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回:六圣隔界共感应 心念相通如一体
紫霄宫深处,混沌气流如太古长河般缓缓流淌,三千道则隐于其中,时而显露出玄奥的符文。老子端坐于蒲团之上,青牛在侧轻嚼灵草,他双目微阖,眉心处一道古朴的太极图若隐若现,正推演着洪荒气运的流转。
忽然,太极图猛地一颤,符文错乱如断线之珠。老子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讶异,指尖掐诀欲稳住道韵,却见那紊乱的气息并非来自洪荒本土,反倒像是从无数个重叠的界面之外传来,带着既熟悉又陌生的波动。
“嗯?”他轻哼一声,神识如蛛网般铺展开,穿透紫霄宫的结界,掠过洪荒四海八荒,最终在三十三天外的一处虚空凝滞——那里是接引、准提两位圣人的清修之地,此刻竟也泛起同样的道韵涟漪。
与此同时,西方极乐世界,九品莲台绽放万道金光,接引圣人正盘膝静坐,手中念珠突然自行转动,发出“咔咔”轻响。他抬眼望向东方,声音带着几分悠远:“师弟,你感应到了吗?”
准提圣人手持七宝妙树,立于莲池之畔,闻言眉头微蹙:“那股气息……似与我等同源,却又隔着无尽时空。仿佛有另一群‘我们’,在呼唤着什么。”他话音刚落,七宝妙树的叶片突然齐齐指向北方,霞光中竟浮现出女娲宫的虚影。
女娲宫深处,女娲娘娘正以五彩石修补一处细微的空间裂痕,指尖灵光流转间,裂痕突然剧烈震颤,溢出的混沌之气中,竟夹杂着无数细碎的画面——有巨人开天辟地,有凤凰浴火重生,更有一群身着奇装异服的生灵,在一个布满金属造物的世界里叩拜着什么。她心中一动,玉簪在发髻上轻轻一点,一道清光直射昆仑。
昆仑山上,元始天尊于玉虚宫讲道,座下十二金仙凝神静听。当女娲的清光穿透云层,元始手中的三宝玉如意突然发出一声清鸣,打断了他的话语。他抬眼看向西方,又望向东南,沉声道:“诸位师弟师妹,看来都已察觉。”
通天教主此刻正在碧游宫紫芝崖上,看着万千弟子演练诛仙阵图,阵图上的杀气流突然逆转,化作一道柔和的光带,缠绕住他的手腕。他哈哈一笑,声音传遍三界:“好个玄妙感应!大哥、二哥、女娲道友、西方二位,何不借这股气息,会一会那‘异界’的自己?”
六道圣人的神识,在这一刻冲破了空间壁垒,于无尽虚空中交汇。没有实体,没有言语,唯有心念流转,如同一颗心在六个躯壳中跳动。
老子的声音在众人心间响起,平静如古井:“此乃界外之‘道’,与我等所修同源而异流。观其波动,似是另一个洪荒,经历了不同的演化。”
女娲的意念带着几分悲悯:“我在那气息中,看到了无数生灵的挣扎。他们的世界,道则残缺,灵气枯竭,却仍有求道之心不灭。”
接引合十,心念虔诚:“缘法所致,方有此感应。那些异界同道,或许正面临大劫,是以无意识中引动了同源道基的共鸣。”
准提接过话头,意念中带着几分锐利:“观其道韵,虽不完整,却有几分诡谲。似有外力干预,扭曲了他们的天道。我等若不施以援手,恐怕会波及到我们的洪荒。”
元始的意念带着威严:“非是援手,而是自保。异界天道若崩,其碎片足以击穿界壁,扰乱我洪荒秩序。当借此次感应,稳固两界壁垒,同时探清那外力究竟为何物。”
通天大笑,意念洒脱不羁:“管他什么外力!我等六道圣人,合则力可开天,分则能镇一方。今日便借这心念相通之机,布下‘六道同源阵’,既护我洪荒,也让那异界同道知晓,同源之‘道’,从未断绝!”
