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站是塔吉克斯坦的石头城。当车子沿着盘山公路驶近,所有人都被那座矗立在悬崖之上的古城震撼——赭红色的石头城墙在夕阳下泛着金属般的光泽,残垣断壁间仿佛还能听见千年前的驼铃声。
“这地方也太壮阔了。”秦海璐举起手机拍照,语气里满是敬畏,“站在这儿,突然觉得咱们这一路的辛苦都值了。”
阿依古丽走到她身边,指着城墙一处凹陷说:“你看那里,据说当年玄奘取经路过这里,曾在石头城休整了三天,那处凹陷就是他拴马的地方。”
“真的假的?”胡先煦凑过来,“那我们岂不是踩着高僧的脚印在走?”
“差不多。”阿依古丽笑了,“其实丝路就是这样,每一块石头、每一粒沙子里都藏着故事,咱们现在走的路,说不定千年前就有商队、有僧人、有旅人走过。”
迪丽热巴忽然拉住她的手:“姐,你说以后会不会有人说起,某年某月,有一群人带着奶茶和烤包子,在丝路的石头城上看日落?”
“肯定会的。”阿依古丽握紧她的手,“因为这段记忆,咱们都会记一辈子。”
晚上在石头城下的毡房里,大家围坐在火堆旁,手里捧着当地的奶茶。导演组突然端来一个蛋糕,上面插着“丝路季收官”的字样。
“今天是咱们旅程的最后一晚,”秦岚拿起一小块蛋糕,“说实话,一开始我还担心跟大家不熟会尴尬,结果这一路走下来,感觉像认识了好多年的朋友。”
“我也是!”赵昭仪立刻接话,“尤其是阿依古丽姐,又会翻译又会认路,还会做手抓饭,简直是‘全能姐姐’!要不是你,我在沙漠里估计得哭着找妈妈。”
大家都笑起来,辛芷蕾看着阿依古丽说:“以前总听热巴说她姐姐多厉害,这次亲眼见了才知道,厉害的不是你开了多大的公司,是你把日子过得又拼又暖——在国外能一个人扛事,在家人朋友面前又能把细节都照顾到,这点我特别佩服。”
阿依古丽心里一热,刚想说话,秦海璐已经举起奶茶杯:“来,咱们敬丝路一杯,敬相遇一杯,也敬阿依古丽一杯!以后不管在哪儿,咱们都是‘丝路一家人’!”
“干杯!”杯子碰撞的声音在毡房里响起,火光映在每个人脸上,像撒了层金粉。
夜里,大家躺在睡袋里聊天,聊起刚见面时的拘谨,聊起沙漠里迷路的慌张,聊起市集上砍价的趣事。王安宇忽然说:“阿依古丽姐,你回国开公司,以后要是有艺人合作,可得优先考虑我们啊!”
“没问题。”阿依古丽笑着说,“不过你们得先把演技练好,我可只跟实力派合作。”
“放心!”胡先煦拍着胸脯,“等你公司开业,我第一个去送花篮!”
迪丽热巴靠在阿依古丽肩上,小声说:“姐,你看,现在你在国内也有朋友了,以后再也不用一个人了。”
阿依古丽轻轻“嗯”了一声,眼眶有点湿。她想起刚回国时,总担心自己习惯了国外的节奏,会融不进国内的生活,可这场旅程让她明白,真诚的友情从来不分地域和时差,就像丝路跨越了万里,最终还是把不同的人连在了一起。
离开石头城那天,天气格外好。大家站在古城遗址前合影,阿依古丽被拉到中间,左边是挽着她胳膊的秦岚,右边是笑着比耶的赵昭仪,身后是秦海璐、辛芷蕾和两个弟弟,迪丽热巴紧紧挨着她,笑得露出了梨涡。
“一二三,茄子!”相机定格的瞬间,阿依古丽忽然觉得,这张照片会成为她最珍贵的藏品——不仅因为背景是千年石头城,更因为身边这些鲜活温暖的人。
回程的飞机上,大家都累得睡着了。阿依古丽却没困,她看着窗外云层下的丝路大地,从沙漠到绿洲,从古城到新城,忽然明白这场旅程的意义:它不仅让她陪妹妹看了风景,更让她找回了久违的归属感。以前她总觉得,成功是开更大的公司、赚更多的钱,可现在才发现,身边有亲人、有朋友,心里有牵挂、有暖意,才是真正的圆满。
飞机降落在北京机场时,秦海璐拉着她说:“下周我请你吃东北菜,不许推辞!”秦岚也说:“等我拍完戏,咱们去逛潘家园,我知道有家店的老地毯特别像撒马尔罕的款式。”
阿依古丽一一应下,看着大家互相道别,心里却没有伤感——因为她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几天后,阿依古丽的国内公司开业,热巴带着秦岚、秦海璐她们送来的花篮,浩浩荡荡地赶来捧场。站在公司落地窗前,看着楼下热闹的人群,阿依古丽忽然想起在石头城的那个夜晚,秦海璐说的“丝路一家人”。
她转头看向身边的妹妹,看向笑着打闹的朋友们,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她们身上,温暖得像丝路的暖阳。原来最好的旅程,从来不是抵达远方,而是在远方找到回家的路;最好的相遇,也不是萍水相逢,而是把陌生人变成家人。
而这条横跨千年的丝路,早已把她们的故事,写进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