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午后,阳光透过苏晚家的落地窗,在客厅的地板上洒下一片明亮的光斑。茶几上堆满了“赛后总结本”的散页、彩色便利贴、装订机和丝带——这是三人约定好的“暑假装订日”,要把整理了近半年的竞赛资料,装订成一本本完整的手册,开学后送给高一的学弟学妹。
林薇薇抱着一摞手绘示意图赶来时,苏晚正把数学、物理的错题页按题型分类:“我把数列题、几何题、电磁题都分开了,每类题前面都加了‘题型介绍’页,学弟学妹翻的时候能一目了然。”林薇薇笑着把示意图放在桌上:“我补画了十几张新的轨迹图和受力图,比之前的更细致,比如电磁复合场的螺旋运动图,我标了每一圈的能量变化,这样更容易懂。”
陆时衍拎着一个大纸袋走进来,里面装着装订机、打孔器和不同颜色的丝带:“我问文具店老板要了‘耐磨装订技巧’,先打孔再穿丝带,最后用胶固定,这样手册不容易散。”他还拿出几沓白色标签:“这是‘目录标签’,贴在手册侧面,标上‘数学数列’‘物理电磁’,方便快速翻到对应章节,就像图书馆的藏书那样。”
三人分工明确,苏晚负责核对内容,确保每道题的解题步骤和易错点都没遗漏;林薇薇负责贴便利贴和示意图,把“能量守恒解题口诀”“力学受力分析技巧”等重点内容,贴在对应章节的首页;陆时衍则负责装订,先按顺序整理散页,再打孔、穿丝带,最后在封面贴上“竞赛备考手册”的标签。
“你看这页电磁题,我贴了‘闪电贴纸’,和咱们之前的公式表配色一致,学弟学妹看到贴纸就知道是电磁部分。”林薇薇举着一本快装订好的手册,眼里满是成就感。苏晚凑过去,指着一道力学题的步骤:“我在这道题旁边加了‘全国赛类似题’的标注,学弟学妹可以对照着练,就像咱们当初整理错题时那样。”
陆时衍把装订好的手册放在一旁,伸手拿过另一摞散页:“我发现用红色丝带装订数学手册,蓝色丝带装订物理手册,这样能快速区分科目,比只用一种颜色更清楚。”他还在每本手册的扉页上写了一行字:“愿这些笔记,能陪你走过备考的日夜,就像曾经有人陪我们那样。”字迹工整,和之前整理“最后备考清单”时一样认真。
中途休息时,苏晚从冰箱里拿出冰镇西瓜,林薇薇边吃边翻看着装订好的手册:“咱们从省赛到全国赛,整理了这么多资料,现在装订成手册,感觉就像把这段时光封存在了纸页里。”陆时衍也笑着说:“等开学送给学弟学妹时,我们还可以给他们讲一讲每本手册背后的故事,比如雪夜图书馆刷题,文具店选活页纸的日子。”
傍晚时分,最后一本手册终于装订完成。三人把手册按“数学”“物理”分类叠好,放在客厅的书架上,五颜六色的丝带在阳光下闪着光,像一排小小的星光。林薇薇忽然拿出手机,拍下这一幕:“我要把照片存起来,以后看到这些手册,就能想起今天一起装订的日子。”
苏晚翻开一本数学手册,扉页上陆时衍写的字格外醒目,旁边还贴着三人省赛结束后拍的合照——是她昨天特意夹进去的。“等开学分享会时,我们可以给学弟学妹看这张照片,告诉他们,备考的路上从来不是一个人,有朋友一起努力,再难的题都能解出来。”
夕阳西下,三人坐在沙发上,看着书架上整齐的手册,忽然觉得这段从冬到夏的旅程,有了一个圆满的收尾。林薇薇拿起一本物理手册,轻轻抚摸着封面:“开学后,这些手册会帮到更多人,就像当初我们收到学长学姐的笔记那样,把这份温暖一直传下去。”
陆时衍也点头:“以后每年暑假,我们都可以回来帮学弟学妹整理资料,办分享会,让这份约定一直延续下去。”苏晚笑着答应:“好啊!不管以后我们去了哪所大学,每年暑假都要回来,一起装订手册,一起分享故事。”
灯光下,书架上的手册闪着淡淡的光,西瓜的清甜还在空气中弥漫。三人知道,暑假装订日不是结束,而是“传承约定”的新开始——那些藏在手册里的笔记、示意图和温暖故事,会像星光一样,照亮一届又一届学子的备考路,也会让他们曾经并肩的时光,永远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