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大圣脱困拜师父 暂别三弟泪沾衣
五行山裂开的轰鸣尚未散尽,孙悟空已纵身跃出石缝,周身积压五百年的妖气如潮水般散开,又在唐僧身侧那道“慧根印”的佛光下渐渐收敛。他抖了抖满身尘土,金睛火眼扫过四周,见山岩间钻出几株新绿,忽然咧嘴一笑,露出孩童般的欣喜。
“师父,你看!这山缝里竟有芽儿冒出来了!”他像献宝似的指着石缝,全然忘了方才被紧箍咒折磨的疼。
唐僧走上前,望着那抹新绿合十道:“万物有灵,即便是这镇压你的大山,也藏着生机。”他转头看向孙悟空,“你既已脱困,便随我先回山脚下的破败驿站歇息,明日再往隅界。”
“歇息啥?俺老孙五百年没好好活动筋骨了!”孙悟空原地打了个筋斗,翻到半空又稳稳落下,“师父,不如让俺去附近寻些野果来?这方圆百里的山精野怪,俺闭着眼都能数清!”
正说着,山脚下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伴着少年清朗的呼喊:“大师兄!是你吗?”
孙悟空一愣,循声望去,见一匹白马奔来,马上坐着个身着青布道袍的少年,眉眼间带着几分熟悉——正是云游子的弟子静玄。他身后还跟着个挑着担子的小沙弥,是唐僧留在驿站照看行李的徒弟。
“静玄小道长?”孙悟空认出了他,当年云游子带静玄上山探望过一次,那时这孩子还怯生生躲在师父身后。
静玄翻身下马,见孙悟空虽衣衫破旧却气度不凡,连忙拱手:“晚辈静玄,奉家师之命,特来迎候师父与大圣。家师说,黑风岭的妖怪听闻大圣脱困,正往这边窥探,让晚辈带些符纸来护持。”他从怀中掏出一叠黄符,递向唐僧。
孙悟空眼尖,瞥见静玄袖中露出半截铜锣,正是花果山那面警示锣的样式,顿时奇道:“你这锣是从哪儿来的?”
静玄脸颊微红:“是……是花果山的老猴王托家师转交的,说若遇危难,敲这锣能震慑小妖。他还说,三郎让我给大圣带句话——”
“三郎!”孙悟空猛地抓住静玄的胳膊,金睛火眼中闪过急切,“俺那傻弟弟怎么样了?花果山还好吗?”
“大圣莫急。”静玄被他抓得生疼,却不敢挣开,“老猴王和三郎都安好,前几日还打退了黑风老妖的偷袭。三郎说,他把花果山守得牢牢的,等大圣回去给你庆功呢。”
孙悟空闻言,忽然松开手,背过身去抹了把脸。五百年了,他总以为花果山早已败落,却没想到那群猴子还在等着他。当年他拔下的那根毫毛化作的三郎,竟也长成能护山门的少年了。
唐僧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温声道:“悟空,看来你与花果山缘分深厚。若你想回去看看,我们可绕道一行。”
“不了。”孙悟空转过身,眼眶虽红,语气却坚定,“俺现在是师父的徒弟,要随师父取经。等取了真经,再风风光光回花果山,让三郎看看俺的本事!”他挠了挠头,对静玄道,“小道长,烦你给三郎捎句话,让他好好练功,莫要惹老猴王生气。等俺回来,教他七十二变!”
静玄连忙点头:“晚辈记下了。”
当晚,师徒三人歇在破败驿站。孙悟空死活不肯睡在屋里,非要蹲在房梁上,说这样能看清四周动静。唐僧劝了几句,见他执意如此,便任由他去了。
夜深人静时,唐僧在灯下翻看经文,忽闻房梁上传来窸窣声。他抬头一看,见孙悟空正蜷在梁上,借着月光摩挲着一枚小小的金铃——正是凌霜仙当年塞给他的那枚凤凰翎羽所炼之物。
“那是你故人所赠?”唐僧轻声问。
孙悟空身子一僵,把金铃揣进怀里,闷闷道:“是俺三妹留的。当年她总说,摇这铃能祈福。”
“能被人记挂着,是桩幸事。”唐僧合上书,“取经路上,你会遇到更多人与事,或许也能再见到她们。”
孙悟空没说话,却悄悄把金铃攥得更紧了。
次日清晨,三人刚收拾好行装,就见远处飞来一朵祥云,云上游坐着位玄衣女子,正是西夭上神的使者。
“玄奘法师,我家上神有请。”使者声音清冷,目光扫过孙悟空时微微一顿,“这位便是齐天大圣吧?上神说,你既已拜入佛门,需先褪去一身妖气,这是洗尘露,你且服下。”她掷出一个玉瓶,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
孙悟空伸手接住,拔开塞子闻了闻,皱眉道:“这玩意儿腥乎乎的,啥味道?”