众圣心念合一,再无异议。
老子引动太极图,阴阳二气化作两道流光,于虚空中勾勒出阵基;女娲以五彩石为引,补全阵图中残缺的生灵之道;接引、准提各出莲台与妙树,引西方净土之力,化作阵中的慈悲之盾;元始以三宝玉如意定住阵眼,锁住洪荒天道的本源;通天则将诛仙四剑悬于阵图四方,化作杀阵,威慑一切试图靠近的邪祟。
六道圣人的力量交织,形成一个巨大的光轮,在虚空中缓缓转动。光轮之内,无数道则符文流转,时而显露出老子的无为,时而展现女娲的造化,时而化作西方的慈悲,时而显露出元始的规整,时而又爆发出通天的杀伐。
就在此时,一道微弱的意念,从界外传来,带着疲惫与绝望,如同风中残烛:“洪荒……道……救……”
那是异界老子的声音,断断续续,却清晰地传入众圣心间。
老子心念微动,太极图中分出一缕清气,顺着感应通道飘向界外:“持守本心,道不灭,则生灵不灭。”
异界女娲的意念随之而来,充满了痛苦:“我的孩子们……快支撑不住了……”
女娲的意念化作一道五彩霞光,包裹住那缕清气:“以汝之血,唤生灵之魂;以汝之骨,铸不灭之基。我之造化,与汝同行。”
异界接引、准提的意念交织在一起,带着苦涩:“净土崩塌,愿力枯竭……”
接引、准提同声回应,莲台与妙树的光芒大盛:“心若在,净土就在;愿力存,道基不灭。借我等愿力,重铸汝之净土。”
异界元始的意念带着不甘:“天道被污,纲常尽毁……”
元始的三宝玉如意射出一道金光:“以道为纲,以法为纪。定住本心,便是定住天道。”
异界通天的意念最为狂暴,却透着一丝不屈:“杀!杀不死那邪魔外道!”
通天的诛仙四剑发出嗡鸣,杀气流淌:“杀道非滥杀,乃杀尽逆道之辈!守住阵脚,待我等感应之力增强,助你劈开迷雾!”
六道圣人的意念,如同一股暖流,注入了异界六圣的心神之中。那边的气息,渐渐从绝望中透出一丝生机,原本紊乱的道韵,也开始变得平稳。
老子缓缓收束意念:“感应之力不可持久,界壁挤压之下,我等神识已开始损耗。”
元始颔首:“阵已布成,可保两界百年无虞。百年之内,我等需加紧推演,找出那外力的根源。”
女娲轻叹:“异界生灵,多灾多难。愿这百年时光,能让他们寻到一线生机。”
接引、准提同声道:“缘聚则合,缘散则离。此次感应,亦是警示。我等需护持洪荒,莫要重蹈异界覆辙。”
通天收起诛仙四剑,意念中带着期待:“百年之后,若有机会,定要去那异界走上一遭,看看那些‘自己’,究竟走出了一条怎样的道!”
六道圣人的神识缓缓收回,虚空中的光轮渐渐消散,只留下一丝若有若无的联系,如同系在两界之间的丝线。
紫霄宫内,老子睁开眼,青牛轻哞一声,似在询问。他轻抚牛背,淡淡道:“道无定数,法有千般。今日一会,胜读万年道经。”
女娲宫中,女娲看着手中的五彩石,石上倒映出异界生灵的脸庞,她轻声道:“万物有灵,皆可求道。无论在哪一界,皆是如此。”
西方极乐世界,莲台与妙树交相辉映,接引对准备提道:“看来,我等需早日完善西方教义,莫要让洪荒重蹈那异界的覆辙。”准提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凝重。
玉虚宫内,元始天尊继续讲道,声音却比方才多了几分深邃:“天道无常,唯有守中抱一,方能应对万变……”
碧游宫紫芝崖,通天教主将诛仙阵图收起,对众弟子笑道:“今日感应,汝等也感受到了吧?这洪荒之外,还有无尽玄妙。他日若有机缘,尔等也要走出自己的道,莫要困于一隅!”
众弟子齐声应和,声音中充满了对大道的向往。
六道圣人的感应虽已结束,但那心念相通的瞬间,却在每个圣人的道基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而在那遥远的异界,六位挣扎求存的圣人,也从同源的感应中,获得了喘息之机,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光。
两界之间,那道无形的丝线,仍在轻轻颤动,预示着未来的某一天,这场跨越时空的“重逢”,终将以另一种方式,再次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