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柔弱姑小姐回魂,执掌侯府风云录
本书标签: 穿越 

第三十二回:商业合作,默契升温

柔弱姑小姐回魂,执掌侯府风云录

从萧府回来后,沈玉容便开始思索,如何才能让太后和朝臣们认可自己。她知道,空有决心不够,必须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并非 “配不上” 萧煜。几日后,她再次来到萧府,将一份写好的商业计划书放在萧煜面前。​

“茶叶贸易?” 萧煜拿起计划书,仔细看着,眼里渐渐闪过惊艳。计划书上详细写着,江南的明前龙井、碧螺春等名茶,在京城虽有售卖,却多是经由中间商之手,价格高昂且品质参差不齐。若靖安王府与沈记合作,直接对接江南茶农,建立从产地到京城的直供渠道,既能保证茶叶品质,又能降低成本,开拓高端茶叶市场。​

“你怎么想到做茶叶贸易?” 萧煜抬头看着她,语气里满是欣赏。​

沈玉容笑道:“前几日整理湖州绸缎的漕运线路时,发现江南茶区离漕运码头很近。而且,我记得你说过,皇帝和太后都爱喝明前龙井,若是我们能做出品质上乘的茶叶,不仅能打开市场,或许还能让太后对我改观。”​

她顿了顿,继续道:“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合作,我们能让朝臣们看到,我并非只会打理小布庄,也能做大生意。沈家的实力提升了,他们所谓的‘门第差距’,自然也就小了。”​

萧煜放下计划书,伸手握住她的手:“好,我全力支持你。明日我们就动身去江南,亲自考察茶区,制定具体方案。”​

第二日清晨,两人带着萧府的护卫和沈记的账房先生,乘坐靖王府的漕运船前往江南。船行在运河上,秋日的阳光洒在水面,波光粼粼。沈玉容站在船头,望着两岸的芦苇,萧煜走到她身边,递过一件披风:“江上风大,别着凉了。”​

沈玉容接过披风披上,笑着道:“没想到你对江南这么熟悉,连哪个茶区的茶叶最好都知道。”​

“以前在江南打理漕运时,常去茶区转,” 萧煜望着远方,语气带着几分回忆,“那时候就觉得,这么好的茶叶,若是能让更多人喝到就好了。如今有你一起,倒也算圆了当年的心愿。”​

沈玉容心里一暖,转头看向他。阳光落在他脸上,柔和了他平日里的棱角,让他看起来多了几分温柔。她突然想起在玉泉山谷的那个夜晚,他为她包扎伤口时的紧张,心里泛起一丝甜蜜。​

船行三日,终于抵达江南湖州。沈忠早已在码头等候,见他们来,赶紧迎上来:“殿下,沈姑娘,一路辛苦了。茶区我已经提前安排好了,咱们明日一早就可以去。”​

次日清晨,一行人前往湖州最有名的龙井村。村子坐落在半山腰,漫山遍野都是茶园,清晨的薄雾笼罩着茶树,露珠挂在茶叶上,晶莹剔透。茶农们早已在茶园里采摘茶叶,指尖在茶树间翻飞,动作娴熟。​

“这里的茶树都有上百年的树龄了,” 沈忠指着一片茶园介绍,“每年的明前茶,都是皇室的贡品,可惜产量少,大部分都被中间商垄断了。”​

沈玉容走进茶园,弯腰摘下一片茶叶,放在鼻尖轻嗅,一股清新的茶香扑面而来。“茶叶的品质确实好,” 她转头对萧煜道,“若是我们能与茶农签订长期合约,保证他们的收益,他们肯定愿意直接供货给我们。”​

萧煜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我们可以给茶农比中间商高两成的价格,同时提供优质的茶种和种植技术,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这样一来,我们能拿到好茶叶,茶农也能多赚钱,双赢。”​

接下来的几日,他们又去了碧螺春的产地洞庭山、黄山毛峰的产地黄山,每到一处,都仔细考察茶叶的品质、产量,与茶农们深入交谈,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沈玉容负责记录茶叶的品质特点、制定收购价格,萧煜则负责与当地官员沟通,协调漕运和仓储事宜,两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一日傍晚,他们在黄山脚下的客栈整理资料。沈玉容趴在桌上,看着账本上的数据,眉头微微蹙起:“黄山毛峰的品质虽好,但产地离漕运码头太远,运输成本太高,若是按这个成本算,利润会少很多。”​

萧煜走过来,俯身看着账本,手指点在 “运输成本” 那栏:“我有个办法。我们可以在黄山附近建一个临时仓储点,将收购的茶叶先集中在仓储点,烘干、包装后,再用马车运到漕运码头。这样既能减少茶叶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也能降低运输成本。”​

