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周虎领着个道姑进来了。这道姑约莫二十多岁,穿着素色的道袍,长发披肩,手里拿着个拂尘,皮肤白皙,五官精致,但眼神里带着点冷,像块冰玉。她走进后院,没先打招呼,而是围着灵田转了一圈,时不时蹲下来摸一摸泥土,又抬头看了看天。
赵不器站在旁边,没敢打扰——看这道姑的样子,不像骗子,倒像真懂行的。
过了一会儿,道姑才转过身,对着赵不器微微躬身:“贫道清玄,云游四方,路过此地,见这田灵气充沛,特来相助。”
“原来是清玄道长,失敬失敬!”赵不器赶紧回礼,“道长说能改良这田,不知有何妙法?”
清玄指了指灵田:“这田确实有灵气,但布局不对。东边地势低,容易积水,稻子怕涝;西边地势高,光照太足,容易干旱。而且田边没有聚气的东西,灵气容易散——道家讲‘顺应自然’,不是盲目地种,而是要根据地形、风向、日照来调整,这就是‘风水’。”
赵不器听得连连点头,这清玄说的,其实就是科学的农业布局,只是用“风水”的说法表达出来,倒也符合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那道长有什么办法吗?”赵不器问。
“简单。”清玄说,“东边挖条排水沟,防止积水;西边种几棵小树,遮挡阳光;再在田的四角埋上青石,青石能聚气,让灵气不容易散。这样一来,田的灵气更足,稻子长得会更好。”
赵不器大喜:“那就麻烦道长了!需要什么工具,我让人去准备。”
清玄摇摇头:“不用麻烦,贫道自己来就行。”说着,她从怀里掏出一把小铲子,又拿出四块青石,动作麻利地在田的四角挖了坑,把青石埋了进去,又在东边挖了条排水沟,西边种上了几棵小树苗——不知道她从哪里弄来的树苗。
做完这些,清玄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对赵不器说:“好了。以后浇水的时候,要顺着排水沟浇,别让水积在东边;每天傍晚,对着田默念‘顺应天时,滋养万物’,能让灵气更纯净。”
赵不器赶紧记下来:“多谢道长!道长要是不嫌弃,就在县衙住下吧,也好让我们尽尽地主之谊。”
清玄想了想,点了点头:“也好,贫道正想看看这灵田能长出什么样的作物。”
就这样,清玄在县衙住了下来。她每天都会去灵田看看,指导赵不器和百姓们如何照顾稻子,偶尔还会教百姓们辨认草药——她懂医术,说以后要是有百姓生病,可以用草药治病。
这天,赵不器正在灵田查看稻子的长势,突然听到门口传来“阿弥陀佛”的声音。他转头看去,只见一个穿着灰色僧袍的和尚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个化缘的钵盂,肚子圆滚滚的,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看起来很和善。
“贫僧慧明,从附近的普济寺来,”和尚走到赵不器面前,双手合十,“听闻施主有块灵田,能种出高产作物,特来送些‘宝贝’。”
“慧明大师客气了,”赵不器回礼,“不知大师要送什么宝贝?”
慧明从怀里掏出个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些金黄色的稻种,颗粒饱满,透着股淡淡的香气。“这是贫僧在寺里种的‘功德稻’,”慧明说,“这种稻子不仅高产,还能滋养身体,吃了能少生病。贫僧听说施主的灵田能聚灵气,要是把功德稻种在灵田旁边,不仅功德稻长得好,还能让灵田的灵气更纯净——这就是佛家讲的‘慈悲共生’。”
赵不器大喜:“太好了!多谢大师!大师要是不嫌弃,也在县衙住下吧,跟清玄道长做个伴。”
慧明眼睛一亮,摸了摸圆滚滚的肚子:“那就多谢施主了!贫僧正好饿了,不知施主这里有没有吃的?”
赵不器笑了,这和尚倒是直率。他让周虎去煮点粥,再蒸几个粗粮馒头。慧明吃得狼吞虎咽,一口气吃了三个馒头,喝了两碗粥,才满意地摸了摸肚子:“多谢施主!施主的粥虽然简单,但充满了‘慈悲’的味道——佛家讲‘食存五观’,吃饭也是修行,施主能把粮食分给百姓,这份心,就是最大的慈悲。”
赵不器点点头,他发现这慧明虽然爱吃,但说的话很有道理——佛家的“慈悲”,不是嘴上说说,而是实际行动,比如把粮食分给饿肚子的人,比如关心百姓的疾苦。
接下来的日子,县衙里热闹了起来。赵不器管政务,清玄管灵田和医术,慧明管“精神建设”——他每天都会给百姓们讲经,但不是讲那些晦涩的经文,而是讲“善有善报”“助人为乐”的故事,还教百姓们做简单的瑜伽动作,说能强身健体,缓解疲劳。
百姓们都很喜欢这两个出家人,清玄虽然冷,但医术好,能帮百姓治病;慧明虽然爱吃,但很和善,能让百姓们开心。
灵田的稻子长得越来越快,在清玄的风水布局和慧明的“慈悲加持”下,稻子绿油油的,比普通稻子高了一截,稻穗也比普通稻子饱满。赵不器每天都会去灵田看看,银小牌的声音也越来越兴奋:“仁心值涨得真快!再过半个月,稻子就能成熟了,到时候肯定能有好收成!”
这天,赵不器正在灵田查看稻子,突然看到慧明偷偷摸摸地走到灵田边,摘了一把稻穗,放在嘴里嚼了起来。
赵不器赶紧走过去,笑着说:“大师,您怎么偷吃稻子啊?”
慧明被抓包,也不慌,笑着说:“阿弥陀佛,施主误会了。贫僧是在‘检验’稻子的品质,看看是不是纯净——嗯,味道不错,充满了慈悲的味道,百姓们吃了肯定健康。”
赵不器笑了,这和尚,还挺会找借口。他也摘了一把稻穗,放在嘴里嚼了嚼,确实很香,比普通稻子甜多了。
“对了,大师,”赵不器突然想起一件事,“您说功德稻能让灵田的灵气更纯净,不如我们把功德稻种在灵田旁边吧,正好试试效果。”
慧明点点头:“好啊!贫僧这就去种。”
两人一起把功德稻种在灵田旁边,慧明一边种,一边默念:“愿这稻子能滋养百姓,愿百姓们能安居乐业。”
赵不器看着慧明认真的样子,心里突然觉得很温暖——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其实都是为了让百姓过得更好,儒家讲“仁”,道家讲“顺”,佛家讲“慈”,虽然说法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
就在这时,周虎跑过来说:“大人,州府派人来了,说是来检查政绩的,已经到门口了!”
赵不器心里一紧,州府来检查政绩?他这才当了一个多月的县令,除了种了块灵田,也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州府怎么会突然派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