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方案磨合,心意渐生
第二天一早,林疏桐刚到研究所,就收到了沈星眠发来的邮件。她点开附件,里面是城西湿地生态修复项目的初步设计方案,PDF文件里不仅有详细的图纸,还有每个区域的设计说明,从观景台的材质选择到植物的搭配,都标注得清清楚楚,甚至还附上了几张手绘的效果图,画风清新,细节饱满。
林疏桐认真地看着方案,心里忍不住赞叹。沈星眠不仅采纳了昨天讨论的观测点设计,还在栈道的两侧增加了生态缓冲带,选择的植物都是本地的物种,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能为小型动物提供栖息地。方案里还专门留出了一块区域,用来建设生态科普馆,里面计划设置互动屏幕,展示湿地的生态数据和水鸟的生活习性,正好和研究所的监测工作结合起来。
“林工,这是建筑设计院发来的方案吗?”小陈凑过来看了一眼,惊讶地说,“这设计也太用心了吧,比之前那些单位的方案好多了!”
林疏桐点点头,指尖在键盘上敲下回复:“方案整体很完善,观测点和科普馆的设计很有想法,下午方便的话,我们在研究所的会议室讨论一下细节。”
没过几分钟,沈星眠就回复了:“没问题!我下午两点过去,顺便带点我做的小饼干,咱们边吃边聊。”
看到“小饼干”三个字,林疏桐的心跳莫名快了一拍。她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阳光,想起昨天沈星眠递钥匙扣时的笑容,脸颊微微发烫。
下午一点半,林疏桐提前来到会议室,把方案打印出来,整理好放在桌子上。她刚把投影仪调试好,就听到敲门声,打开门,看到沈星眠提着一个白色的保温袋站在门口,脸上带着笑意:“林工,我来早了点,没打扰你吧?”
“没有,快进来吧。”林疏桐侧身让她进来,目光落在她手里的保温袋上。
沈星眠把保温袋放在桌子上,打开拿出一个透明的玻璃罐,里面装着黄油饼干,形状是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有芦苇、荷花,还有水鸟:“我昨晚烤的,想着咱们讨论方案的时候可以当零食,你尝尝?”
林疏桐拿起一块水鸟形状的饼干,放进嘴里,酥脆的口感带着淡淡的黄油香,甜度也刚刚好。她忍不住点点头:“很好吃,比外面买的还好吃。”
“喜欢就好,”沈星眠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我平时没事就喜欢烤点小点心,以后要是有机会,再给你做别的口味。”
两人坐下来,开始讨论方案的细节。沈星眠拿出平板,上面标注着她对方案的一些疑问,比如某个区域的水质监测频率,还有植物的种植时间。林疏桐耐心地解答着,偶尔也会提出自己的想法,比如在科普馆里增加实时监测屏幕,让游客能看到湿地的水质和空气数据。
“这个想法太好了!”沈星眠眼睛一亮,立刻在平板上记录下来,“我可以设计一个弧形的屏幕墙,把实时数据和水鸟的动态结合起来,这样游客看起来会更直观。”
“而且屏幕的亮度要调暗一点,避免晚上影响水鸟的休息。”林疏桐补充道。
“对,这点我没考虑到,你提醒得太及时了!”沈星眠认真地记下来,然后抬头看着林疏桐,眼神里满是欣赏,“林工,你真的很细心,对生态保护的细节考虑得特别周全。”
被她这么直白地夸奖,林疏桐的脸颊又开始发烫,她赶紧低下头,假装看方案:“这是我的工作,应该的。”
两人讨论得很投入,不知不觉就到了下班时间。窗外的天空渐渐暗了下来,会议室里的灯光柔和地洒在两人身上。沈星眠看着林疏桐认真的侧脸,心里忽然生出一种莫名的悸动——她喜欢林疏桐专注的样子,喜欢她说起生态保护时眼里的光芒,更喜欢她偶尔害羞时微微泛红的脸颊。
“不知不觉都这么晚了,”沈星眠看了眼手机,“要不我请你吃饭吧,就当谢谢你今天跟我一起修改方案。”
林疏桐犹豫了一下,她平时下班都是直接回家,很少跟人一起吃饭,但看着沈星眠期待的眼神,她还是点了点头:“好啊,不过别太远,我晚上还要整理今天的讨论记录。”
“不远不远,我知道附近有家私房菜,味道特别好,而且很安静。”沈星眠立刻收拾好东西,跟着林疏桐一起走出研究所。
私房菜就在研究所旁边的小巷里,店面不大,装修得很温馨。两人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两菜一汤。等待上菜的时候,沈星眠拿出手机,翻出自己之前设计的项目照片给林疏桐看:“这是我去年做的城市公园改造项目,当时也结合了生态理念,种了很多本地的花草,现在已经成了市民打卡的地方了。”
