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唐僧奉诏西夭去 观音点化揭封印
长安城的晨钟刚过三响,化生寺的佛堂已香烟缭绕。唐僧身披锦襕袈裟,手持九环锡杖,正对着一尊鎏金佛像诵经。他眉目慈善,语调平和,经文在他口中流转,竟引得殿外的白鸽都敛翅静立。
忽闻寺外传来御道马蹄声,紧接着是宦官尖细的唱喏:“陛下有旨,宣玄奘法师即刻入宫!”
唐僧合十起身,对身旁的沙弥道:“收好经文,待我归来。”沙弥点头应是,看着师父的背影消失在寺门,眼中满是崇敬——这位法师自西域游学归来,讲解佛法深入浅出,早已是长安百姓心中的“圣僧”。
大明宫紫宸殿内,唐太宗正眉头紧锁地看着一封来自西天的鎏金请柬。请柬上并无字迹,只有一道淡淡的佛光,能从中隐约看到“隅界”二字。见唐僧进来,太宗连忙起身:“法师来得正好!这请柬昨夜自西天飞来,朕不解其意,还请法师指点。”
唐僧接过请柬,指尖触到佛光的刹那,请柬忽然化作一道金符,悬浮在半空,显出几行古字:“西夭有诏,请玄奘法师赴隅界一叙,共商西天取经之事。”
“西夭?”唐僧沉吟道,“贫僧曾在西域典籍中见过记载,乃是隅界之主,与如来佛祖同辈。此番召贫僧,想必是为取经之事定下个章程。”
太宗抚掌道:“既如此,法师便辛苦一趟。需带何物?朕即刻吩咐下去。”
唐僧摇头:“陛下放心,贫僧一人一钵足矣。”他望向西方,眼中已有了决断,“取经本是贫僧夙愿,若能得隅界指引,更是幸事。”
当日午时,唐僧便辞别太宗,骑着一匹白马出了长安城。刚过咸阳桥,忽闻空中传来梵音,一朵金莲自云端落下,莲台上立着一位手持净瓶的菩萨,正是观音大士。
“玄奘法师,别来无恙。”观音的声音如甘露洒心,让唐僧顿时觉得周身清爽。
唐僧翻身下马,合十行礼:“弟子玄奘,见过观音大士。不知大士在此,有何教诲?”
“你此去隅界,西夭上神会告知你取经的真正意义。”观音拂尘轻挥,一道佛光落在唐僧眉心,“此乃‘慧根印’,能助你在迷途中守住本心。只是那五行山下的泼猴,需你亲自去揭开封印。”
唐僧一怔:“泼猴?莫非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
“正是。”观音颔首,“他本是灵石所化,受天地灵气滋养,有通天彻地之能。只是顽心未泯,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磨练。如今劫数已满,当随你西行,护你取得真经,也了却他的尘缘。”
唐僧面露难色:“那猴头野性难驯,恐难管教……”
“我自有法子。”观音从净瓶中取出一顶嵌着金箍的僧帽,“此乃‘紧箍咒’,你只需诱他戴上,若他不听教诲,你便念动咒语,他自会服帖。”她将僧帽递给唐僧,又道,“揭开封印时,需念三遍‘唵嘛呢叭咪吽’,切记心诚则灵。”
唐僧接过僧帽,只觉入手温润,心知是件法宝。他再次行礼:“多谢大士指点。”
观音微微一笑,化作一道金光消失在云端。唐僧翻身上马,继续西行,只是心中多了几分期待与忐忑——那只被压了五百年的猴子,会是怎样一副模样?
行了月余,终于远远望见一座大山拔地而起,山巅金光缭绕,正是五行山。越靠近山脚,越能听到隐约的嘶吼,像是困兽在挣扎,又像是不甘的悲鸣。
“师父……是你吗?”一声嘶哑的呼喊从山底传来,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唐僧勒住马,循声望去,只见乱石堆中露出一颗毛茸茸的脑袋,金睛火眼虽蒙了些尘土,却依旧透着股桀骜。正是孙悟空。
“贫僧玄奘,奉观音大士法旨,特来放你出去。”唐僧温声道。
孙悟空猛地瞪大眼睛,泪水竟从眼角滚落:“五百年……整整五百年!真的有人来救俺了!师父,快!快把山巅那张帖子揭了!”
