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丰号”的成功,像一颗投入死水的石子,其漾开的涟漪远比沈知意预想的要广。
公中账目上新增的利润让赵氏颇为满意,连带着对沈知意也和颜悦色了几分,甚至将几处原本由林氏打理、却收益平平的脂粉铺子和绸缎庄也拨给她“一并看看”。
林氏气得几乎咬碎银牙,却无可奈何。在赵氏面前阴阳怪气的说林氏“一个庶女,如此抛头露面、汲汲营营,有失国公府体面”
却被赵氏不轻不重地挡了回来赵氏“能赚来真金白银,便是体面。总比某些人占着位置,年年亏空来得好。”
林氏碰了一鼻子灰,对沈知意的嫉恨更深。
沈知意对此心知肚明,却毫不在意。林氏的敌意浅显而易控,反而让她更容易预测和防范。她欣然接手了新的铺子,依旧沿用“惠丰号”的模式:整合资源,控制上游,精细核算,雇佣可靠之人。
她将柳芸娘的才能发挥到极致。柳芸娘不仅精于账目,对色彩、纹样亦有极高天赋。沈知意便让她暗中设计了几款新颖别致、却又不过于扎眼的花样图稿,交由那家秘密织坊试制出少量精品布料,再通过“惠丰号”以“偶然得来的江南新样”为名,高价售卖给几家与国公府交好、又追求时尚的贵眷。
这些布料大受欢迎,很快成为京中夫人小姐们追捧的稀罕物,也为沈知意带来了更为丰厚的隐性利润。
她的商业网络如同地下盘错的根须,悄无声息地蔓延、壮大。资金通过云袖兄弟、柳芸娘以及几个她暗中扶植的代理人流转,难以追踪。信息则通过贵妇间的往来、铺面伙计的闲谈、以及她安插在府中各处的“耳朵”汇集到她这里。
她开始有意识地收集更多与漕运、军需相关的信息碎片。顾珩书房依旧是她最大的信息来源,尽管他愈发谨慎,但总有疏漏之时。她像拼图一样,将偶尔听到的零碎词句、看到的只言片语,与外界的信息相互印证。
她了解到,漕运总督似乎是太子的人,而负责北方边军部分粮草押运的官员则与某位皇子过往甚密。几条重要的漕运线路,账目常年模糊不清…
这些信息她谨慎地储存起来,目前并无大用,但她相信,总有一天会成为关键的筹码。
顾珩对她的“理财”能力越发倚重,甚至开始将一些与外院产业相关的、不那么核心的账目也交给她核对。他依旧防备着她,但他更看重实际利益。沈知意带来的稳定财源,能很好地支撑他在朝堂和军中的打点。
这日,顾珩交给她一叠厚厚的账册,语气略显烦躁顾珩“这是府里与南边几个庄子、铺面的往来总账,近年收益越来越差,你看看问题出在哪里。母亲问了几次,总得有个交代。”
沈知意接过,发现这些产业规模不小,但管理混乱,账目冗杂,明显是块难啃的硬骨头,也难怪顾珩不耐烦处理。
她花了数个日夜仔细研读,很快发现了症结所在:管理这些产业的几个大掌柜和庄头,不是国公府的老人,就是与各房沾亲带故,盘根错节,中饱私囊已成惯例,报上来的亏空理由五花八门,却难以核实。
若直接彻查,必然触动太多人的利益,引来强烈反弹,于她不利。
她沉吟良久,想出了一个迂回之计。
她没有立刻去查账,而是以“统筹规划,提升效益”为由,向顾珩和赵氏建议,对这些南边产业进行一次“全面的巡查核验”,并请求派几个“得力可靠”的账房先生随行。
顾珩乐得有人接手麻烦,自然应允。赵氏也觉得理所应当。
沈知意点名要了府中一位以耿直刻板、不通人情著称的老账房,以及…柳芸娘。
沈知意“芸娘心思细腻,于数字极为敏锐,且是女子,巡查内宅、询问女眷也方便些。”
她的理由无懈可击。
一行人南下。巡查过程中,沈知意充分放权给那位老账房,让他去直面那些刁滑的掌柜庄头,去核对那些纷乱的账目。老账房不通世故,只认死理,将那些人逼得焦头烂额,怨声载道,却抓不到沈知意任何把柄——她只是“坐镇指挥”,所有得罪人的事,都是“依规矩办事”的老账房做的。
而柳芸娘则负责辅助核对,并利用女性身份,与庄头、掌柜的家眷接触,从她们口中,探听到不少账面上看不到的隐秘:某位掌柜在外养了外室,开销巨大;某位庄头嗜赌,欠下巨额债务;某处田庄实际产出远高于上报数目…
巡查结束,沈知意带着厚厚的证据和老账房出具的、措辞严厉的核验报告回府。
她没有急着发难,而是先私下向顾珩和赵氏回禀,将问题一一指明,证据确凿。
赵氏“这些奴才,竟敢如此欺主!”
赵氏大怒。
顾珩脸色也十分难看,这些蛀虫啃食的是他的家业。
沈知意这才提出建议沈知意“母亲、夫君息怒。此事牵扯甚广,若严惩,恐动摇人心,于府邸声誉亦有碍。不若…让他们将贪墨的银两限期退回,再根据情节轻重,或撤换,或降职,另选可靠之人接替。如此,既可挽回损失,又能震慑后人,也全了府中体面。”
她给出的方案,既追回了大部分损失,又避免了大规模清洗带来的动荡,还显出了“仁厚”。
顾珩深看她一眼,点了点头顾珩“就依你所言。”
赵氏也觉妥当。
于是,一场潜在的风波被悄然平息。几个罪证确凿的大掌柜和庄头被撤换,空缺的位置,沈知意“谦逊”地请顾珩和赵氏定夺,却推荐了几个她考察过的、有能力却无背景的人选,其中便包括那位老账房的一个侄孙(精通算术)和柳芸娘推荐的一位家境清寒、却精通农事的远亲。
顾珩和赵氏正在气头上,又见沈知意如此“懂事”,不揽权,便采纳了她的部分建议。
通过此次南下巡查,沈知意不仅追回了大笔亏空,赢得了顾珩和赵氏更深的信任,更重要的是,她成功地将自己的人手(尽管目前关系还很间接)安插进了国公府南方产业的管理层,进一步扩大了她的影响力网络。
回京后,她特意重赏了那位老账房,赢得了他的感激。同时,她将柳芸娘的功劳也记在心上,提高了她的份例,并允许她更自由地出入“惠丰号”,俨然将其视为心腹。
柳芸娘感激涕零,越发死心塌地。
沈知意站在惊蛰院的窗前,看着庭中落叶。她的力量仍在暗处,如同潜渊之金鳞,不露锋芒,但她的鳞爪已渐锋利。
只待风雷涌动,便可跃出深渊,搅动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