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对商业案例的分析确实一窍不通,那些财务报表和市场策略看得她头晕眼花。但她有个MJ或许没想到的优势——她极其擅长观察人和“表演”,并且,她脸皮够厚。(也是被逼无奈了)
她没像MJ预期的那样埋头苦读商业案例,而是直接跑去了商学院,堵住了几个据说在往届案例分析竞赛中表现出色的学生。她没摆什么架子,反而笑得一脸真诚又带着点恰到好处的崇拜:“学长/学姐,听说你们上次那个案例做得超厉害,真的超级厉害!我想像你们靠齐,能不能给我讲讲?我请你喝最好的咖啡!”(主要没人会得罪F4身边的人)
她那副“迷妹”的样子毫无攻击性,加上她如今在学校的“知名度”,很少有人会拒绝。在咖啡因和糖分的攻势下,她还真套到了一些门道——不是具体的知识,而是评委的偏好、现场展示的技巧、甚至往年获奖案例的一些“讨巧”的切入点。
(原来不是比谁更懂,而是比谁讲得更好听,看起来更唬人啊?)白末清恍然大悟,(这个我熟!)
同时,她开始充分利用MJ的公寓。MJ的书房里有很多他处理过的真实项目档案(虽然他明确说过有些是机密,但她才不管),她趁他不在时,偷偷翻看那些最终成功的方案报告,不是看数据细节,而是看它们的逻辑框架、呈现方式、以及那种……嗯,怎么形容呢,就是那种“看起来很贵很厉害”的感觉。
她搜索了大量TED演讲和优秀的商业路演视频,关起门来模仿那些演讲者的姿态、语调和节奏。
MJ对她这些“不务正业”的准备方式冷眼旁观,偶尔会带着一丝嘲讽问:“这就是你准备的‘方式’?靠耍小聪明和模仿?”
白末清从一堆打印出来的演讲技巧笔记里抬起头,回敬他一个假笑:“老板,过程不重要,结果才重要,这不是您教我的吗?”
MJ被她噎了一下,却没再说什么。他似乎打定主意要看她摔跟头。
然而,在某些不经意的时刻,白末清还是会捕捉到一些细微的“帮助”。比如,她随口抱怨一句某个经济学术语太拗口,第二天书房桌上就会多出一本入门级的图解经济学读物,像是被人随手扔在那里的。或者,她对着电脑屏幕发呆思考结构时,MJ会状似无意地提到一句:“真正的决策者没时间看冗长的数据,他们需要的是清晰的逻辑和……有冲击力的结论。”
(口是心非。)白末清在心里嘀咕,但默默记下了这些要点。
竞赛前夜,白末清在客厅里进行最后的演练,把沙发当成评委,说得口干舌燥。MJ坐在一旁处理文件,头也没抬,仿佛当她不存在。
当她又一次因为紧张而卡顿时,他终于抬起头,眉头微蹙:“停。”
白末清愣住。
“眼神,不要飘。”他语气平淡,像在评价一件商品,“语气起伏太多,像在朗诵。结论部分,不够有力。重来。”
白末清:“……” (就你话多~)
但她深吸一口气,还是按照他说的调整了。一遍,两遍……他偶尔会吐出几个简短的词:“手势。”“停顿。”“慢点。”
他的指导冷酷又高效,完全针对呈现效果,丝毫不涉及内容本身。但奇怪的是,经过他这几句挑剔的“打磨”,她的整个展示确实显得……更专业,更有说服力了。
演练结束,白末清累得瘫在沙发上。
MJ合上电脑,站起身,经过她身边时,脚步顿了一下,扔下一句话:“好好休息。”
竞赛当天,会场气氛严肃。评委席上坐着商学院的资深教授和几位MJ熟识的企业高管(显然是MJ请来的“观众”)。台下有不少商学院的学生,目光中带着审视和好奇。
白末清抽到的案例是一个关于某传统品牌年轻化转型的难题。这对其他参赛者来说可能需要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市场调研,但对白末清来说,却歪打正着——这更像是一个关于“如何讲故事”、“如何包装”的命题。
她深吸一口气走上台,步伐沉稳,(说服自己底下人都是大白菜)目光从容地扫过评委和观众,没有丝毫怯场。她开口,声音清晰悦耳,带着恰到好处的自信,完全不像一个商学院的门外汉。
她没有堆砌复杂的数据模型(反正也不会),而是从一个小故事切入,讲她观察到的年轻人消费习惯的变化(其实是平时跟Thyme他们瞎逛时看到的)。她用大量直观的图片和对比案例(熬夜做的PPT一定要用),语言生动形象,甚至带了点小幽默。
她把重点放在了“情感联结”和“品牌叙事”上,这是她这几天恶补演讲视频和翻MJ成功案例时抓到的精髓。她提出的方案可能不够“硬核”,但逻辑清晰,听起来新颖又可行,更重要的是——她的呈现方式极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她看到台下几位评委眼中闪过惊讶和兴趣,甚至交头接耳了几句。MJ坐在后排角落,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目光一直落在她身上。
展示结束,到了提问环节。一个评委犀利地指出了她方案中几个数据支撑不足的地方。
白末清心里一紧,但脸上笑容不变,她没有试图狡辩或掩饰自己的短板,而是坦然承认:“您说得对,在具体的数据建模和市场测算方面,我确实还有太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她话锋一转,眼神真诚,“但我相信,有时候改变的第一步,并非源于精确到小数点后的预测,而是源于一种大胆的洞察和讲好一个新故事的勇气。我的方案或许粗糙,但希望能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她这番坦诚又巧妙的回应,反而赢得了评委席上一丝赞许的点头。
最终结果出来,白末清没有拿到名次,但出乎所有人意料,她拿到了一个“最佳创新呈现奖”。
宣布结果时,台下响起礼貌的掌声,夹杂着许多惊讶和难以置信的低语。
白末清站在台上,接过奖杯,心里没有太多激动,反而有种不真实的恍惚感。(居然……真的蒙混过关了?)
她下意识地看向MJ的方向。他依旧坐在那里,隔着人群,她看不清他的表情,但他微微颔首的动作,让她紧绷的神经终于松懈下来。
散场后,人群渐渐离去。白末清抱着那个有点沉的奖杯,站在会场门口,有点不知所措。
MJ的车悄无声息地停在她面前。车窗降下,他看着她,语气平淡:“上车。”
车内很安静。MJ没问她感受,也没评价她的表现,只是递给她一瓶水。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开口:“耍小聪明,走捷径。但……效果不算太差。”
这大概是他能给出的最高评价了。
白末清没说话,心里却悄悄松了口气。
“记住你说的话,”MJ目视前方,“赢了,我给你一个‘自己处理’的机会。”
白末清转头看他:“所以?”
“所以,”MJ侧过头,深邃的目光落在她脸上,“从明天开始,你可以‘自己’去解决那些小麻烦。我不会再‘顺手’帮你处理了。”
白末清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他的意思。他给了她一定的自主权,但也收回了之前那种无形的、全方位的庇护。这意味着,像Kanoknan那样的挑衅,需要她自己去面对了。
(……真是半点亏都不吃。)她在心里嫌弃他小气,但嘴上却应道:“好。”
虽然听起来前景并不那么美妙。
车子驶回公寓。下车时,MJ忽然叫住她。
“还有,”他看着她,眼神里闪过一丝极淡的、难以捉摸的情绪,“以后想去图书馆,或者别的什么地方,可以不用背着我。”
白末清的心猛地一跳。(吓死了,差点以为你要翻旧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