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夜离开后,苏倾蝶端着空了的姜茶碗回房,却翻来覆去睡不着。她总担心查乌兰氏的事会出岔子,毕竟赵匡心思缜密,未必会给人留下可乘之机。
直到天快亮时,她才伴着窗外的鸟鸣浅浅睡去。
次日清晨,她刚起身梳洗,就见惊风急匆匆地走了进来,神色比昨夜多了几分凝重。“苏姑娘,侯爷让您去书房一趟。”
苏倾蝶心里一紧,跟着惊风穿过回廊。书房里,墨染夜正站在窗前,手里捏着一张薄薄的绢纸,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见她进来,他转身将绢纸递了过来:“你看看这个。”
绢纸上原本只有几行无关紧要的家常话,此刻却在边角处显出几行淡青色的字迹,正是用北狄特制染料写的密信——内容赫然是赵匡的弟弟与北狄首领约定。
待秋收后以“边境马疫”为号,引北狄骑兵佯攻,牵制京畿兵力,赵匡则在京城趁机发难。
“真的查到了……”苏倾蝶指尖微颤,“有了这个,就能揭穿赵匡的阴谋了。”
“没那么容易。”墨染夜将绢纸折好,收入袖中,“这封信是从乌兰氏的妆奁里找到的,但她一口咬定是娘家寄来的寻常信件,只是用了北狄习俗的染料。
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赵匡参与其中,贸然呈给陛下,只会打草惊蛇。”
正说着,门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伴随着丫鬟的惊呼声。
墨染夜眉头一皱,起身走到门口,就见一个小厮跌跌撞撞跑来,脸色惨白:“侯爷!不好了!看守刺客的院子……着火了!”
“什么?”墨染夜眸色骤沉,快步朝着西跨院走去。苏倾蝶紧随其后,远远就看见西跨院的屋顶冒出黑烟,几个家丁正提着水桶救火,火光中隐约能看到房屋的梁柱已经烧得噼啪作响。
“怎么回事?”墨染夜厉声问道。
负责看守的护卫跪在地上,浑身是灰,声音带着哭腔:“方才忽然闻到焦味,等我们冲进去时,火已经烧起来了……那两个刺客,没救出来……”
“废物!”墨染夜一脚踹在旁边的石桌上,石桌瞬间裂开一道缝,“查!立刻查火是怎么着的!是不是有人故意纵火!”
苏倾蝶看着熊熊燃烧的房屋,心里忽然升起一股寒意。昨夜刚查到密信,今日刺客就葬身火海,这绝不是巧合。
显然,赵匡已经察觉到他们在查他,这是在销毁证据,也是在警告。
火势被扑灭时,西跨院已经烧成了一片废墟。护卫在灰烬里翻找了许久,只找到两块烧焦的骨头,连辨认身份都做不到。
而纵火的痕迹也被大火毁得干干净净,找不到任何线索。
墨染夜站在废墟前,指尖紧握成拳,指节泛白。他知道,这是赵匡的反击——既除掉了可能泄密的刺客,又让他们失去了指证的人证。
“侯爷,”苏倾蝶走到他身边,轻声道,“赵匡急着毁尸灭迹,说明他怕了。密信虽然不能直接定罪,但至少让我们知道了他的计划。我们还有时间。”
墨染夜侧头看她,见她眼底虽有担忧,却带着一丝笃定。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怒火,点了点头:“你说得对。他越是急,破绽就越多。”
他转身对惊风吩咐,“盯紧赵府的动静,尤其是那个乌兰氏。另外,派人去边关,务必找到赵匡弟弟与北狄勾结的实证。”
惊风应声而去。苏倾蝶看着墨染夜的背影,知道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
赵匡的手段越来越狠,但他们手里握着密信这个筹码,只要再找到关键证据,就能彻底掀翻这潭浑水。
阳光透过云层照在废墟上,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暗流依旧汹涌,但这一次,他们不再是被动等待,而是握紧了手中的剑,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