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碧落浮生
本书标签: 穿越  先虐后甜  古风穿越     

针墨觅生机

碧落浮生

潞州城的生活清贫却安宁。

苏瑾禾每日刺绣,交付锦绣坊,换来的银钱虽不多,但维持主仆二人基本生活尚有盈余。她甚至能攒下一些,为未来打算。

小蝉也逐渐从最初的惊恐中适应过来,变得开朗许多,将小家打理得井井有条。

但苏瑾禾并未满足于此。她知道,依靠给绣坊提供半成品,终非长久之计。价格被压得低,且样式受制于人。她需要更广阔的天地,更需要一个能真正立足、甚至积累力量的途径。

她开始利用闲暇时间,仔细观察潞州的风土人情、市井百态。

她发现,潞州虽非通都大邑,但水陆交通尚算便利,往来商旅不少。城中最大的酒楼“望湖楼”时常有文人墨客聚会,吟诗作画,附庸风雅。

这一日,她让小蝉送去一批绣品后,特意绕道望湖楼附近。

恰见楼外张贴告示,重金征集雅致新颖的屏风绣样,欲装饰酒楼雅间,以示风雅。

苏瑾禾心中一动。

她回到小屋,并未立即动手设计,而是仔细回想了在望湖楼外看到的其整体风格、听闻的其主打菜品(多鱼鲜笋蔬),以及潞州倚靠的“月牙湖”胜景。

深思熟虑后,她铺纸研墨,却并未动用针线,而是提笔作画。

她画了一幅《月湖烟雨图》:远山含黛,近水微波,一叶扁舟泛于湖上,舟上渔翁披蓑戴笠,岸边翠竹摇曳,细雨如丝。整个画面朦胧写意,留白巧妙,意境悠远。

这并非传统的工笔花鸟,更带了几分文人画的气韵。

她并未在画上题字,只在一旁用极小的小楷写了几句设计说明:建议用深浅不同的灰、青、绿丝线,以乱针、虚针等技法绣制,追求水墨渲染般的意境,与望湖楼之景致相辅相成。

然后,她让小蝉将这幅画稿,匿名投递到了望湖楼征集处。

数日后,望湖楼掌柜亲自带着厚礼,根据投递线索(苏瑾禾留了一个虚假的地址,但让小蝉在附近等候)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她们这间陋室。

掌柜的见到如此年轻的苏瑾禾,惊讶万分,但看到屋内虽简陋却挂着的几幅清雅绣品后,立刻深信不疑,力邀她承接望湖楼所有雅间的屏风绣制,价格极为优厚。

苏瑾禾并未立刻答应,只道需要考虑,并婉拒了掌柜邀请她入驻酒楼的好意。她仍需保持低调。

但经此一事,她意识到,与其单纯出卖手艺,不如出卖“设计”和“创意”。后者更具价值,也更不易被替代。

她开始尝试更多元化的创作。有时是根据诗词意境绣制意境图,有时是应某些藏家要求修复古旧绣画,甚至应一位老秀才所求,为其绣制了一幅可随身携带的微缩《兰亭序》,字迹清晰如刻,惊为天人。

她的名声渐渐在潞州城的特定小圈子里隐秘流传开来,不再是无名绣娘,而是被称为“针墨先生”的神秘人物。无人知其年岁来历,只知其手艺超凡,品味独到,所求绣品皆需缘分。

这种神秘感反而抬高了她的身价和保护了她自己。

银钱逐渐宽裕,她换了一处稍好但仍不惹眼的独门小院,有了真正的工作间。

她甚至开始暗中打听江南“顾家”的消息,那是母亲家族的根,或许是一条未来的退路。

日子仿佛渐渐步入正轨,能力的展现带来了更多的尊重和选择的余地。

然而,她偶尔在夜深人静时,还是会想起京城,想起国公府的波诡云谲,想起那个雨夜受伤的男人和那辆神秘的马车。

平静之下,总觉仍有暗流涌动。

这一日,她正在为一位客人绣制一幅山水画,小蝉忽然从外面匆匆回来,脸色有些奇怪。

“小姐……我今日去送绣品,听到两个京城来的客商在谈论……说是京城里出了件大事!”

苏瑾禾拈针的手微微一顿:“什么大事?”

“他们说……靖渊王萧陌尘前些日子遇刺重伤,险些丧命!陛下震怒,正在全力缉拿凶手呢!”

苏瑾禾的手指猛地一颤,绣花针险些扎入指尖。

靖渊王……遇刺重伤?!

时间……似乎与她救下那个男人的雨夜相差无几……

难道……难道那个身受重伤、被巡防营追捕、拥有那般气势和神秘玉佩的男人……

竟然是他?!

权倾朝野的靖渊王萧陌尘?!

这个念头如同惊雷,在她脑中炸开,让她瞬间愣在当场,血色尽褪。

上一章 陌野初立足 碧落浮生最新章节 下一章 京华惊雷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