“此露能调和你体内的仙石灵气与妖气,免得日后走火入魔。”使者淡淡道,“若是不敢喝,便留在原地吧。”
“俺有啥不敢的!”孙悟空仰头便将洗尘露一饮而尽,只觉一股清凉顺着喉咙滑下,流遍四肢百骸,那些因被压五百年而郁结的戾气竟消散了大半。他活动了下手脚,笑道:“嘿,还真舒服!”
使者微微颔首,对唐僧道:“法师请随我来,大圣与静玄小道长可在隅界外等候。”
唐僧点头,临行前对孙悟空道:“我去去就回,你在此处莫要惹事。”
“师父放心!”孙悟空拍着胸脯,“俺就在这云下坐着,保证不动弹!”
可唐僧刚随使者踏入紫雾,孙悟空就拉着静玄跑到一旁,神秘兮兮道:“小道长,你师父没教你些有趣的法术?比如……变只蝴蝶啥的?”
静玄无奈道:“家师只教晚辈吐纳和符法,说花哨的法术易乱心性。”他忽然想起一事,从怀中掏出个布包,“对了,这是三郎托家师转交的东西,说是大圣当年留在花果山的。”
孙悟空打开布包,见里面是半截啃剩的桃核,上面还留着清晰的牙印——正是他大闹天宫前最后一次回花果山时吃的仙桃核。当年他随手丢在石缝里,没想到三郎竟捡了收着,一藏就是五百年。
“这傻小子……”孙悟空捏着桃核,指尖微微发颤。他忽然纵身跃上一块巨石,对着花果山方向放声喊道:“三郎!俺去西天取经了!等俺回来,带你去东海龙宫耍子!带你去凌霄宝殿看星星!你可得把家看好了——”
喊声在山谷间回荡,惊起一群飞鸟。静玄站在石下,见这位曾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此刻红了眼眶,忽然觉得,原来再厉害的英雄,心里也装着软肋。
不知过了多久,紫雾中终于走出唐僧的身影,他手中多了一卷玉简,眉宇间带着几分凝重。
“师父,西夭上神说了啥?”孙悟空跃下巨石问道。
唐僧叹了口气:“上神说,西天路有九九八十一难,不仅要降妖除魔,更要渡心魔。她还说,你我师徒缘分天定,但能否修成正果,全看各自造化。”他望向西方,“我们该启程了。”
孙悟空默默将桃核揣进怀里,又摸了摸头上的金箍,忽然对静玄道:“小道长,你回去告诉三郎,这金箍是师父给俺的念想,不是啥约束。等俺摘了经卷,定亲手把它摘下来,扔到东海里去!”
静玄知道他是嘴硬,却还是点头:“晚辈一定带到。”
师徒二人辞别静玄,踏上西行之路。孙悟空走在前面,时不时回头看看唐僧,又摸摸怀里的桃核和金铃,忽然觉得这漫漫长路,似乎也没那么难熬。
风从东方吹来,带着花果山的气息。孙悟空望着天边的流云,仿佛看到三郎正站在水帘洞前,举着那根树枝练拳,老猴王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他忽然加快脚步,对唐僧道:“师父,俺知道前面有处山泉,水甜得很,俺去给你打些来!”
说罢一个筋斗翻出老远,金红色的身影在阳光下划出一道弧线,像极了五百年前那个初出茅庐的石猴,只是眼底多了几分沉稳,少了几分桀骜。
唐僧望着他的背影,微微一笑,缓步跟上。前路漫漫,妖魔鬼怪也好,心魔劫数也罢,只要师徒同心,总有抵达灵山的那一天。而远方的花果山上,三郎仿佛听到了大师兄的呼喊,对着西方用力点头,握紧了手中那根越来越光滑的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