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悬疑小说 > 雾锁青潭
本书标签: 灵异悬疑 

镜中回声

雾锁青潭

雾锁青潭

车子驶出青潭镇地界时,林深发现口袋里多了个东西——一枚边缘磨得发亮的铜制纽扣,样式是几十年前学生装的款式,和照片里阿玉衣服上的一模一样。他捏着纽扣回头,镇口的玉兰花灯正一盏盏亮起,在暮色里连成模糊的光带,像极了信里没署名的老人画的娃娃眼睛。

一周后,民俗馆馆长突然打来电话,声音发颤:“林先生,您快来看看,二楼那间房的镜子……出事了。”

赶到青潭镇时,二楼房间围了不少人。那面擦得锃亮的铜镜蒙着一层白雾,无论怎么擦都擦不干净。更诡异的是,镜中映出的不是房间景象,而是一片火海——木质楼梯烧得噼啪作响,一个穿学生装的姑娘抱着镜子往楼下跑,身后跟着个戴斗笠的男人,手里的锄头沾着泥。

“这不是当年的火吗?”有人小声嘀咕。林深却盯着镜中姑娘的手,她腕上戴着一串桃花木珠,和自己梨花木盒里那串一模一样——那是爷爷临终前塞给他的,说“是该还的债”。

当晚,林深在杂货铺守到深夜。老人终于松了口,从床底拖出个铁盒,里面是一沓泛黄的信,寄信人栏写着“林秀山”——那是爷爷的名字。

“你爷爷没认错人。”老人点了支烟,烟雾缭绕里声音更沙哑,“当年火里死的不是阿玉,是秀雅。阿玉抱着镜子跑出去时,被你爷爷拦了下来,他以为那是害死你太奶奶的‘妖物’,一锄头把镜子砸裂了。可镜子裂的瞬间,秀雅冲出来挡在阿玉前面,被房梁砸中了。”

林深猛地攥紧手里的铜纽扣,纽扣边缘的纹路硌得掌心发疼。他突然想起信里的话——“秀雅和阿玉都满意了”,原来不是两个人都放下了,是两个人早就“合”在了一起。

第二天清晨,林深撬开了井边那块没名字的碑。碑下没有坟,只有一面裂成两半的铜镜,镜面里映出两张重叠的脸,一张是阿玉,一张是秀雅。而铜镜背面,刻着一行小字:“以镜为媒,以魂为契,生者守,死者念,直至镜圆。”

这时,民俗馆的小姑娘跑过来,手里拿着半块铜纽扣:“林叔叔,我在梳妆台抽屉里找到的,和你手里的好像是一对。”

林深把两块纽扣拼在一起,正好组成一朵完整的玉兰花。就在这时,二楼的铜镜突然发出一阵强光,白雾散去,镜中映出的不再是火海,而是林宅的院子——玉兰花盛开,桃花挂满枝头,秀雅和阿玉并肩坐在树下,手里拿着两串一模一样的桃花木珠。

“镜子圆了。”老人不知何时站在身后,声音里带着释然,“当年你爷爷挖了三天,不是没挖到坟,是没敢挖——他知道碑下是镜子,也知道镜子里锁着两个姑娘的魂。他每年寄钱,其实是让我买玉兰花插在井边,想让她们安心。”

林深看着镜中相视而笑的两个身影,突然明白信末尾那个有了瞳孔的娃娃是什么意思——那不是一个人,是两个灵魂终于看清了彼此,也看清了藏在时光里的真相。

离开青潭镇时,他把拼好的铜纽扣挂在了玉兰花灯上。车子驶远,后视镜里,镇口的灯串越来越模糊,像一串连成线的眼睛,静静地看着他,也看着那个终于“圆”了的故事。

而那面裂成两半的铜镜,被林深带回了家,放在梨花木盒里。每当夜深人静,镜面会隐隐映出两个模糊的身影,像是在低声说着什么,又像是在等着某个还没到来的人。

林深知道,他还会再来青潭镇。不是为了看盛开的花,也不是为了看散去的雾,而是为了等一个答案——等镜中的两个身影,真正和这个世界告别。而在此之前,他要守着这面裂镜,就像爷爷守着井边的碑,秀雅守着没名字的坟,阿玉守着那场烧了几十年的火。

因为有些故事,从来不是“散了”就结束了,而是要等所有的碎片都拼齐,所有的执念都解开,才算真正的“完”。就像那面裂镜,看似破了,实则是在等一个把它拼起来的人,等一个让两个灵魂真正自由的时刻。

上一章 青潭来信 雾锁青潭最新章节 下一章 镜外余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