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公开赛结束后,孙颖莎和王楚钦的组合并没有就此停滞。他们在决赛中凭借更加默契的配合和王楚钦关键时刻的爆发,成功夺冠,一举打破了队内外对他们的所有质疑。那场胜利,像一道耀眼的闪电,照亮了他们通往更高舞台的道路。此后,两人又陆续参加了几站巡回赛,成绩斐然,世界排名也一路飙升,俨然成为国家队混双项目上冉冉升起的新星。
然而,赛场上的荣耀,并不能完全弥合心底的暗流。王楚钦和孙颖莎之间的关系,依旧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他不再像最初那样对她冷嘲热讽,甚至偶尔会主动在训练中与她讨论战术,但那句“吃醋了?”以及她冰冷的“管好你自己的事”,却像一根无形的刺,扎在两人心头,让他们始终无法真正卸下防备,坦诚相待。
几个月后,世锦赛在万众瞩目中拉开帷幕。作为国家队重点培养的混双组合,孙颖莎和王楚钦被寄予厚望。他们一路过关斩将,终于杀入半决赛,对手是世界排名第一的韩国组合,也是上届世锦赛的冠军。这场比赛,不仅关乎决赛资格,更关乎奥运积分,重要性不言而喻。
体育馆内座无虚席,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到令人窒息的气息。聚光灯下,蓝色的球台显得格外耀眼。王楚钦站在球台前,感觉心脏在胸腔里剧烈跳动,手心微微出汗。他看了一眼身边的孙颖莎,她依旧是那副清冷沉着的模样,眼神平静地扫过对面的对手,仿佛在进行最后的战术确认。
比赛异常胶着。双方你来我往,比分犬牙交错。韩国组合经验丰富,技术全面,每一次进攻都带着精准的落点和强烈的旋转。而孙颖莎和王楚钦则凭借更快的节奏和更具冲击力的进攻,与对手周旋。
前四局打成2:2平,比赛进入决胜局。
决胜局,双方从一开始就展现出破釜沉舟的姿态。每一次发球,每一次接发,都充满了试探与搏杀。比分从1平打到3平,再到5平。每一次得分,都引来观众席上的阵阵惊呼。
“砰!”
孙颖莎一个反手快撕,球带着强烈的上旋,直奔韩国男选手的中路。对手勉强回了一板,球高高弹起,落在中台。这是一个绝佳的进攻机会!
王楚钦眼睛一亮,他几乎是本能地侧身,抡起球拍,想要一板将球扣死。他的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得分!拿下这一分!
然而,就在他挥拍的瞬间,他的余光不经意地瞥到了孙颖莎。她此刻正站在他身后,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急,似乎想说什么,却又来不及开口。她可能想提醒他,这个球可以更稳妥地过渡,或者等待更好的机会。
可王楚钦已经来不及思考了。他被胜利的渴望冲昏了头脑,也被自己内心深处那份急于证明自己的冲动所驱使。他想成为英雄,想用最直接、最暴力的方式,终结这个回合。
“啪!”
球拍带着雷霆万钧之势,狠狠地击打在白色小球上。球速极快,如一道白色闪电,直奔对手的底线。
然而,或许是因为用力过猛,或许是因为那一瞬间的犹豫和分神,球的落点偏离了预想。它带着强烈的旋转,却最终擦网而出,高高飞起,重重地砸在了球台边缘的挡板上。
“Out!”裁判的声音在巨大的场馆内显得格外清晰。
“8:9!”
比分落后了!
王楚钦的身体猛地一僵,挥出去的球拍停在半空中。他不可置信地看着那颗弹向远处的白色小球,脑海中一片空白。
他失误了。在决胜局的关键时刻,他再次出现了致命的失误。而且,是那种本可以避免的,因为急躁和冲动而导致的失误。
他下意识地转头看向孙颖莎。她依旧站在那里,眼神平静,但王楚钦却清晰地捕捉到,她的眼底,闪过一丝极淡的、却又无比真实的失望。那不是责怪,也不是愤怒,而是一种更深沉的、让他感到窒息的失望。
她什么都没说,只是轻轻地收回球拍,然后转身,走向场边,准备与韩国组合握手。她的背影依旧清瘦而挺拔,但在王楚钦看来,此刻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疲惫和……疏离。
接下来的两分,王楚钦完全失去了状态。他的脑海里反复回荡着刚才那个失误球,以及孙颖莎眼底那抹失望。他的动作变得僵硬,判断也出现偏差。
“砰!”
