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军年度对抗演习如期而至。电子对抗团作为“红军”体系的重要一环,全员进入战备状态。叶初被分在了后方支援组,主要负责监测特定频段的通讯状况,算是相对安全的岗位。
演习一开始,“蓝军”就展现了强大的电子进攻能力。强大的干扰信号如同无形的潮水,一波波冲击着“红军”的通讯网络。前线部队的通话开始断断续续,数据链传输时延飙升,甚至出现了短暂的通讯中断。
“报告!3号区域通讯质量下降70%!”
“主指挥所与侧翼装甲分队联络不畅!”
“蓝军用了新的干扰样式,我们的抗干扰模块效果不佳!”
支援组帐篷内气氛紧张,键盘敲击声和焦急的汇报声此起彼伏。几个技术军官额头冒汗,尝试了多种常规反制手段,效果甚微。
叶初紧盯着自己屏幕上不断滚动的频谱图和信号特征,耳机里是嘈杂的电子噪音和偶尔挣扎冒出的微弱己方信号。【军事科技系统】界面自动弹出,高速分析着干扰信号的模式。
【检测到自适应宽带阻塞干扰叠加精准瞄频干扰。】
【干扰源分析:疑似基于DRFM技术的改进型车载干扰系统。】
【推荐反制策略:建议采用快速跳频与空时编码结合,重点针对…】
她的手指下意识地在辅助终端上敲击起来,尝试根据系统提示,编写一段动态滤波和信号增强的小程序。但这需要更高的权限接入主系统。
“王工!”叶初忍不住抬头,看向负责这片区域的技术少尉,“干扰源可能是基于DRFM技术的,他们的干扰样式有规律可循,是不是可以尝试改变我们的跳频算法,在他们的间歇期…”
王少尉正焦头烂额,闻言一愣:“DRFM?小叶,这判断有依据吗?算法不是说改就改的,需要时间验证和授权!”
“我分析了他们的信号间歇和强度变化模式,很像!”叶初快速调出自己屏幕上的一段频谱分析截图,“你看这个衰减周期和峰值变化!而且我们可以尝试在现有协议里嵌入一段简单的空时编码预处理,不需要大改底层协议,应该能快速提升抗干扰容限!”
她的语速很快,带着一种与平时软糯截然不同的笃定,眼神亮得惊人。
周围几个老技术员都围了过来,看着叶初屏幕上那些复杂的波形和她快速勾勒出的处理流程草图,面面相觑。
“这思路…有点意思啊!”
“理论上好像可行?但实战中没试过…”
“权限是个问题…”
就在这时,通讯几乎完全中断!导演部传来通报:“红军”指挥体系出现重大混乱,部分单位失联。
“没时间犹豫了!”一个负责此地技术指挥的少校咬了咬牙,看向叶初,“叶初同志,就按你的思路试试!需要什么权限我立刻申请!王工,你配合她!”
权限很快特批下来。叶初深吸一口气,压下紧张,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将脑海中的代码和参数快速输入。王少尉在一旁协助,越看越心惊,这新兵写的代码简洁高效,对协议的理解远超常人!
几分钟后,新的处理模块加载成功。
帐篷里所有人都屏息凝神。
几秒钟的寂静后,耳机里刺耳的杂音似乎减弱了一些,然后,断断续续的己方呼叫声音逐渐清晰起来!
“通了!好像通了!”
“3号区域报告,通讯恢复!”
“数据链传输稳定了!”
帐篷里瞬间爆发出小小的欢呼!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小叶!你立大功了!”
虽然“红军”最终因为整体战术失误未能赢得演习,但电子对抗团在后期有效遏制了“蓝军”的电子攻势,保证了指挥体系的恢复,受到了导演部的表扬。而叶初的名字,以“提出关键性技术建议并参与实施,有效恢复战场通讯”为由,出现在演习总结报告的表彰附件里。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了出去。
钢七连驻地,高城拿着演习通报,看到附件里叶初的名字,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对旁边的洪兴国说:“老洪!看看!我就说这丫头是块宝!放在电子对抗团都埋没不了!这要是在我七连…咳…”他及时刹住车,但脸上的得意藏不住。
狼牙特战基地,范天雷看着内部简报,眼镜片后的眼睛眯了起来,手指点着叶初的名字:“自适应干扰对抗?还能快速编码实现?老周这回可是捡到个大宝贝啊。不过这苗子,放在常规部队搞对抗,还是浪费了…”他拿起电话,开始拨号。
火凤凰选拔训练基地,雷战从老战友那里听来了小道消息,对谭晓琳说:“电子对抗团那个叶初,演习里露了一手,技术水平确实过硬。下次选拔,把技术支援考核标准再细化一下,给她发个通知。”他顿了顿,又补充一句,“当然,基础体能门槛不能动。”
叶初在电子对抗团的日子越发如鱼得水。团里给她开了小灶,安排了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带教,资源倾斜明显。她依旧跑不快步,但连队五公里时,总会有几个战友自发地放慢脚步陪着她,美其名曰“控制节奏”。
她仿佛成了演习场上一个无形的“电磁幽灵”,以技术为刃,在看不见的战场中崭露头角,引来了更多关注的目光。而这些目光,正悄然改变着她的军旅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