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李哲似乎对吴所谓沉稳甚至略带强势的开场白感到些许意外,停顿了半秒才笑道:“吴总监看来是信心十足啊,看来昨晚和高总相谈甚欢,收获不小?”
他果然知道了昨晚的事,而且毫不避讳地提起。吴所谓心中冷笑,语气却依旧平和:“高总确实是位有魄力、有远见的领导者,和他交流受益匪浅。不过,李总监,我相信真正决定合作能否达成的,还是双方的技术契合度与共赢的基础。”
他巧妙地将话题从“讨好高铭”拉回到了商业本质上,既不否认与高铭接触,又强调了辰星的立足之本。
李哲呵呵一笑,不置可否:“吴总监说得对。实不相瞒,你们之前提供的技术资料和那个演示构想,在我们研发中心内部评价很高。尤其是那个逆向补偿算法的思路,很有启发性。”
他话锋一转,语气带上了几分试探:“不过,吴总监也知道,科睿体量庞大,决策流程复杂。光有技术亮点,有时候还不够。尤其是……在一些非技术因素可能造成干扰的情况下。”
他指的显然是高铭之前的负面情绪,也可能暗指刚刚发生的威胁事件(如果他知情的话)。
吴所谓心中警铃微作,但想起池骋的指示,语气反而更加坚定:“李总监,辰星向来专注于用技术和实力说话。我们尊重科睿的流程,也相信科睿作为行业领袖,具备辨别真正价值的能力。至于一些上不了台面的小插曲,”他刻意轻描淡写,“我相信贵司自有公断,也不会影响我们对合作诚意的判断。”
他这番话,既表达了自信,又将“非技术因素”(包括威胁)的皮球踢回给了科睿,暗示辰星行得正坐得直,不怕鬼敲门。
李哲在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吴所谓几乎能想象到他推眼镜思考的样子。
“吴总监快人快语。”李哲再开口时,语气郑重了几分,“既然贵司如此有诚意,那我也不绕弯子了。我们研发中心经过评估,确实认为辰星的技术方案具有很高的合作价值。我们希望能推动一次更高级别的技术研讨会,邀请双方的核心技术团队,包括战略部门的负责人参与,进行一次封闭式的深度技术论证。”
更高级别的研讨会!战略部门参与!这无疑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这是好事,我们非常欢迎。”吴所谓按捺住心中的激动,冷静回应。
“不过,”李哲再次转折,这才是他打电话的真正目的,“为了确保这次研讨会能顺利进行,并且得出一个‘客观’的结论,可能需要贵司提供更……详实的技术细节作为评估依据。比如,演示程序的完整源代码、核心算法的详细实现逻辑……”
果然来了!索要核心筹码!
吴所谓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按照与池骋商议好的底线回应:“李总监,核心算法和源代码是辰星的立身之本,涉及最高商业机密。在双方没有建立牢固的互信基础和明确的合作框架之前,恕我们无法提供。但是,我们可以提供更深入的技术白皮书、特定模块的接口文档以及更详尽的测试数据,足以支撑贵司进行深度评估。”
电话那头再次陷入沉默,这次时间更长。吴所谓能感觉到李哲的失望,也可能是在权衡。
“吴总监,这就让我们很难做了……”李哲的语气带着为难,“没有足够分量的‘干货’,很难说服战略部那些只看数据的老顽固,更别说……打消更高层的疑虑了。”
他口中的“更高层”,无疑就是高铭。
“李总监,”吴所谓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技术的价值,在于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带来的市场潜力,而不仅仅是一串代码。我相信以科睿技术团队的专业能力,完全可以通过我们提供的材料判断其价值。至于更高层的疑虑……”
他顿了顿,语速放缓,却字字清晰:“或许,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来解决。比如,共同面对和澄清一些不必要的‘误会’,确保合作在一个公平、干净的环境下进行。辰星,愿意并且有能力,为真正的合作伙伴,扫清一些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这话暗示性极强!几乎是在明示:我们知道有人搞鬼(威胁事件),如果科睿想合作,那么这些“障碍”需要双方共同面对,或者由辰星来解决,但科睿内部必须保证环境的“干净”!
李哲显然听懂了,呼吸似乎停滞了一瞬。他显然没料到吴所谓会如此直接地将“威胁”事件与合作谈判挂钩,并且展现出如此强硬的态度!
“……吴总监的意思,我明白了。”李哲的声音恢复了平静,但吴所谓能听出其中一丝细微的紧绷,“我会将贵司的立场和提议,如实向内部传达。有消息再联系。”
通话结束。
吴所谓放下手机,才发现自己的手心又出了一层薄汗。这次通话,无异于一场没有硝烟的交锋。他守住了核心筹码,拒绝了对方索取源代码的要求,同时巧妙地将“威胁事件”这个危机抛回给对方,化为了谈判的筹码之一。
李哲会如何向科睿内部传达?高铭和战略部会是什么反应?那个隐藏在暗处的对手,听到这个消息后,又会作何反应?
就在这时,他的内部通讯软件弹出一条消息,是池骋发来的,只有两个字:
[可以。]
是对他刚才与李哲通话表现的认可。
吴所谓微微松了口气,但心情并未轻松多少。他知道,这只是下一轮更大风暴前的短暂平静。
他需要立刻将通话内容整理汇报,同时密切关注科睿那边的反馈,以及……陈昊那边的安全状况。
而那个匿名号码,依旧沉默着,像一条潜伏在阴影中的毒蛇,不知何时会再次发出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