最终,韩国组合以11:8赢下了决胜局,从而以3:2的总比分,淘汰了孙颖莎和王楚钦,晋级决赛。
裁判的手势最终指向了韩国组合。整个场馆瞬间爆发出了巨大的欢呼声和掌声,那是为胜利者送上的喝彩。
而王楚钦,却像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呆呆地站在球台前,手中的球拍仿佛有千斤重。他看着对面韩国组合兴奋地拥抱庆祝,看着他们教练脸上欣慰的笑容,只觉得胸口像被一块巨石压住,沉重得让他无法呼吸。
他输了。他们输了。
世锦赛半决赛,止步于此。
他转头看向孙颖莎。她已经完成了与对手的握手,此刻正平静地走向他。她的脸上没有泪水,没有愤怒,甚至连一丝懊恼都没有。她只是拿起毛巾,慢条斯理地擦拭着额角的汗珠。
“走吧。”她轻声说,声音里听不出任何情绪,仿佛这只是一场普通的训练赛,无关紧要。
可正是这份平静,却像一把无形的刀,狠狠地扎进了王楚钦的心脏。他知道,她越是平静,就说明她越是失望。她将所有的情绪都藏在心底,不让他看到一丝一毫,这反而让他感到更加痛苦和愧疚。
他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跟在孙颖莎身后,一同走向混采区。闪光灯此起彼伏,记者们的问题像潮水般涌来,但他一个字也听不进去。他的脑海里只有刚才那个失误球,只有孙颖莎眼底那抹失望,只有他自己亲手葬送的,这场本该属于他们的胜利。
“王楚钦选手,请问您对今天的比赛结果有什么看法?尤其是在决胜局的关键失误……”一位记者将话筒递到他面前,问题尖锐而直接。
王楚钦张了张嘴,喉咙干涩得发不出声音。他想说对不起,想说他搞砸了,想说他不该那么冲动。可所有的懊悔和自责,此刻都像一团乱麻,堵在他的胸口,让他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孙颖莎站在他身边,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她的眼神里,此刻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她知道王楚钦此刻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也知道他内心的自责。但她不善言辞,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更不知道该如何打破这片沉重的寂静。
最终,还是刘指导走了过来,示意记者们暂停提问。他走到王楚钦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里带着一丝无奈,却又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宽慰:“回去再说吧。”
王楚钦的身体猛地一颤。他知道,刘指导的眼神里,有失望,但更多的是对他的理解和包容。这让他感到更加无地自容。
他低着头,任由刘指导和孙颖莎带着他离开了混采区。一路上,他都能感觉到周围那些复杂的目光,有同情,有遗憾,也有不解。他知道,所有人都看到了他的失误,所有人都知道,是他,亲手葬送了这场比赛。
回到休息室,王楚钦一言不发地坐在椅子上,将头埋在双臂之间。他感觉浑身冰冷,仿佛置身于一片无尽的黑暗之中。脑海里反复播放着比赛的画面,尤其是决胜局的那个失误球,像一把钝刀,一下下地割着他的心。
他想起了国际公开赛前,孙颖莎那句“下一场的对手,你研究过吗?”。他想起了她无数次提醒他要稳重,要控制。他想起了她那句“竞技体育,不是靠体谅就能赢的”。她一直都在用她的方式,提醒他,鞭策他。可他却一次次地辜负了她的信任,一次次地被自己的冲动和骄傲所蒙蔽。
他甚至想起了林菲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那张照片,以及他当时对孙颖莎说出的那句“吃醋了?”。那时的他,是多么的轻浮和自大。而现在,他却像一个被全世界抛弃的失败者,独自承受着这份沉重的痛苦和悔恨。
他不敢抬头,不敢看孙颖莎,也不敢看刘指导。他知道,自己今天的表现,不仅辜负了教练组的信任,更辜负了孙颖莎。他亲手击碎了他们共同的梦想,也亲手击碎了他们之间,那份刚刚建立起来的脆弱的默契。
“对不起……”王楚钦在心里默默地对孙颖莎说,声音里带着无尽的悔恨和自责。
然而,这份道歉,此刻却无法说出口。他知道,再多的语言,也无法弥补他所造成的伤害。
他只是将头埋得更深,任由那份沉重的自责,将他彻底吞噬。世锦赛半决赛的失利,像一道深刻的烙印,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上。而那份因自己失误而带来的痛苦,远比任何一次失败都来得更加刻骨铭心。
他不知道,他和孙颖莎之间,那道刚刚融化了一丝缝隙的冰墙,是否会因为他的这次致命失误,而再次被彻底冰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