更显功力深厚,灵气逼人。
二夫人眼中闪过难以掩饰的震惊和一丝更深沉的忌惮。她原本的计划落空了。
“嗯,还算用心。”二夫人面上不显,淡淡地说了一句,便命心腹嬷嬷用早已备好的紫檀木锦盒郑重装起,亲自带着,入宫交旨去了。
苏瑾禾回到小院,身心俱疲,却不敢放松。她知道,这只是第一关。绣像送入宫中,太后的反应才是关键。
等待的日子格外漫长。
府中关于苏瑾禾的议论更多了,但态度却悄然发生了变化。从前是纯粹的轻视和欺辱,如今却掺杂了好奇、探究,甚至一丝敬畏。能接下太后旨意并顺利完成的人,无论如何,都已超出了寻常庶女的范畴。
周嬷嬷再次出现时,脸上又堆起了略显尴尬的假笑,甚至还送来了些补品,言语间试探着绣像的细节。苏瑾禾只以“尽心而已”敷衍过去。
三日后,宫中终于传来了消息。
并非懿旨,而是太后身边一位有体面的老太监亲自来了国公府,传太后口谕:赏!
赏赐直接送到了苏瑾禾的小院!
虽然不是金银,而是些宫缎、药材和文房雅玩,但这意义非同凡响!这表示太后对那幅绣像极为满意,并且记住了她这个人!
小院几乎被前来围观和道贺(真假难辨)的下人挤满。苏瑾禾平静地接了赏,打赏了传旨的小太监,宠辱不惊。
二夫人得知后,在正屋静坐了很久。她发现自己似乎低估了这个旁支丫头。太后的赏识,哪怕只是一点点,也足以让苏瑾禾不再是一个可以随意拿捏的孤女。
“嬷嬷,”二夫人缓缓开口,对周嬷嬷吩咐,“往后,对西边那个院子,份例按庶小姐的规矩给足,无事……不必再去打扰。”
她决定暂时改变策略,以观望为主。打压不了,便先笼络,至少不能明着得罪。
苏瑾禾的生活似乎终于得到了一丝改善,饭菜好了,用度足了,无人再敢明目张胆地欺辱。
但她心里清楚,这平静之下,暗流从未停止。二夫人的暂时退让,只是因为摸不清太后的态度,以及……或许还有别的顾虑。
她并不知道,那幅《药师佛》绣像被送入慈宁宫后,并非只得到了太后的赞赏。
那一日,靖渊王萧陌尘恰巧入宫向太后请安。
太后正捧着那幅绣像细细观看,满是赞叹:“陌尘,你来看看,这永宁国公府送来的绣像,真是难得!佛像庄严,字迹清心,更难得的是这份虔诚心意,瞧这针脚,这气韵,哀家看着,心里都觉得安宁几分。”
萧陌尘目光扫过绣像,依旧是那副冷峻模样,但当他的视线落在绣像右下角那片莲瓣阴影处时,眸光几不可查地微微一凝。
他的眼力远超常人。
那片区域的针脚,虽然极其精妙地融入了整体,但细看之下,微新的光泽和极其细微的针法走向,与周围略有不同——那是近期被高超技艺修补过的痕迹!
这绣像,曾经受损过?
是谁有如此巧手,能将其修复得天衣无缝?
又是因何受损?
他不动声色地收回目光,语气平淡:“太后喜欢便好。”
心中却已将“永宁国公府绣娘”这几个字,再次加深了印象。这位绣娘,似乎不止技艺超群,还藏着些秘密。
而此刻的苏瑾禾,正对着太后赏赐的一匹雨过天青色软烟罗,若有所思。
改善生活并非她的目的。她需要更多。
她拿起剪刀,比划着。
“小蝉,我们来给自己做身新衣裳吧。”
她需要走出这方小院,需要看到更多的天空。
机会,需要自己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