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的夏末,梧桐叶落满教学楼的长廊,林晚星把写好的情书折成纸飞机,犹豫了很久,还是没敢投向隔壁班沈砚之的窗口。纸飞机的翼尖被她的指尖攥得发皱,上面的字迹晕开了一点,像她忐忑不安的心事。
那时沈砚之是学校的风云人物,篮球打得好,成绩稳居年级第一,总穿着干净的白衬衫,笑起来有颗小虎牙。林晚星是个普通的女生,坐在教室的角落,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在课间操时,偷偷看沈砚之在篮球场上奔跑的身影,把他的名字写满笔记本的扉页。
她总制造各种“偶遇”:故意在他常去的书店徘徊,假装和他同时拿起一本书;提前十分钟到食堂,只为排在他后面,闻着他身上淡淡的洗衣粉味道;甚至模仿他的字迹,在作业本上练习签名,幻想有一天能和他并肩走在校园里。
高三那年,学校组织文艺汇演,沈砚之作为主持人,穿着笔挺的西装,站在舞台上闪闪发光。林晚星在后台帮忙,看着他和女搭档对台词,心里像被什么堵住了,闷闷的。演出结束后,她鼓起勇气,把折好的纸飞机塞到他手里,转身就跑,没敢看他的表情。
高考结束后,林晚星去了南方的大学,她听说沈砚之考上了北方的名校。她在通讯录里找到他的电话,拨了又挂,始终没勇气按下通话键。她总觉得,等自己变得更优秀,再联系他也不迟。
大学四年,她努力学习,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从一个内向的女生,变成了能独当一面的学生会干部。她偶尔会从同学口中听到沈砚之的消息,知道他在大学里依然很出色,身边有了优秀的女生陪伴。她把那张写满他名字的笔记本藏在箱底,像藏起一段不敢触碰的过往。
2010年的同学聚会,林晚星终于又见到了沈砚之。他比以前更成熟了,穿着得体的西装,身边站着他的妻子,温柔漂亮。他看到她时,笑着打招呼,语气自然又疏离,像对待一个普通的老同学。
聚会结束后,沈砚之的妻子单独找到林晚星,递给她一个信封:“这是沈砚之一直留着的,他说当年没来得及还给你。”
林晚星打开信封,里面是那架纸飞机,还有一张便签,是沈砚之的字迹:“晚星,我知道你的心意。其实我也喜欢你很久了,高考志愿我填了和你一样的南方城市,可后来家里出了变故,不得不改了志愿。等我想联系你时,却发现已经找不到你的联系方式了。”
便签的末尾,画着一颗小小的星星,和她当年在纸飞机上画的一模一样。
林晚星站在路灯下,眼泪无声地滑落。她终于知道,当年的纸飞机没有白递,她的心意被好好地珍藏过;她终于知道,他们不是没有缘分,只是命运开了个残忍的玩笑,让他们在最好的年纪,错过了彼此。
后来,林晚星也成了家,有了可爱的孩子。她偶尔会在整理旧物时,拿出那架纸飞机,看着上面晕开的字迹,想起1998年的夏末,那个穿着白衬衫的少年,和那段没来得及说出口的喜欢。
风吹过窗台,带着淡淡的花香,像有人在轻声叹息。那些未寄的情书,那些错过的时光,那些没说出口的“我喜欢你”,终究成了她心底最深的遗憾,像一颗埋在记忆里的种子,永远不会发芽,却也永远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