唐僧点头,牵着马走到山脚下,仰头望向山巅。那道“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帖正悬浮在云雾中,金光流转,镇压着整座山的妖气。他深吸一口气,双手合十,朗声念道:“唵嘛呢叭咪吽——”
第一声落下,山巅的金光微微晃动;第二声响起,山体开始轻微震颤;第三声刚毕,狂风骤起,六字真言帖化作一道金虹,直冲天穹而去!
“轰隆——”
一声巨响,五行山从中间裂开,碎石飞溅。孙悟空猛地从石缝中挣脱出来,伸了个懒腰,骨骼发出噼里啪啦的脆响,五百年的压抑在这一刻尽数释放。他活动着筋骨,忽然对着唐僧“噗通”跪下,磕了三个响头:“师父!从今往后,俺老孙便跟着你,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唐僧连忙扶起他:“徒弟快快请起。你既认我为师,便要遵我教诲,戒杀戒盗,一心向佛。”
“嘿嘿,师父说啥便是啥!”孙悟空咧嘴一笑,露出两排白牙,忽然想起什么,从耳朵里掏出一根绣花针似的东西,往地上一抛,顿时变作一根金光闪闪的金箍棒,“师父看,这是俺的兵器!有它在,什么妖魔鬼怪都不怕!”
唐僧看着那根碗口粗的棒子,眉头微蹙:“出家人以慈悲为怀,此物太过凶戾,还是少用为好。”
孙悟空挠挠头,把金箍棒又塞回耳朵:“听师父的。”他忽然闻到唐僧身上的香味,眼睛一亮,“师父,你这帽子挺好看,给俺戴戴呗?”
唐僧想起观音的嘱咐,心中微动,取出那顶嵌金僧帽:“这是我给你准备的见面礼,你若喜欢,便戴上吧。”
孙悟空大喜,一把抢过僧帽戴在头上,还得意地转了个圈:“好看不?是不是比俺以前的紫金冠还威风?”话音刚落,忽然觉得头皮一紧,僧帽竟化作一道金箍,紧紧勒在他头上!
“哎哟!好痛!”孙悟空疼得满地打滚,双手去扯金箍,却怎么也扯不下来,“师父!这是啥玩意儿?快让它松了!”
唐僧见他痛苦模样,心中不忍,却想起观音的话,只得硬起心肠:“这是‘紧箍咒’。你若听话,它便不疼;你若顽劣,我便念咒,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孙悟空这才知道上了当,又气又急,却被金箍勒得眼冒金星,只得求饶:“师父!俺错了!再也不敢了!你快别念了!”
唐僧见他服软,便不再念咒,温声道:“徒弟,我并非要为难你,只是你野性难驯,需得有个约束。待你修成正果,这金箍自会消失。”
孙悟空捂着脑袋站起来,虽然心里嘀咕,却也知道师父是为他好,嘟囔道:“知道了……俺听师父的还不行么。”
正在这时,天空忽然降下一道紫符,落在唐僧手中。符上是西夭的字迹:“速往隅界,余事待叙。”
唐僧对孙悟空道:“西夭上神召我,你随我同去。”
孙悟空听说要去见神仙,顿时来了精神:“好嘞!师父,俺驮你飞过去,比骑马快多了!”说罢便要去背唐僧。
唐僧连忙摆手:“出家人当一步一个脚印,不可投机取巧。我们还是慢慢走去吧。”
孙悟空撇撇嘴,只得跟着师父,牵着白马往隅界方向走去。他走在后面,看着唐僧稳健的背影,忽然觉得这取经之路,或许比他想象的更有意思。
山风吹过,卷起地上的尘土,却吹不散师徒二人前行的脚步。五行山的裂痕中已长出新的青草,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而远方的隅界,紫雾正缓缓散开,等待着他们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