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镁光灯追逐虚构的圆满,却在祝酒词间隙泄露真心——原来最难的戏,是借着角色名字说爱你。
杀青宴的香槟塔映着水晶吊灯,郭宇欣指尖擦过杯沿时,看见刘宇航被出版商围在宴会厅角落。他黑色西装口袋里露出半截银杏书签银链,每当有人敬酒,便下意识按住那处微凸的弧度。
制片人"恭喜刘老师新书登顶畅销榜!"
制片人醉醺醺揽住他肩膀,
制片人"听说《巷尾晚风》要加印五十万册?"
刘宇航侧身避开酒气,金丝眼镜链扫过郭宇欣留在那里的口红印:
刘宇航"只是……读者厚爱。"
郭宇欣隔着人群晃了晃酒杯。三小时前,她刚在仓库昏黄灯光下,用口红在他哥伦比亚笔记本扉页写下:"第七年,终于等到导演喊卡。"
此刻导演正举着话筒喊她名字:
导演"让我们欢迎林晚本人——郭宇欣!"
追光灯掠过时,她瞥见刘宇航突然攥紧的拳头,像极了剧本里林夜第一次告白时的姿态。
颁奖环节播放VCR时,宴会厅忽然断电。黑暗里有人碰倒冰桶,郭宇欣感到冰凉酒液浸透裙摆的刹那,一件带着墨香的外套裹住她膝盖。
场务"配电室故障!"
场务的呼喊声中,她抓住那只正要撤离的手。钢笔茧擦过她虎口,与仓库里他拆礼物箱时的触感一模一样。
郭宇欣"刘老师。"
她借着手机荧光照亮他紧绷的下颌线,
郭宇欣"听说作家都擅长在黑暗里写作?"
他的呼吸扫过她睫毛:
刘宇航"但有些场景……需要光明正大地拍出来。"
电力恢复时,郭宇欣正用指尖抹去他衣领上的口红印。满场重启的灯光里,出版商惊呼:"刘老师您的新书企划..."——他摊开的笔记本上,崭新标题墨迹未干:《如何借位吻到真心》。
杀青蛋糕推上来时,奶油裱花复刻了雨巷布景。郭宇欣切下挂着"林晚"名牌的巧克力牌,却尝出哥伦比亚咖啡豆的苦香。刘宇航不知何时站到她身后,递来撒着星形肉桂粉的拿铁:
刘宇航"借位吻戏那天……其实准备了真正的生日礼物。"
他掌心躺着微型胶片罐,2016年纽约地铁票卷着褪色照片:哥大礼堂观众席第四排,穿月白旗袍的她正在台下鞠躬。照片背面钢笔字晕染:"原以为来看《海鸥》的是陌生人,却在望远镜里看见七年未褪色的星光。"
烟花突然在窗外炸响。制片人欢呼着拉开礼花炮,彩带落满他们肩头时,郭宇欣踮脚凑近他耳畔:
郭宇欣"刘作家知道吗?行业术语里'借位'还有另一种解释——"
她将地铁票贴在自己心口:
郭宇欣"是两颗心永远差0.5厘米的位移。"
宴会散场时雪又落下。郭宇欣在酒店走廊堵住他,高跟鞋尖抵着牛津鞋头:"
刘宇航哥大的《戏剧心理学》第203页写过——演员走出角色需要多久?"
刘宇航的镜链缠住她旗袍纽扣,呼吸间带着蛋糕糖霜的甜腻:
郭宇欣"取决于导演喊卡后,第一个吻落在真实还是虚构的边界。"
电梯镜面映出他们交叠的身影,像两株终于跨越寒冬的银杏。当他低头吻住她沾着奶油的唇角,窗外烟花恰好绽成第七个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