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萧昭玉·玉映冰心
北离后宫深处,一处并不起眼却打理得十分清雅的宫苑内,已为人妇多年的萧昭玉(南盛九公主,后嫁入北离宗室)正对镜梳妆。镜中的妇人,眉宇间已褪去了少女时的娇憨与惊慌,沉淀下一份属于王妃的端庄与沉静,只是眼底深处,总藏着一丝难以抹去的哀戚与感激。
她的妆台上,并无太多奢华首饰,唯有一支样式简单、玉质却温润通透的木兰簪,被小心翼翼地放置在锦盒之中,每日都会取出细细擦拭,视若珍宝。
光幕之事,于她而言,并非一场遥远旁观的戏剧,而是一场将她深埋心底的记忆与情感彻底掀开、曝于烈日下的洗礼。那些颠沛流离的恐惧,那些被唾骂围攻的绝望,以及…那双在绝境中向她伸来的、温暖而坚定的手,再次无比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带着劫后余生的战栗:】
盛京破城那日,漫天火光与喊杀声中,她与皇室队伍失散,锦衣华服成了催命符,只能惊恐地躲在断壁残垣后瑟瑟发抖。
是叶冰裳,那个她一直有些敬畏又有些疏远的王嫂(六哥的侧妃),发现了她。彼时的叶冰裳自身亦是泥菩萨过江,被愤怒的难民视为叛国贼孽,处境比她更为凶险。
可她却毫不犹豫地拉住了自己的手,用瘦弱的身躯挡在她身前,低声却坚定地说:“公主殿下,跟我们一起走吧。”
逃亡路上,饥寒交迫,几个馒头,一碗薄粥,叶冰裳总是先紧着她和嘉卉,自己常常饿得脸色发白。
遇到乱兵流匪,叶冰裳会让她和嘉卉躲在身后,自己则强作镇定上前周旋,哪怕声音都在发抖。
当她因恐惧和疲惫而哭泣时,是叶冰裳用冰冷的、却异常温柔的手替她擦去眼泪,给她讲些并不好笑、却能稍稍安抚人心的故事。
后来…后来到了北离,被景玉王所救。叶冰裳被纳入王府,却仍不忘为她恳求,让她也得以脱离难民之籍,获得了一个相对安稳的安置。虽不再是金枝玉叶,却也不必再颠沛流离。
“她救了我的命,不止一次。”萧昭玉抚摸着那支木兰簪,喃喃自语。这是叶冰裳为数不多的、未被变卖的首饰之一,在最艰难的时候都未曾舍弃,却在萧昭玉出嫁时,作为贺礼送给了她。
“她说,‘公主,往后余生,愿你如木兰,坚韧绽放,平安顺遂。’”萧昭玉眼中泛起泪光,“她自己一生未曾得到片刻安宁,却总祝愿旁人平安顺遂…”
光幕揭示了叶冰裳更为惨痛的身世与被窃取的命运,这让萧昭玉的感激之中,更添了滔天的愤怒与无尽的心疼。
“叶家!易文君!易卜!他们都该死!”她从未如此刻骨地恨过一些人。她恨叶家的歹毒无耻,恨易文君的自私凉薄,更恨易卜的冷酷算计!他们毁了那样好的一个人!
她也怨,怨六哥萧凛的优柔与辜负,怨命运的极端不公!
自光幕事件后,萧昭玉去往“蕙宁宫”(原冰棺所在宫殿)的次数愈发频繁。她不再只是默默祭拜,而是会屏退宫人,坐在冰棺旁,轻声诉说着外界的变迁,诉说着自己对她的思念与感激,也诉说着自己对那些恶人的愤怒。
“冰裳姐姐,你放心,”她对着冰棺,如同立誓般郑重,“只要我萧昭玉在一日,必不会让人忘了你。你的善良,不该被埋没在那些肮脏的算计之下。”
她开始动用自己作为王妃的影响力,虽微弱,却持之以恒。她资助刊印讲述叶冰裳(易蕙宁)真实生平与善行的书籍,虽屡遭阻挠(涉及皇室秘辛),却仍坚持暗中流传。她时常接济那些生活困苦的南盛老遗民,以叶冰裳的名义,延续那份施粥的善意。
她知道自己的力量很小,无法撼动大局,无法改变过去。但她只想让这世间,多一个人记得她的好,多一个人知道,在那段黑暗的岁月里,曾有一个女子,自身难保,却依旧努力散发着微光,温暖过他人。
玉映冰心,虽寒不折。
长念恩慈,永志不忘。
(番外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