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幻想小说 > 暗夜与白日的囚笼
本书标签: 幻想 

第九章

暗夜与白日的囚笼

走廊的灯光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在光洁的地板上扭曲变形。林医生没有回头,但每一个毛孔都能感知到那缕来自图书馆方向的、冰冷的注视。它如附骨之疽,紧紧跟随着她的脚步,穿透了墙壁,穿透了距离,一直烙印在她的背脊上。

不是她找到了他。

是她步入了他的视野。

这个认知让林医生感到一阵生理性的反胃。她快步走回办公室,反手锁上门,冰冷的金属门把手硌得她手心生疼。她需要坐下来,需要整理几乎被那无声交锋击碎的思绪。

办公室里只有她一个人,寂静被无限放大。她甚至能听到自己血液冲刷耳膜的声音,急促而混乱。

老陈的反应——或者说是“非反应”——太可怕了。那是一种极致的控制力,一种深埋在温顺外表下的、磐石般的冷静。他没有否认任何无法否认的事实,对于所有可能触及核心的试探,他都用最平淡无奇的方式滑了过去。

“熟能生巧罢了。”

他甚至连呼吸的频率都没有改变。

林医生靠在椅背上,闭上眼,脑海里反复播放着刚才的每一帧画面:他擦拭眼镜的动作,他抬起眼皮时那双空洞的眼睛,还有最后那僵硬了几分、却依旧维持着的笑容。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因过失杀人而懊悔痛苦的老人。这是一个戴着厚重面具的演员,并且已经演了太久,久到那面具几乎已经长成了他的一部分,但在最关键的时刻,那面具之下透出的寒气,足以冻僵靠近的任何人。

她几乎可以肯定,那三封用蓝色细头笔写的信,就出自这只“眼神不好、写不动了”的手。字迹的工整度和笔触的稳定,绝非一日之功。他回避“细头笔”的问题,正是最大的破绽。

动机呢?

马洪。马军。兄弟。

林医生重新睁开眼,打开电脑,再次调出马洪案的卷宗。她一个字一个字地重新阅读,不放过任何角落。证词、现场勘查记录、法医报告……一切看起来天衣无缝。

老陈与马洪因口角发生推搡,马洪意外后脑撞击硬物致死。老陈当场报警,对自己的行为供认不讳。

社会关系简单。没有复杂的经济往来。没有深仇大恨的记录。

一个普通的冲突,一个不幸的意外。

但如果,这不是冲突呢?

如果,这不是意外呢?

一个大胆到令人战栗的念头窜入林医生的脑海:有没有可能,马洪的死,根本不是过失?

老陈是蓄意杀死马洪的?

这个想法让她浑身一冷。如果成立,那么老陈入狱,根本不是为了赎罪,而是……为了接近马军?监狱是马军的地盘,但也是一个相对封闭、更容易掌控目标的环境。老陈选择了一种最极端、也是最隐蔽的方式,潜伏到了仇人的身边。

他为兄复仇?不,案卷里老陈是独居,没有兄弟姐妹的记录。那他和马洪是什么关系?能让一个人用数年自由为代价,布下这样一个局?

朋友?恩人?或者……更深层、更不为人知的联系?

林医生感到一阵头痛。线索太少,而猜测又太过惊悚。她需要更多的信息,关于马洪,关于老陈入狱前的真正生活。

但这些信息,在监狱内部的档案系统里是找不到的。她需要外部的帮助。

她拿起手机,手指在通讯录上滑动,最终停留在一个名字上——她在警局犯罪心理研究室的一位前同事,现在调去了档案管理部门。对方欠她一个人情。

电话响了几声才被接起。

“喂?林大医生?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居然主动给我打电话?”对面传来爽朗的声音。

“李哥,不好意思打扰你休息,”林医生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如常,“想麻烦你个事,帮我查两个人过去的底细,越详细越好。”

“哦?又是你的什么研究课题?”对方似乎来了兴趣。

“嗯,一个关于长期监禁对个体行为模式影响的追踪研究,需要一些背景数据支撑。”林医生流畅地撒着谎,心脏却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两个人的名字,一个叫陈国明,大概五六年前因过失致人死亡入狱。另一个叫马洪,就是那个案子的死者。”

她说出了老陈和马洪的全名以及大概的入狱时间。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似乎是在记录。“行,我明天上班了帮你看看。不过有些年代久远的档案可能电子化不全,得去翻纸质的,需要点时间。”

“没问题,非常感谢,李哥。”林医生真诚地道谢。

挂断电话,她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仿佛刚刚完成了一件极其耗神的大事。她知道这违反规定,甚至游走在危险的边缘,但她别无他法。直觉和现有的线索像一根越绷越紧的弦,指向一个令人不安的真相。她必须验证它。

窗外,夜色已经完全笼罩了监狱高墙。探照灯的光柱规律地扫过空旷的场地,切割着浓重的黑暗。

林医生站起身,走到窗边,看向图书馆的方向。那里已经一片漆黑。

老陈现在在哪里?在他的监舍里?他在想什么?是否也在评估着她这个突如其来的“变量”?

她想起他那深不见底的眼神,那绝对不是一个被岁月磨平了棱角、安心等待刑满释放的老人该有的眼神。

那里面藏着的东西,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寒意和……一丝恐惧。

她找到了那双眼睛,但这场暗中的较量,或许才刚刚开始。而她甚至不确定,自己是不是那个猎人。

上一章 第八章 暗夜与白日的囚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