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脑洞小说 > 未定稿
本书标签: 脑洞  作者脑洞大 

大区

未定稿

共和国历3年的深秋,星罗城仿佛一个巨大的磁石,开始将分散在四方、曾执掌一方军政大权的封疆大吏们,陆续吸纳至共和国的权力中枢。这场人事布局的变动,平静的表面下涌动着共和国政治格局重塑的暗流。

---

东北。

硕卿,站在他那间宽敞却即将离去的办公室里。窗外,是曾经由他主导恢复生产、日夜轰鸣的庞大工业区。墙壁上悬挂的巨幅东北地图,上面曾布满了代表工厂、矿山和铁路的符号,这些都是他权势和政绩的直观体现。

秘书正在小心翼翼地打包文件和个人物品。硕卿的目光掠过书架上那套精装的《东北区志》,手指拂过光洁的红木桌面,一丝难以察觉的怅惘掠过心头。在这里,他是说一不二的最高领导者,是这片富饶土地上毋庸置疑的“当家人”。

“中央的调令已经正式下达了。”秘书轻声提醒,语气中带着敬畏,“国家计划委员会……这是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总参谋部啊。”

硕卿转过身,脸上已恢复了平日里的沉稳与威严,甚至隐隐带着一种更上一层楼的意气风发。“嗯,知道了。局面已经稳定,工业基础也已初步奠定,中央现在需要集中力量进行全国性的统筹规划。”他的语调平静,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但内心深处,他对即将执掌的、能与政务院平级的国家计划委员会抱有极大的期望。这个位置,掌控着全国资源的分配、重大项目的审批,是名副其实的“经济中枢”。加之他本就拥有的政府副主、军委副主、政局委员等显赫头衔,此番进京,确如外界所言——“五人进京,一人当先”。

几乎在同一时期,其他几位大区书记也接到了调令。

在西南,白劳德收拾行装,准备赴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财经委副主任。他望着云雾缭绕的山城,心中盘算着如何在中央的财经领域推行他那套被视为更“稳健”乃至有些保守的经济理念。

在华东,石泉志得意满地交接工作,他将出任中央组织部部长。这个掌管全ABC社干部人事任免的关键职位,让他看到了编织更广阔人脉网络、施加更深远政治影响的绝佳机会。

西北的相近、中南的绍箕,也各自怀着不同的心情与抱负,踏上了前往星罗城的旅程。

这场大规模的人事调动,标志着共和国权力结构的一次重大转型。 随着革命战争年代的结束和全国性政权的巩固,那些在特定历史时期为集中力量完成区域性革命和改造任务而设立的大行政区,其历史使命已然完成。继续存在下去,反而可能形成潜在的地方权力中心,不利于中央政令的统一和全国市场的整合。

共和国历3年11月,中央政府正式决定,将大行政区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改为更具协调性、而非领导性的大区行政委员会。 这实际上是削藩的第一步,剥夺了其独立的军政大权。

而在星罗城,随着这些重量级人物的到来,中央层面的政治生态也开始发生微妙而复杂的变化。原有的权力平衡被打破,新的组合与博弈在高层悄然展开。硕卿凭借其显赫的资历和掌控的计划委员会,迅速成为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白劳德、石泉等人也各自占据要津,代表着不同的工作思路和潜在的派系利益。

共和国历5年11月,当各大区的行政委员会被最终撤销时, 这个过程已基本平稳完成。地方权力被有效地收归中央各部委,一个高度集中统一的行政管理体系得以确立。然而,那些怀着不同抱负和理念、从地方汇聚到中央的权力人物们,他们之间的理念冲突、权力摩擦以及对于共和国未来道路的不同设想,并未随着大区的消失而消散,反而在更高层级、更核心的决策圈内,埋下了此后一系列政治斗争的伏笔。进京的荣耀与权力的提升,同时也意味着更直接、更残酷的政治漩涡。

上一章 事件 未定稿最新章节 下一章 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