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老师她们去车站的路上,我原本想找些轻松的话题,可车厢里的气氛却一直很沉。沈知意靠在沈老师肩膀上,拿着手机翻沈家老宅的照片,时不时问一句“妈,这棵桂花树还在吗”,沈老师都轻声应着,只是眼神里总带着点我看不懂的复杂。
到了车站候车时,沈知夏去买水,沈老师突然叫住沈知意,声音比平时低了些:“知意,妈有件事想跟你和姐姐说。”
沈知意放下手机,疑惑地看着她:“怎么了妈?”
我站在不远处,本想避开,却听见沈老师的声音带着颤,忍不住停住了脚步。只见沈老师握住沈知意的手,指尖冰凉:“其实……你们不是我亲生的孩子。”
这句话像惊雷一样,让沈知意瞬间僵住,眼睛瞪得大大的:“妈,你说什么?你在开玩笑对不对?”
“不是玩笑。”沈老师的眼泪掉了下来,滴在沈知意的手背上,“二十年前,我跟你爸在孤儿院遇到你们,那时候你才三岁,知夏五岁,你们抱着我的腿不肯撒手,我跟你爸就把你们接回了家。这些年没告诉你们,是怕你们多想,怕你们觉得自己没有家。”
沈知意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猛地抽回手:“不可能……你骗人!我有小时候你抱我的照片,有你给我织的毛衣,你怎么会不是我妈?”
这时沈知夏拿着水回来,看到眼前的场景,连忙放下水:“妈,知意,怎么了?”
沈老师擦了擦眼泪,看向沈知夏,声音更哑了:“知夏,妈也跟你说,你和知意……不是我亲生的。当年我跟你爸结婚后,一直没孩子,就去孤儿院领养了你们。”
沈知夏手里的水瓶“哐当”掉在地上,水洒了一地。她愣了很久,才慢慢开口:“所以……沈家找您,要您承担‘最后一代人’的责任,其实跟我们没关系?”
“是。”沈老师点头,眼泪止不住地流,“这些年我一直没回沈家,一方面是因为当年跟家里闹僵,另一方面,也是怕沈家知道我没有亲生子女,会对你们不好。我跟你爸从来没把你们当外人,你们就是我的亲女儿。”
沈知意蹲在地上,抱着膝盖哭:“可我一直以为……我就是你的女儿。那些年你生病,我守在你床边,你说等我长大就带我去看海,这些难道都是假的吗?”
“不是假的!”沈老师蹲下来,想抱她,却被沈知意躲开。她看着两个女儿通红的眼睛,心像被揪着一样疼,“知意,知夏,不管是不是亲生的,我对你们的爱从来没掺过半分假。你们小时候发烧,我整夜抱着你们;知夏第一次考年级第一,我比谁都开心;知意学画画,我跑遍全城给你买颜料……这些都是真的啊。”
沈知夏站在原地,眼圈通红,却没哭。她看着沈老师,沉默了很久,才慢慢蹲下来,抱住还在哭的沈知意,又看向沈老师:“妈,您别难过。不管是不是亲生的,您养了我们二十年,您就是我们的妈。沈家要您回去,我们还是跟您一起去,就像之前说的,我们陪您一起面对。”
沈知意抬起头,泪眼朦胧地看着沈知夏:“姐……”
“傻丫头。”沈知夏擦了擦她的眼泪,又看向沈老师,“妈,您当年领养我们,给了我们一个家,这份恩情比什么都重。至于沈家,他们要的是‘最后一代人’,可我们要的是您这个妈。不管以后怎么样,我们都跟您在一起。”
沈老师看着两个女儿,突然哭出了声,伸手抱住她们:“我的好女儿……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不怪我。”
我站在旁边,眼眶也湿了。原来所谓的“家人”,从来不是靠血缘绑定的。沈老师用二十年的爱,给了两个女孩一个家,而这两个女孩,也用最坚定的选择,回应了这份爱。
火车开始检票时,沈知夏拎起行李箱,沈知意牵着沈老师的手,三个人的身影慢慢走进检票口。阳光落在她们身上,好像给她们镀上了一层光。我站在原地,看着她们的背影,突然觉得,沈老师这次回沈家,不再是孤身一人。她有两个女儿陪着,有二十年的爱做底气,一定能好好面对所有的事。
后来我收到沈老师发来的消息,说她们已经到了沈家,沈家虽然有人对她们的身份有疑问,但沈知夏和沈知意一直护在她身边,帮她挡了很多闲言碎语。她说等处理完沈家的事,就回来跟我一起画完那幅《老宅》,还要带我们去看沈家老宅的桂花树。
我看着消息,笑着回复:“好,我等您回来。”
画室里的那幅《老宅》还挂在画架上,阳光透过窗户落在画布上,青瓦白墙好像更清晰了。我想,等沈老师回来,这幅画一定会添上最温暖的色彩——那是家人团聚的颜色,是爱与陪伴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