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穿书后,恶毒女配成了摄政王心宠
本书标签: 古代  恶毒女配  穿越古代 

价值初显,投石问路

穿书后,恶毒女配成了摄政王心宠

西阁的日子在一种奇异的平静中流淌。三餐有人送,热水有人备,除了不能踏出这方院落,苏芷的生存需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

然而,这种平静更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她知道,萧彻的庇护绝非无偿,她必须尽快证明自己值得这份“投资”。

她并未枯坐等待。借着让小禾找来一些闲书杂记的由头,她开始不动声色地搜集这个时代的信息,尤其是关于朝局、地理、民生等方面的内容,努力将脑海中的原著片段与现实世界对应起来。

(知识就是力量,信息就是护身符!临时抱佛脚也得抱!)

这日午后,她正对着一本粗浅的舆图册蹙眉(上面的繁体字和抽象画风让她头大),侍卫的声音再次在门外响起:“王妃,王爷有请。”

(又来?这次是福是祸?)

苏芷整理了一下衣裙,深吸一口气,跟着侍卫走向书房。

这次的心情比起第一次少了几分濒死的恐惧,多了几分面对“老板”考核的忐忑。

书房内,萧彻依旧坐在那张象征着权力核心的书桌后。他没有在处理公文,而是好整以暇地品着茶,见她进来,目光平静地扫过,指了指对面的位置。

“坐。”

“谢王爷。”苏芷依言坐下,姿态比上次自然了些许。

萧彻没有绕圈子,直接抛出一个题:“户部近日为筹措北方军饷,提议增加南方三州的丝绢税赋,你以为如何?”

苏芷一愣。

(啊?不问剧透了?改考时事政治了?还是开放性问题!)

她大脑飞速运转。增加税赋?这可不是什么好主意,尤其是对南方。

她努力回忆原著背景和这几天看的杂记信息,结合现代的一些基本认知,谨慎地开口:

“回王爷,臣妾愚见,此举……或许并非上策。”

“哦?”萧彻眉梢微挑,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臣妾听闻,南方三州去岁刚经历过一场不大不小的涝灾,民生已显疲态。丝绢虽是特产,但织造多依赖小户农家,骤然加税,恐会加重百姓负担,甚至可能激起民怨。”

她顿了顿,观察了一下萧彻的神色,见他并无不悦,才继续道,“况且,丝绢亦是重要贸易之物,若因税重导致产量锐减,反而会影响朝廷岁入,长远来看,得不偿失。”

萧彻放下茶盏,指尖摩挲着杯壁,看不出情绪:“北方军饷紧迫,若不加税,钱从何来?”

(这是在考我解决方案?)

苏芷心一横,试探着说出一个想法:“或许……可以换个思路?比如,由朝廷出面,鼓励、甚至部分资助商人组建更大规模的商队,将北方的皮毛、药材,南方的丝绸、瓷器,更远、更大量地贩售至西域或海外?商税所得,或可缓解军饷之急。此举既能开辟财源,又能促进货殖流通,或可一试?”

这个想法带着明显的现代商业思维痕迹,在这个时代显得有些大胆和前卫。苏芷说完,心里直打鼓。

(会不会太超前了?大佬会不会觉得我在胡说八道?)

萧彻沉默了片刻,书房里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他深邃的目光落在苏芷身上,带着审视与探究。这个女人,时而惊慌如兔,时而又能说出这般……与众不同的见解。

“商队远行,风险不小,朝廷介入,亦非易事。”他缓缓开口,点出了其中的困难,但语气中并无否定。

苏芷连忙低头:“是,臣妾浅见,让王爷见笑了。只是觉得,与其涸泽而渔,不如尝试开源……”

萧彻没有对她的建议做出直接评价,而是换了个话题:“你似乎,对经济民生,有些不同于常人的看法。”

苏芷心里一紧。(糟了,是不是表现过头了?)她赶紧找补:“臣妾只是……只是闲来无事看的杂书多,胡思乱想罢了,当不得真。”

萧彻不置可否,又问了几个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涉及各地风俗、物产,甚至是一些奇闻异事。苏芷打起十二分精神,结合原著信息和这几天恶补的知识,小心翼翼地回答,既不敢显得太无知,也不敢表现得过于渊博。

问答持续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最后,萧彻摆了摆手:“本王知道了,你下去吧。”

苏芷如蒙大赦,起身行礼告退。直到走出书房,被微凉的穿堂风一吹,她才发觉自己掌心又是湿漉漉的。

(这感觉比面试还刺激!大佬的心思太难猜了!)

而书房内,萧彻看着苏芷离开的方向,眸色深沉。他拿起笔,在一张空白的纸条上写下几个字:“南方税赋,暂缓。着人详议开拓商路之可行性。”

他将纸条递给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的暗卫。

这个苏芷,就像一颗投入死水潭的石子,看似微不足道,却可能激起意想不到的涟漪。她的价值,似乎并不仅仅局限于那些“无意中”听来的秘密。

他需要再看看,这颗石子,究竟能引出多大的动静。

而苏芷不知道的是,她这投石问路的第一步,已经悄然在萧彻心中,留下了超越“预言工具”的印记。

上一章 宫宴风云(下) 穿书后,恶毒女配成了摄政王心宠最新章节 下一章 别院日常,暗流初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