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言情小说 > 虐文故事大全
本书标签: 灵异言情  纯属无聊时娱乐  虐文 

墨痕

虐文故事大全

1966年的春,雨把江南小镇的青石板泡得发亮。沈砚之在废品站的纸堆里,翻到本被撕得只剩半本的《兰亭序》字帖,纸页间夹着张泛黄的信笺,字迹清瘦,末尾画着朵极小的墨梅——是苏晚的字,他刻在心里十年的字。

他们是在1956年的书法课上认识的。苏晚是老师的侄女,临时来帮忙整理字帖,穿件月白旗袍,袖口沾着墨渍,却衬得她像幅淡墨山水画。沈砚之是镇上的会计,报书法课只为躲家里的催婚,却在看见苏晚的第一眼,把“应付”变成了“认真”。他总故意写错笔画,等苏晚过来指点,看她握着他的手调笔锋,指尖的温度透过宣纸传过来,烫得他心慌。

苏晚爱画梅,总在字帖空白处勾勒几笔,墨色浓淡相宜。沈砚之就把她画过的纸都收起来,夹在自己的字帖里,夜里拿出来看,觉得比任何字帖都珍贵。他说等攒够钱,就买间带院子的房子,种满梅花,让她在花下写字;她说等他书法练好了,就跟他一起写幅《兰亭序》,裱起来挂在客厅。

1959年的冬,沈砚之攒够了钱,准备跟苏晚表白,却收到她的信,说家里让她去北京投奔亲戚,以后不回来了。信里没提再见,只夹着张墨梅图,花瓣上晕着点淡红,像滴没擦干净的泪。沈砚之拿着信,在书法课的教室里坐了一夜,把她画过的墨梅都烧了,只留下那张《兰亭序》字帖,藏在箱底。

后来小镇开始闹运动,沈砚之因为“成分问题”被下放到农场,会计的工作没了,连那本字帖也被搜走,扔进了废品站。他在农场里种了十年水稻,手上的茧比锄头还厚,却总在夜里偷偷用树枝在地上写“苏晚”,写《兰亭序》的句子,写那些没说出口的话。

1976年,沈砚之终于回到小镇,第一件事就是去废品站找那本字帖。他翻了三天,终于在堆成山的纸里找到了它,半本字帖已经受潮发皱,信笺上的墨梅却还清晰。他抱着字帖,在当年的书法课教室门口哭了很久,教室早已改成了仓库,墙上的黑板被涂得漆黑,像他这十年的日子。

邻居告诉他,苏晚当年没去北京,她留在了小镇,因为“成分”跟他一样不好,被下放到了另一个农场,1970年的冬天,在给社员送粮的路上,掉进冰窟窿里,再也没上来。邻居还说,苏晚走的时候,怀里抱着本《兰亭序》字帖,跟他手里的这本一模一样,只是那本是完整的,扉页上写着“赠砚之”。

沈砚之拿着字帖,去了苏晚出事的河边。冰早已化了,河水泛着冷光,他把字帖放在河边,看着水流把纸页一点点浸湿,墨梅在水里晕开,像幅破碎的画。他想起当年的约定,想起她握着他的手调笔锋的温度,想起她画梅时专注的样子,眼泪掉进河里,跟墨色混在一起,再也分不出。

后来沈砚之在河边种了片梅花,每年花开的时候,他都会来这里,用树枝在地上写《兰亭序》,写苏晚的名字,写那没说出口的表白。梅花落了又开,他的头发白了又白,却再也没等到那个能跟他一起写《兰亭序》的人,再也没见过那沾着墨渍的月白旗袍。

2000年的冬,沈砚之走了,手里攥着那半本字帖,脸上带着笑,像睡着了一样。邻居按照他的遗愿,把他的骨灰撒在了河边的梅花树下。那年的梅花开得格外艳,墨色的枝干衬着白色的花,像苏晚当年画的墨梅,只是再也没有人,会在花下写字,会在字帖空白处,勾勒那朵藏着心意的墨梅。

风穿过梅林,带着梅花的香,像有人在轻声说“砚之,我回来了”,又像在说“我们一起写《兰亭序》吧”。可墨痕已干,故人已逝,那些没说出口的心意,那些错过的时光,终究成了永远的遗憾,藏在江南的雨里,落在梅林的雪上,再也找不回来。

上一章 拾光里的碎糖 虐文故事大全最新章节 下一章 隔岸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