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七月,明德中学的凤凰花如期绽放。林漾坐在画室里,指尖抚过画纸上刚完成的作品——画面里,十岁的念念穿着蓝白校服,蹲在凤凰树下,正把橘子糖糖纸夹进笔记本,旁边站着的陈知逸举着相机,阳光落在父女俩身上,像镀了层温暖的金边。
“这幅《延续的约定》,就拿去参加今年的‘青春记忆’画展吧。”陈知逸端着两杯橙汁走进来,把杯子放在画架旁,“主办方昨天还来问,能不能再展出我们当年的《盛夏约定》,说好多人都喜欢我们的故事。”
林漾接过橙汁,笑着点头:“好啊,正好把念念的画也一起带去,让她也感受下我们的青春。”
画展开展那天,念念拉着林漾的手,在展厅里好奇地转着。当看到墙上挂着的《未完成的夏天》——那张十七岁的林漾在凤凰树下画画的照片时,她停下脚步,歪着头问:“妈妈,这是你小时候吗?旁边那个叔叔,是爸爸吗?”
陈知逸蹲下身,摸了摸女儿的头:“对呀,这是爸爸当年偷偷拍的妈妈,那时候,爸爸就想把妈妈的样子,永远记下来。”
念念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指着旁边的《盛夏约定》:“那这幅画里的新郎新娘,就是爸爸妈妈结婚的时候吧?念念也要像画里一样,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凤凰树下拍照。”
林漾和陈知逸相视一笑,眼里满是温柔。他们牵着念念的手,走到展厅中央的玻璃展柜前——里面放着那本蓝色封面的旧笔记本,还有一叠泛黄的橘子糖糖纸,旁边立着一块牌子,写着:“这是林漾与陈知逸的青春,也是一场跨越时光的约定。”
“妈妈,这个笔记本好眼熟。”念念指着展柜里的本子,“和爸爸给我买的那本,好像呀。”
“因为这是爸爸当年留给妈妈的笔记本。”林漾轻声解释,“里面写着爸爸没说完的话,藏着我们青春的秘密。”
正说着,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过来——是当年的班主任,头发已经有些花白,却依旧精神。“林漾,陈知逸,好久不见!”班主任笑着打招呼,目光落在念念身上,“这就是你们的女儿吧,真可爱。”
“老师好!”念念礼貌地问好。
班主任摸了摸念念的头,感慨道:“时间过得真快,当年你们还是坐在教室里的学生,现在都有这么大的孩子了。对了,我今天来,是给你们带了样东西。”她从包里拿出一个牛皮纸信封,“这是当年陈知逸走后,我在他抽屉里发现的信,一直没机会交给你们,现在终于能亲手送来了。”
林漾和陈知逸愣住了,陈知逸接过信封,指尖有些颤抖。信封上没有署名,只有一行字:“给林漾,等我回来再亲手交给你。”
回到家后,林漾、陈知逸和念念围坐在书桌前,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张泛黄的信纸,上面是陈知逸十七岁时的字迹,带着些青涩,却格外认真:
“林漾,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可能已经在国外了。爸爸突然病重,我不得不离开,可我真的舍不得你——舍不得每天早上给你放橘子糖的时光,舍不得帮你改题时不小心碰到你手的慌乱,舍不得暴雨天送你回家时,你埋在我外套里的模样。
我知道,我不告而别很自私,可我怕看到你的眼睛,就再也走不了。我在凤凰山坡种了很多凤凰树,想等高考结束后带你去,想告诉你我喜欢你,想和你一起在树上刻下我们的名字。
林漾,你一定要好好复习,考上自己喜欢的大学。等我回来,我一定找到你,补完我们的约定,再也不分开。
——陈知逸,写于高考前九天的夜晚。”
信纸的背面,还画着一朵小小的凤凰花,旁边写着:“等我。”
林漾的眼泪滴落在信纸上,晕开了字迹。陈知逸伸手抱住她,声音有些沙哑:“对不起,林漾,让你等了这么久,连封信都没能亲手交给你。”
“没关系,”林漾擦干眼泪,笑着说,“现在看到了,就够了。”
念念看着爸爸妈妈,虽然不懂信里的内容,却也知道这是很重要的东西,她拿起笔,在信纸的空白处画了一颗橘子糖,歪歪扭扭地写着:“爸爸,妈妈,念念也会等你们,一起过很多很多夏天。”
那天晚上,林漾把这封信夹进了新的笔记本里,旁边放着念念画的橘子糖。陈知逸从身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发顶,看着窗外的凤凰树:“还记得我们当年说的吗?每年夏天都写一页故事,现在,我们的故事又多了一笔。”
林漾点点头,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婚后第十年,我们收到了陈知逸十七岁时写的信。原来从一开始,他就没打算放弃我们的约定。时光会老,凤凰花会谢,可我们的爱,会像橘子糖的甜,像凤凰树的根,永远留在时光里,延续着一个又一个夏天。”
陈知逸接过笔,在下面添上一行:“林漾,念念,谢谢你们让我的青春没有遗憾,让我的余生充满甜蜜。那年夏天没说再见,是为了让每一个后来的夏天,都成为我们永恒的纪念。”
月光洒在笔记本上,凤凰树的影子落在纸上,像一个温柔的印章。林漾抬头看向陈知逸,他的眼睛依旧亮得像星星,和十七岁那个雨天,他帮她拂掉发梢花瓣时的眼神,一模一样。
原来有些约定,从来不会被时光打败;有些爱意,从来不会被距离阻隔。那年夏天没说出口的再见,早已变成了余生里,日复一日的陪伴与相守。而属于林漾、陈知逸和念念的故事,会在凤凰花的芬芳里,在橘子糖的甜意中,一直书写下去,直到时光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