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微微欠身,姿态放得极低,言辞却如绵里藏针,将“救国救民”的大义旗帜高高举起。
云瑶但民女相信,在江山社稷面前,任何规矩都应为此让路。
云瑶陛下乃圣明之君,心怀天下,定能明察此中赤诚,而非计较于形式与界限。
这一番话,有理有据,格局宏大,直接将皇帝那点基于个人猜忌的敲打,衬得狭隘而短视。
赵昚被她这番以退为进、占据道德制高点的说辞堵得胸口发闷,那张温润如玉的脸上,笑容终于有些维持不住,眼神阴沉了几分。
他想斥责她巧言令色,想点破她与李沉舟的“勾结”,但在“救国救民”这面无可指摘的大旗面前,任何带有私心的揣测都显得苍白而可笑。
大殿内的气氛,因云瑶这番话,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凝滞。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李沉舟,终于再次开口。他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像一块巨石投入了暗流汹涌的湖面。
李沉舟皇兄,
他并未看云瑶,目光直视赵昚,仿佛只是陈述一个事实,
李沉舟臣弟近日听闻,驻守北疆的吴劼将军,不日将被朝廷召回京师。
李沉舟不知此事,是否属实?
吴劼!那是北疆防线真正的柱石,用兵如神,在军中威望极高,正是他苦苦支撑,才挡住了北荒最精锐的铁骑。
赵昚瞳孔微缩,没想到李沉舟会突然提起此事,而且消息如此灵通。他面色一沉:
npc确有此事。吴将军镇守边关多年,劳苦功高,朕体恤他年事已高,召他回京颐养天年,有何不可?
李沉舟皇兄体恤臣子,自然无可厚非。
李沉舟的语气听不出情绪,
李沉舟只是,如今北荒陈兵边境,虎视眈眈,战事一触即发。
李沉舟吴将军在,军心则稳,防线则固。此时临阵换将,还是召回主心骨,臣弟恐……军心涣散,给北荒可乘之机。
李沉舟还望皇兄三思。
他的分析冷静而客观,直指要害。
赵昚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他如何不知此时召回吴劼的风险?但这正是他与主和派议定的策略之一——削弱主战派在军中的影响力,为接下来的议和铺路。这些盘算,自然不能宣之于口。
被李沉舟和云瑶接连“顶撞”,赵昚一直压抑的怒火终于按捺不住。他猛地一拍御案,霍然起身,龙袍袖摆带起一阵劲风!
npc够了!
声音如同雷霆,在大殿中炸响,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侍立的宫人吓得齐刷刷跪倒在地,瑟瑟发抖。
赵昚面沉如水,眼神冰冷地扫过李沉舟和云瑶,带着不容置疑的帝王威严:
npc李沉舟!云瑶!你们是在教朕如何治理江山吗?
npc调兵遣将,是战是和,乃是国策,是朕与朝臣商议而定!岂容你们妄加评议?
npc别忘了你们的身份!这天下,是朕的天下!这江山,是赵氏的江山!
npc还轮不到你们来为朕考虑!
咆哮声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充满了被触犯逆鳞的愤怒与决绝。
云瑶和李沉舟都沉默着。云瑶微微垂眸,掩去眼中的讥诮。李沉舟则依旧平静地看着失态的皇兄,只是那平静之下,是愈发冰冷的失望。
他们都明白了。
朝廷,已然有意议和。
而他们这些在前线浴血、在后方奔走的人,在这位皇帝眼中,或许都成了阻碍他“太平盛世”的绊脚石。
这场宴席,至此,已再无半分和谐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