沈玉容眼睛一亮:“这个办法好!而且,我们还可以在仓储点雇佣当地的村民,既能降低人工成本,又能让当地百姓受益,说不定还能得到当地官员的支持。”​

萧煜看着她兴奋的模样,嘴角忍不住上扬:“还是你想得周到。” 他伸手,轻轻拂去她发间的一片茶叶碎屑,动作自然又温柔。​

沈玉容脸颊微微发烫,赶紧低下头,继续看账本,却没发现萧煜眼里的笑意越来越浓。​

考察结束后,两人回到湖州,开始制定具体的贸易方案。沈玉容根据各地茶叶的品质,将茶叶分为 “御品”“珍品”“精品” 三个等级,制定了不同的定价策略:“御品” 茶叶专供皇室和王公贵族,“珍品” 茶叶供应世家大族和高端茶馆,“精品” 茶叶则在沈记绸缎庄和萧府的商铺售卖,满足普通百姓的需求。​

萧煜则负责协调漕运和仓储,他让人改造了几艘漕运船,增加了通风和防潮设施,确保茶叶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受潮变质;同时在江南各地建立了五个临时仓储点,配备了专业的烘干设备和管理人员。​

方案制定完成后,他们立刻开始行动。第一批茶叶运抵京城时,正值重阳节前夕。萧煜亲自将 “御品” 明前龙井送进皇宫,皇帝品尝后,赞不绝口:“这茶叶比往年的贡品还要香醇,萧煜,你倒是会办事。”​

太后原本对沈玉容仍有芥蒂,可喝了那明前龙井后,脸色也缓和了些:“这茶叶确实不错,看来沈姑娘在生意上,倒真有几分本事。”​

萧煜趁机道:“太后,这次茶叶贸易,从考察茶区到制定方案,玉容都亲力亲为,付出了很多心血。她不仅有能力,更有责任心,这样的女子,孙儿相信她能担起靖安王妃的责任。”​

太后没说话,却也没再反对,只是端着茶杯,继续品尝茶叶。​

与此同时,沈记绸缎庄和萧府商铺同时推出 “重阳品茶” 活动,将 “珍品” 和 “精品” 茶叶摆上柜台,还搭配了沈记新出的绸缎茶席。活动当日,店铺前人头攒动,世家小姐们不仅来买茶叶,还对茶席上的绸缎赞不绝口,不少人当场订了绸缎和茶叶的套装。​

吏部尚书家的夫人在店里买了两斤 “珍品” 碧螺春,对身边的人笑道:“以前只知道沈姑娘会做绸缎,没想到连茶叶生意也做得这么好。这茶叶品质好,价格也公道,比外面的商铺实惠多了。”​

英国公府的老夫人更是直接对沈玉容道:“姑娘年纪轻轻,却有这般本事,萧煜能找到你,是他的福气。”​

随着茶叶贸易的成功,沈家的实力大幅提升,沈记的名声也越来越响。朝堂上,之前反对萧煜娶沈玉容的大臣们,态度渐渐松动。兵部尚书在朝堂上道:“沈姑娘不仅能为沈家守业,还能开拓新的生意,为朝廷增加税收,这样的女子,配靖安王殿下,也不算委屈。”​

礼部尚书也附和:“沈将军在边关立功,沈姑娘在京中为朝廷创收,父女二人皆为家国出力,若王爷与沈姑娘成婚,倒也是一段佳话。”​

皇帝看着朝臣们态度的转变,又看了看萧煜期盼的眼神,终于松口:“既然众卿都觉得沈姑娘合适,朕便准了你们的婚事,择吉日举行婚礼。”​

萧煜听到这话,心里大喜,立刻躬身谢恩:“谢皇叔!”​

消息传到沈家,沈玉容正在账房核对茶叶的订单,听到下人禀报,手里的笔猛地掉在桌上。春桃兴奋地抱住她:“姑娘!陛下同意了!您可以嫁给萧殿下了!”​

沈玉容看着窗外,秋日的阳光正好,透过窗棂洒在她身上,温暖而明亮。她想起在江南考察时,萧煜为她拂去发间茶叶碎屑的模样,想起在玉泉山谷他为她包扎伤口的紧张,想起在萧府书房他拥她入怀的坚定,嘴角忍不住上扬 —— 所有的等待与努力,终究没有白费。​

几日后,萧煜带着一支精致的凤钗来到沈家。他将凤钗插在沈玉容的发间,轻声道:“这是我母亲当年的结婚时凤钗,她让我把它送给你。

沈玉容摸了摸发间的凤钗,抬头看着萧煜,眼里满是笑意:“好。”​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两人身上,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仿佛要一直延伸到未来 —— 那里,有王府的红妆,有并肩的岁月,有他们共同守护的家国与爱情。

上一章 第三十一回:家族阻挠,坚定初心 柔弱姑小姐回魂,执掌侯府风云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十三回:安乐搅局,巧妙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