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风还带着热意时,安硕转进高二(1)班的日子刚满一周。除了同桌时烛和帮忙搬过书的盛辉,班里其他同学于他而言,还只是花名册上的名字——直到那节格外吵闹的体育课自由活动时间,他抱着篮球在操场角落发呆,才真正和另外几人撞进彼此的世界。
最先主动搭话的是邱思源。她扎着高马尾,手里攥着本画满涂鸦的笔记本,跑过来时发梢还沾着汗:“安硕?我记得你是转学生!要不要一起玩‘丢沙包’?我们这边少个人。”她身后跟着葛和家,对方性格爽朗,直接挥了挥手里的沙包:“来呗!输赢不重要,主要是能躲着晒太阳。”安硕本就无聊,立刻点头应下,跟着两人跑到树荫下。
刚站定,就见一个穿着运动服的男生抱着两瓶冰水跑过来,额角的汗顺着下颌线往下滴。“思源、和家,你们跑太快了,我买水都追不上。”他说着,把其中一瓶递给安硕,“我叫易文浩,之前在办公室见过你,隋老师还说你体育不错呢。”安硕接过水,指尖触到冰凉的瓶身,连忙道谢——这是他第一次和班里同学自在聊天,没了初见时的拘谨。
四人玩得正热闹,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哗啦”一声。转头看去,竟是盛辉搬着的一摞体育器材没拿稳,几个羽毛球拍滚到了地上。安硕第一个跑过去帮忙,邱思源和葛和家也跟着蹲下来捡,易文浩则直接接过盛辉手里剩下的器材:“你也太实在了,这么多东西不知道喊人帮忙?”盛辉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想着快点搬完,没注意手滑了。”
五人一起把器材送到体育室,路上聊得停不下来。盛辉说起班里的趣事,邱思源分享喜欢的小说,葛和家吐槽食堂偶尔难吃的饭菜,易文浩则拉着大家约周末打球。安硕听着,心里渐渐暖起来——他原本还担心转学会很难融入,却没想到一场意外的“帮忙”,让他一下子认识了四个朋友。
可热闹里,安硕总想起坐在教室角落的时烛。这几天他试过拉时烛一起吃饭、聊天,对方却总只是淡淡应着,很少主动说话。“你们说,时烛会不会觉得我们太吵了?”安硕忍不住问。盛辉愣了愣,随即笑道:“他就是慢热,以前我找他问数学题,他也是沉默半天,后来熟悉了才愿意多说两句。”邱思源也点头:“要不我们找机会拉他一起?比如下次小组作业,我们主动找他组队?”
机会来得比想象中快。周三的数学自习课,老师布置了小组合作的几何难题,要求六人一组。安硕第一时间走到时烛桌旁,声音放软:“时烛,我们几个还差个人,你要不要和我们一组?你的数学那么好,有你在我们肯定能做出来。”时烛握着笔的手顿了顿,抬眼看向不远处的盛辉四人——他们正朝这边望过来,眼神里满是期待,没有丝毫排斥。
沉默了几秒,时烛轻轻“嗯”了一声。
分组讨论时,时烛起初只是坐在旁边听,偶尔在草稿纸上画辅助线。直到葛和家对着一道辅助线犯愁,小声嘀咕“怎么画都不对”,他才终于开口:“可以从钝角那边作垂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说着,他把草稿纸推过去,上面的线条清晰明了。葛和家一看就懂,立刻兴奋地说:“对哦!我怎么没想到!时烛你也太厉害了吧!”
那之后,时烛渐渐放开了些。邱思源借他笔记时,他会主动标注重点;易文浩约他打球时,他不再直接拒绝,偶尔还会去操场看一眼;盛辉整理班级资料时,他会默默帮忙分类;葛和家分零食时,他也会收下,偶尔还会把自己的饼干递过去。
周五下午,六个人一起完成了数学作业,收拾书包准备回家时,安硕忽然提议:“下周周末我们去公园野餐吧?我带三明治,你们也带点喜欢的零食,咱们一起晒太阳、聊天。”邱思源和葛和家立刻答应,易文浩和盛辉举双手赞成,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时烛身上。
时烛看着眼前一张张期待的脸,想起这几天和大家相处的点滴——递过来的笔记、分享的零食、一起帮忙搬东西的瞬间,那些曾经让他觉得陌生的“热闹”,如今却成了心里暖暖的牵挂。他拿起桌角的书包,轻轻点头:“好。”
夕阳透过窗户,把六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安硕看着身边的时烛,忍不住笑了——从最初的陌生疏离,到如今的并肩同行,一场场小小的“意外”,一次次主动的靠近,终于让这六个少年,成了彼此新学期里最珍贵的朋友。而这份友谊,就像秋日里的阳光,不炽烈,却足够温暖,慢慢照亮了每个人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