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在某些人心中,必然还有着更深一层的疑虑——他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就一定是真相吗?
如果这只是沈清晏的个人行为,她甘愿冒着叛国的风险与妖族合作,背后的动机究竟是什么?
如果沈清晏的举动代表着西宁国的立场,这般招摇过市、毫不掩饰的行事风格,又未免太过反常,沈清晏向来心思缜密,怎会如此不谨慎?
亦或是,这场看似确凿的“合作”,本身就是沈清晏与云沾衣联手演的另一出戏?是一个“计中计”?
她们是不是故意设下这个圈套,就等着南宣国的人主动钻进来,以此达成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
这正是洛清和想要的效果——她不需要南宣国的人对此深信不疑,也没指望着他们彻底否定这件事情,不管他们相信与否,都不会影响她接下来的行动。
洛清和要做的,只是让这份疑心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人心之中,一旦埋下怀疑的种子,便会在不知不觉中蔓延生长。
而这一点点的疑心,就足以让洛清和借此机会做很多事情了。
至于沈清晏,可千万别把她当成那种懵懂无知、任人摆布的“傻白甜”,活了好几百年,顶普通人几辈子,谁都不是小孩子了。
从小的生存环境使然,沈清晏见识过的阴谋诡计多了去了,总不能一直都毫无长进。
沈清晏心里其实跟明镜似的,谁的心思藏着弯,哪件事里裹着算计,她看得比谁都通透。
更关键的是,洛清和那些看似步步为营的计划,全都是经过沈清晏点头应允才推进的。其中的利害纠葛、风险与机遇,她早已掂量得一清二楚,甚至不少出其不意的巧思,都出自沈清晏的手笔——无论对手是否入局,这一场博弈下来,沈清晏都稳赚不赔,绝不会让自己吃亏半分。
虽然从进入某些人的视线开始,两个人就一直在演戏,但洛清和说要给沈清晏一个“奖励”,倒也确实是真话。
两国势均力敌,彼此间的关系本就无需强求亲睦,甚至连表面的平和都懒得维系,毕竟兵戎相见本就是常事。
在这样的局面里,所谓的“情谊”从来都无足轻重的,真正能够影响大局的,从来都只有赤裸裸的利益。
至于沈清晏的立场?不好意思,她姓“沈”,不姓“叶”,那些不熟悉,甚至一面都没有见过的亲戚,和她又有什么关系呢?
而且不止是沈清晏,叶明昭也是一样。
从嫁入西宁国的那一天开始,叶明昭就已经明白,南宣国已经把她驱逐出了权力中心,那些人不会再给她留下任何东西,哪怕那些都是她应得的,她以后只能靠她自己了。
更何况比起那些心怀叵测、只想着利用她的“亲人”,叶明昭心里显然更信任自己看着长大的亲生女儿。
她们母女二人才是彼此最坚实的依靠,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至亲,任何人都比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