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第十五年的夏天,明德中学迎来了百年校庆。校园里张灯结彩,凤凰树被装饰上了小小的彩灯,傍晚时分,红色花瓣映着暖黄的灯光,像把整个青春的浪漫都揉进了夜色里。
林漾和陈知逸带着十五岁的念念站在高三(1)班教室门口,里面挤满了当年的同学。夏晓琪抱着刚上小学的儿子,笑着冲他们挥手:“可算把你们盼来了!念念都长这么高了,比当年的林漾还好看!”
念念有些害羞地躲在林漾身后,手里攥着一本崭新的笔记本——这是陈知逸去年送她的生日礼物,封面画着凤凰花,和当年那本蓝色笔记本有着相似的温柔。
“念念现在也是明德中学的学生了,跟我们当年一样,在这个教室上课。”陈知逸笑着说,目光扫过教室的角落,那里曾是他和林漾的座位,如今坐着两个穿着蓝白校服的少年少女,正低头一起看一本练习册,像极了当年的他们。
校庆晚会开始前,校长特意邀请林漾和陈知逸上台分享故事。林漾握着话筒,看着台下熟悉的面孔和来来往往的学生,眼眶有些湿润:“十五年前,我在这里遇见了陈知逸,我们的故事,从一颗橘子糖、一本笔记本、一棵凤凰树开始,跨越了时光,延续到了现在。”
陈知逸接过话筒,从口袋里拿出一张小小的橘子糖糖纸——这是他特意为今天准备的,是念念昨天给他的,上面画着一家三口的简笔画。“这是念念画的糖纸,也是我们故事的延续。我想告诉大家,青春里的遗憾不可怕,只要心怀约定,总有一天,会迎来圆满。”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很多学生拿出笔记本,认真地记录着,眼里满是对青春的憧憬。
晚会结束后,林漾一家三口走到操场边的凤凰树下。念念靠在树干上,翻开笔记本,写下:“今天,爸爸妈妈在全校面前讲了他们的故事。原来凤凰花不仅是爸爸妈妈的青春,也是我的青春。我也要像他们一样,把美好的时光,都记在笔记本里。”
林漾和陈知逸站在一旁,看着女儿认真的模样,相视一笑。陈知逸从车里拿出一个木盒,打开后,里面是那本蓝色旧笔记本、一叠泛黄的糖纸、那封十七岁的信,还有这些年他们拍下的照片、画的画。
“我们把这些东西,捐给学校的校史馆吧。”林漾轻声说,“让更多人知道,这里曾有过一段跨越时光的约定,也让更多人的青春,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温暖。”
陈知逸点头:“好啊,这是我们青春最好的归宿。”
第二天,校史馆里多了一个“凤凰花与橘子糖的约定”展区。玻璃展柜里,蓝色笔记本静静躺着,旁边的信纸上,念念画的橘子糖格外显眼,照片里的林漾和陈知逸,从青涩少年到恩爱夫妻,再到带着女儿的父母,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爱意。
展区的墙上,挂着林漾最新画的《永恒的夏天》——画面里,凤凰树下,三代人站在一起:爷爷奶奶(陈知逸的父母,如今已回国定居)坐在长椅上,林漾和陈知逸并肩而立,念念牵着年幼的表弟,手里都拿着橘子糖,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
离开校史馆时,念念拉着林漾的手,轻声说:“妈妈,等我以后有了喜欢的人,也要带他来这里,告诉他我们的故事。”
林漾蹲下身,摸了摸女儿的头:“好啊,妈妈等着那一天。”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凤凰树上,红色的花瓣落在他们的肩上。陈知逸牵着林漾的手,林漾牵着念念的手,一家三口慢慢走在校园的小路上,影子被拉得很长,像一条连接着过去与未来的线。
林漾想起十七岁那个暴雨天,陈知逸说“等考完试,我有话对你说”;想起七年后的画展,他说“我等了你七年”;想起凤凰树下的求婚,他说“你愿意嫁给我吗”;想起婚后的每一个夏天,他们一起写日记、攒糖纸、看凤凰花开。
原来,“那年夏天没说再见”从来不是一句遗憾的话,而是一句充满希望的约定——它意味着青春从未结束,爱意从未消散,那些藏在时光里的温柔,会像凤凰花一样,年复一年,绽放出最绚烂的光芒。
属于林漾、陈知逸和念念的故事,还在继续。而明德中学的凤凰树,会一直站在这里,见证着一个又一个夏天,一个又一个关于青春、约定与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