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回:晒经书石上晾经文 悟空心归花果山
师徒四人过了凌云渡,又行数日,见前方山势渐缓,林间光影斑驳,倒比先前少了几分险峻。八戒挑着担子,哼哧哼哧道:“师父,这日头越发毒了,咱挑着这些经卷,莫要给晒坏了?”
唐僧勒住白马,抬头望了望,只见晴空万里,日头正烈,便道:“八戒说的是,经卷乃佛门至宝,若被烈日烤得干裂,或是遇了潮气霉变,怎生是好?”
沙僧上前一步,指着不远处一片青石坪道:“师父你看,那处石面平整,又有几株老松遮着些日头,不如就在那里歇歇脚,将经卷取出晾一晾?”
悟空正蹲在树梢上捉虱子,闻言翻了个跟头落地,挠挠头道:“沙师弟这主意不错。那石坪看着干净,风也通透,正好晾经。”
一行人来到青石坪,唐僧吩咐道:“悟空、八戒,你们且将经担放下,小心取出经卷。沙僧,你去寻些枯枝败叶,铺在石上,免得经卷直接沾了石气。”
三人应了,各司其职。八戒把担子往地上一放,抹了把汗:“我的个亲娘,这经卷看着轻巧,挑着比那妖怪的骨头还沉!”
悟空白了他一眼:“你这呆子,若不是沿途有我等护着,你早被妖怪煮了当下酒菜,还能在这儿嫌经卷沉?”
“猴哥你又欺负我!”八戒嘟囔着,却也不敢怠慢,小心翼翼解开担子上的绳索。沙僧已寻来些柔软的败草,在青石上铺了薄薄一层,唐僧亲手将经卷一一取出,铺在草上。只见那些经卷或黄或白,纸页间透着陈年的墨香,阳光下更显庄重。
悟空蹲在一旁看着,忽然想起当年在五行山下,日晒雨淋,何等狼狈,如今却跟着师父取了真经,心中倒有几分恍惚。他扯了扯唐僧的衣袖:“师父,你说这经卷取回去,真能救那东土百姓?”
唐僧抚摸着经卷,目光温和:“悟空,佛法无边,经义能涤荡人心。东土虽暂无战乱,却有痴愚烦恼,这些经文,便是渡人渡己的筏子。”
八戒凑过来,指着一卷经书上的字道:“师父,这字弯弯曲曲的,俺老猪一个也不认得来。回去后谁看得懂?”
“自有高僧解读传扬。”唐僧笑道,“你这呆子,只需记得今日晒经的心意,便是功德一件。”
正说着,忽听林中传来一阵叽叽喳喳的叫声,几只小猴从树后探出头来,见了悟空,顿时欢腾起来,连滚带爬地冲到他面前,磕头作揖:“大王!大王您回来啦!”
悟空一愣,随即认出是花果山的猴子,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你们怎么寻到这儿来了?”
为首的老猴道:“大王自从随唐僧西行,山里的孩儿们日夜惦记。前些日子听闻大王取了真经,便想着来迎大王回家,一路打听,总算在此处遇上了!”
悟空摸了摸小猴的头,心中一阵温热。这些年降妖除魔,虽有师父师弟相伴,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此刻见了花果山的旧部,那股子归心竟如潮水般涌来。
“猴哥,这是你家孩儿?”八戒凑过来,看着那些毛脸雷公嘴的小猴,忍不住笑道,“跟你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去你的!”悟空笑骂一声,却难掩脸上的笑意,“他们是俺花果山的孩儿们,机灵着呢。”
唐僧见状,温言道:“悟空,看来你的花果山旧部甚是念你。如今经卷已晾得差不多,咱们也该启程了。只是到了长安,递交了经文,你有何打算?”
悟空心中一动,挠了挠腮:“师父,俺老孙本是天地生成的石猴,自在惯了。护送师父取完真经,也算完了当年观音菩萨的嘱托。俺想着,回花果山去,与孩儿们守着水帘洞,自在逍遥,倒也快活。”
八戒闻言,叫道:“猴哥你要走?那可不成!回了长安,陛下定然有重赏,到时候有吃有喝,不比在那山里啃野果强?”
“呆子懂什么!”悟空道,“荣华富贵于俺如浮云。那金銮殿再阔气,也不如俺水帘洞的瀑布清爽;那山珍海味再可口,也不如孩儿们摘的野桃香甜。”
沙僧道:“大师兄既心向花果山,也是好事。只是日后若有机会,还望大师兄来长安看看我等。”
悟空点头:“那是自然。沙师弟放心,若想俺老孙了,捎个信去花果山,俺一个筋斗就来了。”
唐僧望着悟空,眼中既有不舍,也有了然:“悟空,你天性自由,本就不该被尘俗所缚。回花果山也好,只是切记,莫再妄动杀心,需护佑一方生灵,才不负你斗战胜佛的名号。”
“师父放心!”悟空拱手道,“俺老孙早已不是当年那顽劣石猴。回了花果山,定教孩儿们勤修善果,护着那方水土,绝不让妖精作祟。”
说话间,经卷已晾干,众人小心将其收进担中。悟空对那些小猴道:“你们先回山报信,说俺老孙随后就到。”小猴们应了,欢天喜地地窜回林中。
八戒挑起重担,叹道:“唉,这刚取完经,猴哥就要走,往后路上少了个拌嘴的,倒有些冷清。”
悟空拍了拍他的肩膀:“呆子,你若想俺,便跟师父告个假,去花果山住些日子,俺让孩儿们给你摘最甜的桃儿。”
“那敢情好!”八戒顿时眉开眼笑。
沙僧也笑道:“大师兄,一路保重。”
悟空向唐僧深深一拜:“师父,弟子去也。”
唐僧合掌还礼:“悟空,保重。”
只见悟空一个筋斗翻起,在空中打了个旋,回头望了一眼唐僧师徒,又看了看经担,随即化作一道金光,朝着东方飞去。那方向,正是花果山所在之处。
八戒望着金光消失的方向,喃喃道:“这猴子,还是这么急。”
唐僧微微一笑,翻身上马:“走吧,取经功成,前路漫漫,咱们也该回长安了。”
阳光依旧明媚,青石坪上仿佛还留着经卷的墨香,而那道金光,已载着一颗归心,朝着那片熟悉的山水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