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不完美契合:会长与他的禁忌Omega
本书标签: 校园  AB0校园文  双线成长 

第12章:小组合作(已修)

不完美契合:会长与他的禁忌Omega

期中考试刚刚结束,校园里的紧张气氛尚未完全消散,校庆活动的筹备工作便紧锣密鼓地提上了日程。帝国大学八十周年校庆是本年度的重头戏,学校高度重视,学生会自然是筹备工作的主力军。

一份校庆主要活动工作组的名单通过学生会内部系统下发。林晓点开邮件,目光在名单上扫过,当看到“校史剧编排组”的成员时,他的指尖微微停顿了一下。

组长:沈墨。

组员:……林晓……

他的名字,赫然在列。而且,这个小组的成员并不多,除了沈墨和他,只有文艺部的部长(一位Beta学姐)和另外两名负责具体剧务的干事。

这显然不是随机分配。校史剧是校庆晚会的核心节目,由学生会主席亲自挂帅组长并不意外,但将他这个刚加入学生会不久、且并非文艺特长的新人安排进如此核心的小组,其用意不言而喻。

林晓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起。又是沈墨。期中考试期间短暂的“平静”果然只是假象。这位会长大人,似乎打定主意要将他拉入自己的影响范围之内。

第一次小组会议在学生会活动室召开。林晓准时到达时,其他成员几乎都到了。沈墨坐在主位,面前摊开着剧本初稿和策划案。文艺部部长正在汇报初步构思。

林晓找了个离沈墨最远的位置坐下,拿出笔记本,准备记录。

沈墨抬眸看了他一眼,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了一瞬,并未多言,继续听取汇报。会议气氛一开始还算正常,主要围绕剧本的主题、风格和表现形式展开讨论。

文艺部长的方案倾向于传统正剧,强调历史的厚重感和仪式感。汇报结束后,沈墨未置可否,目光扫向其他成员:“大家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提。”

一阵短暂的沉默。另外两名干事显然有些拘谨,不敢在会长面前轻易发言。

林晓原本不打算开口,但看着那份过于中规中矩的方案,想到校庆面对的不仅是校内师生,还有众多校友和社会人士,过于沉闷的形式可能效果不佳。他犹豫了一下,还是举起了手。

“会长,部长,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林晓的声音平静。

“说。”沈墨看向他,眼神示意。

“传统的校史剧固然稳重,但可能对年轻校友和在校生的吸引力有限。是否可以考虑融入一些更现代的戏剧元素,比如沉浸式剧场、或者多线叙事,增加互动性和观赏性?”林晓谨慎地提出建议。

他的话刚落,文艺部长的脸色就微微变了一下。这个新生,竟然直接质疑她精心准备的方案?

沈墨却没有立刻表态,而是手指轻轻敲着桌面,若有所思:“具体说说看。”

林晓便将自己的一些初步构想说了出来,比如可以利用校园多个地点作为舞台,让观众跟随演员移动,增强代入感;或者从几个不同年代的校友视角平行叙事,展现学校的变迁等。他讲得条理清晰,虽然只是雏形,但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胡闹!”文艺部长忍不住出声反驳,“校史剧是严肃的活动,搞得花里胡哨像什么样子?还要观众跑来跑去,安全如何保障?预算呢?”

林晓平静地回应:“部长顾虑的有道理。我只是提出一种可能性,具体实施当然需要详细评估和规划。但创新不一定意味着不严肃,关键在于如何平衡形式与内容。”

“平衡?你说的轻巧!这种没有先例的方案,出了问题谁负责?”文艺部长语气激动起来。

“方案是否可行,自然需要充分论证。但我觉得,校庆不仅是回顾历史,也是展现学校当下活力与面向未来的姿态,适当的创新尝试或许并非坏事。”林晓坚持自己的观点,语气依旧平稳,但态度却不退缩。

会议室内气氛顿时变得有些紧张。文艺部长认为林晓在挑战她的权威,而林晓则认为自己的建议是从活动效果出发。

两人各执一词,争论的焦点从具体方案上升到了对校庆定位的理解。另外两名干事噤若寒蝉。

就在这时,沈墨开口了,声音不高,却瞬间让争论停了下来:“讨论可以,注意语气。”

他先看了文艺部长一眼,然后目光落在林晓身上:“林晓的想法有创意,但部长的顾虑也很实际。”

他顿了顿,做出了裁决:“这样,林晓,你既然提出了新的方向,就由你负责,在一周内拿出一份详细的可行性报告,包括流程设计、风险评估和初步预算。部长这边,也请完善原有方案。下周例会,我们对比讨论,再做决定。”

这个安排,既没有完全否定林晓,也没有偏袒部长,而是将争议转化为具体的工作任务。看似公允,却将林晓推到了风口浪尖。他需要独立完成一份足以与传统方案抗衡的报告,压力巨大。

“好的,会长。”林晓没有犹豫,接下了任务。他知道,这是沈墨给他的一个考验,也是一个……将他牢牢绑在这个项目上的借口。

小组合作的第一次会议,就在这样的方案分歧和沈墨看似公正的裁决中结束了。林晓明白,从这一刻起,他与沈墨的交集将会更加频繁和深入。而校史剧这个项目,也注定不会平静。工作的理念不同,仅仅只是开始。真正的交锋与合作,还在后面。

上一章 第11章 Omega的警惕(已修) 不完美契合:会长与他的禁忌Omega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3章:方案分歧(已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