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不器虽然当了“灵田侯”,还负责全国灵田的推广,但他还是改不了“流氓”的本性——教太子的方法,还是那么接地气,甚至有些“不正经”。
有一次,太子要去参加一个大臣的宴会,大臣们肯定会跟他讲很多大道理,太子觉得很头疼,就问赵不器:“不器,你说我该怎么应付那些大臣啊?他们一开口就是‘之乎者也’,我都快听睡着了。”
赵不器笑了笑:“殿下,这还不简单?您就跟他们聊‘灵田’啊!您跟他们说,灵田今年的收成怎么样,百姓们的生活怎么样,再问他们当地的灵田种得怎么样,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这样一来,既显得您关心百姓,又不用听他们讲大道理,多好?”
太子眼前一亮:“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还是你这‘歪理’管用!”
果然,在宴会上,太子一开口就聊灵田,大臣们都很惊讶——以前太子只会听,不会说,现在竟然能说出这么多关于民生的事!他们纷纷跟太子汇报当地灵田的情况,还有的大臣请教太子如何解决灵田遇到的问题,宴会气氛很热烈,太子也没觉得无聊。
事后,太子对赵不器说:“不器,你这方法太管用了!父皇还夸我越来越懂治国了呢!”
赵不器笑着说:“殿下,这不是‘歪理’,是‘实务’。儒家讲‘知行合一’,不是只会读书,还要会做事,会跟百姓打交道。您跟大臣们聊灵田,就是在了解民生,就是在‘知行合一’。”
太子点点头:“你说得对!以后我还要多跟你学这些‘实务’,少听那些大道理。”
还有一次,皇帝让太子负责修订法律,太子觉得法律条文太晦涩,百姓们看不懂,就问赵不器:“不器,法律条文这么难,百姓们都看不懂,怎么遵守啊?”
赵不器想了想,说:“殿下,您可以把法律条文编成‘顺口溜’啊!比如‘偷东西,要挨打,还要把东西还人家;欺负人,不应该,赔礼道歉还得改’——这样百姓们容易记,也容易懂。”
太子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组织大臣们把法律条文编成了顺口溜,还印刷出来,贴在各个地方。百姓们看了,都觉得很有意思,也记住了法律条文,犯罪率也降低了不少。
皇帝知道后,对赵不器说:“赵不器,你这方法虽然‘不正经’,但很管用!百姓们懂法律了,犯罪率也降低了,你真是个奇才!”
赵不器笑着说:“陛下,这不是‘不正经’,是‘接地气’。道家讲‘道法自然’,法律也是为了百姓好,要是百姓们看不懂,再好的法律也没用。把法律编成顺口溜,就是让法律‘顺应百姓’,就是‘道法自然’。”
皇帝点点头:“你说得对!以后修订法律,还要多听听你的意见。”
赵不器不仅教太子“歪理”,还经常跟皇帝提“不正经”的建议。
有一次,朝廷要修建一条运河,大臣们争论不休,有的说要走东边,有的说要走西边,吵了半个月都没结果。皇帝很头疼,就问赵不器的意见。
赵不器说:“陛下,不如让百姓们投票决定吧!东边的百姓觉得走东边好,就投东边;西边的百姓觉得走西边好,就投西边——谁的票数多,就走哪条路。”
大臣们都觉得这个主意太荒唐了——百姓们懂什么?怎么能让百姓们决定这么大的事?
但皇帝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百姓们是运河的使用者,他们最清楚哪条路好。就让百姓们投票决定吧!”
结果,百姓们投票决定走中间的路线——既不偏东,也不偏西,能照顾到更多的百姓。运河修好后,果然很受百姓们欢迎,运输方便了,百姓们的生活也更富裕了。
皇帝对赵不器说:“赵不器,你这主意虽然‘出格’,但很管用!看来,治国还是要多听百姓的意见啊!”
赵不器笑着说:“陛下,这不是‘出格’,是‘以民为本’。儒家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百姓们的意见最重要。让百姓们投票,就是‘以民为本’,就是儒家的治国之道。”
皇帝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朕以前总觉得治国是官员的事,忽略了百姓的意见。以后,朕还要多听百姓的意见,多听你的‘歪理’。”
赵不器的“歪理”,其实都是最实用的治国之道——他不跟皇帝和太子讲晦涩的大道理,而是用百姓能懂、能接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些方法,虽然看起来“不正经”,但都符合儒释道的核心思想——儒家的“仁”,道家的“顺”,佛家的“慈”。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子越来越能干,皇帝也越来越信任赵不器。很多大臣也开始接受赵不器的“歪理”,甚至有人向赵不器请教如何治理地方。
赵不器也不藏私,把自己的经验都教给大臣们——教他们如何关心百姓,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如何用儒释道的思想治理地方。
有一天,赵不器正在给大臣们讲课,突然听到外面传来欢呼声。他出去一看,只见百姓们举着“灵田侯万岁”的牌子,在太子府门口欢呼——原来是灵田的收成又创新高,百姓们特意来感谢赵不器。
赵不器看着百姓们的笑容,心里突然觉得很满足。他知道,自己这个“流氓帝师”,虽然没教太子多少经书,但教给太子的,是最实用的治国之道;自己虽然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做的每一件事,都能帮到百姓。
太子走到赵不器身边,笑着说:“不器,你看,百姓们都很感谢你。你虽然是个‘流氓帝师’,但在百姓们心里,你是最好的帝师。”
赵不器笑了笑:“殿下,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真正厉害的,是百姓们自己——他们用心种灵田,用心过日子,才让生活越来越好。儒家讲‘民为邦本’,百姓们才是国家的根本啊!”
太子点点头:“你说得对。以后,我还要跟你学,多关心百姓,多做实事,让百姓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赵不器看着太子,心里很欣慰——太子已经长大了,已经懂得了治国的根本。他知道,自己这个“流氓帝师”的任务,已经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