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过后,江南的桂花尽数开了。林鸢的书信伴着晒干的桂花一同寄到京城,信里只写了一句“桂花开得盛,等你来做桂花糕”,墨念棠见了,当天就缠着墨染夜收拾行装。
抵达江南小镇时,刚拐进巷口就闻到甜香。墨念棠不等马车停稳,就掀开车帘跳下去——院门前的两株老桂树缀满金蕊,沈念安正举着竹篮,踮脚接风吹落的花瓣。
“念棠妹妹!”他晃了晃篮子里的桂花,“我娘说,要攒够一篮才够做糕!”
林鸢听到动静,从屋里端着木盘出来,上面放着刚沏好的桂花茶:“快进来歇脚,路上辛苦了。”
苏倾蝶接过茶盏,浅啜一口,桂花的甜香混着茶香在舌尖散开,忍不住笑道:“每年就盼着你家这口桂花茶,京城里的总少些滋味。”
沈砚则引着墨染夜到院角的晒台,那里铺着竹席,晒满了金黄的桂花:“今年雨水足,桂花比往年密,除了做糕,还能酿些桂花酒,等你们回去时带上。”
墨染夜望着满院桂香,想起去年冬雪煮茶的光景,眼底满是笑意:“有劳沈兄费心,每次来都让你们忙前忙后。”
次日清晨,天刚亮,墨念棠就拉着沈念安去摘桂花。林鸢给两个孩子系上小围裙,递过竹制的摘花剪:“只剪开得盛的,别伤了枝桠。”
苏倾蝶坐在廊下,帮着捡拾遗落在石桌上的花瓣,阳光透过桂树的缝隙洒下来,落在她手边的竹篮里,满是暖意。
午后,厨房飘出更浓的甜香。林鸢揉着面团,苏倾蝶在旁帮忙筛桂花粉,两个孩子趴在灶台边,眼睛盯着蒸笼里渐渐鼓起的桂花糕,不时咽口水。
“还要等多久呀?”墨念棠扯了扯林鸢的衣角,沈念安也跟着点头,模样憨态可掬。
等桂花糕蒸好,林鸢刚掀开蒸笼,热气裹着甜香扑面而来。她切了两块递过去,两个孩子捧着温热的糕,小口咬着,嘴角很快沾了桂花碎屑。
苏倾蝶笑着拿帕子替他们擦嘴,自己也尝了一块——松软的糕体裹着桂花的甜,入口即化,满是深秋的温柔。
傍晚时,沈砚取出新酿的桂花酒,给墨染夜斟了一杯。两人坐在院中的石桌旁,望着天边的晚霞,听着屋里孩子们的笑声,偶尔闲聊几句家常。
苏倾蝶和林鸢则坐在廊下,整理着晒干的桂花,计划着再做些桂花糖,让他们带回京城。
临走前,林鸢把装着桂花糕、桂花糖和桂花酒的布包递给苏倾蝶:“都是些家常东西,带着路上吃。”
墨念棠拉着沈念安的手,小声约定:“等明年春天,我来和你一起挖春笋。”
马车驶离时,墨念棠掀开窗帘,看着那两株老桂树渐渐远去,鼻尖似乎还萦绕着桂花的甜香。
苏倾蝶靠在墨染夜肩头,轻声道:“这一年,从冬雪到秋桂,倒把江南的四季都尝遍了。”墨染夜握住她的手,声音温和:“往后的岁岁年年,我们都这样过。”
车厢里,墨念棠捧着一块桂花糕,小口吃着,甜香漫进心里。窗外的风带着深秋的凉意,却因这满溢的甜香和身边的人,变得格外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