照片里的公园绿意盎然,有蜿蜒的小溪,还有供人休息的木质长椅,看起来既美观又舒适。林疏桐看着照片,忍不住说:“你设计的项目都很有温度,不像有些设计,只追求视觉效果,忽略了实用性。”
“其实设计的本质就是为人服务嘛,”沈星眠放下手机,认真地说,“不管是公园还是湿地,最终都是给人用的,要是让人觉得不舒服,或者破坏了自然环境,那这个设计就没意义了。”
林疏桐看着她,心里忽然觉得很踏实。她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和沈星眠聊天,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她们的想法总是能不谋而合。
菜很快就上齐了,味道确实很好。沈星眠不停地给林疏桐夹菜,像个细心的照顾者:“你多吃点,这个鱼很新鲜,而且刺很少。”
“谢谢,你也吃。”林疏桐接过她夹的菜,心里暖暖的。
吃完饭,两人一起往家走。夜晚的风很凉爽,吹在脸上很舒服。路灯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偶尔有晚归的行人经过,脚步声在安静的街道上显得格外清晰。
“林工,你平时下班回家都做什么啊?”沈星眠忽然问。
“一般就是整理数据,看看专业书,偶尔也会看看纪录片。”林疏桐说,“你呢?”
“我啊,除了设计方案,就是烤点心、画画,有时候也会去公园散步,观察植物和动物的习性,找设计灵感。”沈星眠笑着说,“对了,我上周去城东公园,看到了很多好看的蝴蝶,还拍了照片,明天发给你看。”
“好啊。”林疏桐点点头,心里期待着明天能看到那些照片。
走到林疏桐家楼下的时候,两人停下脚步。沈星眠看着林疏桐,认真地说:“林工,跟你一起工作真的很开心,我觉得咱们特别合拍。”
林疏桐的心跳漏了一拍,她抬起头,正好对上沈星眠的目光,那双明亮的眼睛里,似乎藏着比星光还要温柔的东西。她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最后只憋出一句:“我也很开心。”
沈星眠笑了,露出那颗可爱的虎牙:“那明天见,我会尽快把修改后的方案发给你。”
“明天见。”林疏桐看着沈星眠转身离开,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街角,才转身走进楼道。她靠在门上,摸了摸自己发烫的脸颊,想起刚才沈星眠的眼神,心里像有小鹿在乱撞。
她知道,自己好像对沈星眠产生了不一样的感觉。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每天都在研究所讨论方案,偶尔一起吃饭、散步。沈星眠总会带些自己做的点心,有时候是饼干,有时候是蛋糕,每次都能给林疏桐带来惊喜。林疏桐也会把自己珍藏的生态纪录片分享给沈星眠,两人偶尔会在线上一起看,边看边讨论里面的知识点。
方案修改得很顺利,很快就到了提交给上级部门审核的日子。提交前一天晚上,两人在研究所加班,最后检查方案的细节。凌晨一点的时候,方案终于确认无误,沈星眠伸了个懒腰,看着林疏桐说:“终于弄完了,感觉像完成了一件大事。”
林疏桐点点头,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辛苦你了,这段时间一直陪我加班。”
“不辛苦,”沈星眠走到她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能跟你一起完成这个项目,我觉得很有意义。而且,跟你在一起的时间,我都很开心。”
林疏桐的心跳瞬间加快,她抬起头,看着沈星眠近在咫尺的脸,能清楚地看到她长长的睫毛和眼底的温柔。她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却被沈星眠轻轻按住了肩膀。
“林工,”沈星眠的声音很轻,却带着无比的认真,“我好像……有点喜欢你。不是同事之间的喜欢,是想跟你一直在一起的那种喜欢。
林疏桐的大脑一片空白,她看着沈星眠,心里又惊又喜,还有一丝不知所措。她其实早就对沈星眠有了好感,只是一直不敢说出口,没想到沈星眠会先表白。
“我……”林疏桐的声音有些颤抖,“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