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星光重启:爱意系统助我逆天改命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第一百二十七章 音乐版权拓展至动漫领域,跨界合作

星光重启:爱意系统助我逆天改命

吉卜力工作室的会议室里,宫崎骏的弟子、《森林之子》导演米林宏昌指着动画分镜,向林晚星讲述故事核心:“这是一个关于‘人类与森林共生’的故事,小女孩阿雅为了守护被破坏的森林,与精灵们一起寻找‘生命之树’,过程中会遇到误解、冲突,最终用爱与理解化解危机。”

林晚星面前的笔记本上,已画满了音乐风格的草图:“森林的静谧适合用尺八的空灵,人类与精灵的互动可以用古筝的灵动,而冲突场景需要加入现代乐器,形成‘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她抬头看向米林宏昌,眼中带着笃定,“我们想让中文主题曲既符合吉卜力的治愈风格,又能融入东方文化的韵味,让中日观众都能感受到‘守护自然’的共通情感。”

这场跨越国界的创作对话,标志着晚星娱乐音乐版权正式拓展至动漫领域。从与吉卜力工作室合作创作动画电影主题曲,到为国产动漫打造爆款古风插曲,林晚星带领团队以 “音乐为纽带”,在动漫与音乐之间搭建起跨界桥梁,不仅让优质音乐获得更广阔的传播场景,更以创新的版权合作模式,丰富了公司的营收结构,成为行业内 “音乐 + 动漫” 跨界合作的典范。

晚星娱乐与吉卜力工作室的合作,源于一次偶然的文化交流。去年,林晚星受邀参加东京国际动漫节,在展会上观看了《森林之子》的片段预告,被其中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主题深深打动。而吉卜力团队也早已关注到晚星娱乐在 “跨文化音乐融合” 领域的成就 ——《丝路传奇》中的多元配乐、《Cancion de la Luna》的中西融合,都与吉卜力追求的 “文化包容性” 不谋而合。

“吉卜力的动画,从来不是‘只属于日本’的故事,而是关于‘人类共同情感’的表达。” 米林宏昌在合作签约仪式上说,“《森林之子》的核心是‘守护自然’,这个主题不分国界,我们需要一种能让全球观众共鸣的音乐语言。晚星娱乐在‘东方音乐融合’上的实践,正好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 尺八与古筝的搭配,既能展现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又能传递出‘治愈与温暖’的情感。”

林晚星团队对 “自然主题” 的音乐创作,也有着深刻的理解。“我们之前为《海洋奇缘》创作的环保主题配乐,积累了‘用音乐表达自然情感’的经验。” 音乐总监张远说,“但这次与吉卜力合作,需要更‘细腻’的表达 —— 吉卜力的动画擅长用细节传递情感,比如一片落叶、一阵风声,音乐也需要跟上这种‘细腻感’,不能过于激昂,要像‘森林的呼吸’一样,温柔而有力量。”

双方在创作理念上的高度契合,让合作迅速推进。吉卜力团队将《森林之子》的完整剧本、分镜稿、角色设定全部共享给晚星娱乐,甚至邀请林晚星团队前往吉卜力工作室,与动画师一起讨论 “每个场景的情绪走向”,确保音乐与画面能完美融合。“这不是简单的‘委托创作’,而是‘共同创作’。” 林晚星说,“我们希望中文主题曲能成为动画的‘一部分’,而不是‘附加品’。”

在版权合作模式上,晚星娱乐与吉卜力工作室达成了 “双版本 + 多场景” 的创新协议:除了为《森林之子》创作中文主题曲《森林的约定》,还将为动画中的 “森林精灵出场”“生命之树绽放”“冲突化解” 等关键场景创作 5 首中文插曲;同时,吉卜力团队将根据中文音乐的旋律,改编出日文版本,用于日本本土上映的动画中;此外,晚星娱乐还获得了这些音乐在 “动漫周边、游戏授权、线下演出” 等衍生场景的版权收益,形成 “一次创作,多场景变现” 的版权生态。

“传统的动漫音乐版权合作,大多是‘单一授权’—— 创作一首歌,获得一次性版权费。” 版权总监李娜说,“但我们这次与吉卜力的合作,突破了这种模式:一方面,双版本创作让音乐覆盖更广泛的受众;另一方面,多场景版权授权让音乐在动画之外,还能通过游戏、周边、演唱会等方式持续产生收益,这不仅提升了音乐的商业价值,也让版权合作更具可持续性。”

吉卜力工作室对这种创新模式也非常认可。“晚星娱乐的版权理念,与我们‘让优质内容持续产生价值’的想法一致。” 吉卜力版权负责人说,“中文音乐不仅能为《森林之子》吸引更多中国观众,还能通过衍生场景的授权,让动画的影响力持续扩大,这是‘双赢’的合作。”

为《森林之子》创作中文主题曲与插曲,是一次 “细腻而艰难” 的创作过程。林晚星团队用了三个月时间,反复打磨每一个音符、每一句歌词,从乐器选择到歌手演唱,都力求 “贴合动画情绪,传递东方韵味”。最终,由柳依依演唱的主题曲《森林的约定》、陆哲创作的插曲《守护之光》,不仅获得吉卜力团队的高度认可,更在动画未上映前,就通过 “片段预告配乐” 引发中日观众的期待。

“《森林的约定》是动画的‘灵魂’,需要传递出‘温柔而坚定’的情感 —— 温柔是森林的包容,坚定是守护的决心。” 柳依依在录音棚里说,“为了找到这种感觉,我反复观看动画片段,尤其是阿雅第一次遇到森林精灵的场景,那种‘好奇、胆怯又充满善意’的情绪,成为我演唱的核心灵感。”

在乐器选择上,团队决定用尺八与古筝作为 “主角”。尺八的空灵音色,模拟森林的静谧与神秘 —— 前奏部分,尺八以缓慢的旋律开场,仿佛清晨的森林里,第一缕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古筝的灵动旋律,则代表阿雅与精灵的互动 —— 当歌词唱到 “指尖触碰露珠,听见精灵的低语” 时,古筝以轻快的拨弦,配合柳依依温柔的嗓音,营造出 “人与自然对话” 的画面感。

为了让尺八的演奏更 “贴合吉卜力风格”,团队还邀请了日本尺八演奏家佐藤康夫参与录制。“佐藤先生告诉我们,吉卜力动画中的传统乐器演奏,不追求‘技巧的华丽’,而追求‘情感的真实’。” 编曲师王浩说,“比如尺八的‘气音’,要像‘森林的风声’一样自然,不能刻意追求饱满的音色。我们反复录制了十几次,才找到最‘自然’的感觉。”

歌词创作则注重 “画面感与隐喻”。“我们没有直接写‘保护森林’,而是用‘约定’的意象 —— 阿雅与森林的约定,人类与自然的约定。” 作词人林夕说,“歌词‘月光织成纱,覆盖每片伤疤’,既对应动画中阿雅用月光治愈森林伤口的场景,又隐喻‘自然需要被温柔对待’;而‘风穿过枝桠,像在说别害怕’,则传递出‘自然与人类相互守护’的温暖情感。”

当吉卜力团队第一次听到《森林的约定》的 demo 时,米林宏昌当场红了眼眶:“这就是我们想要的音乐!尺八与古筝的对话,像森林在呼吸;柳依依的歌声,像阿雅在诉说。它让我们看到,东方音乐能如此完美地融入吉卜力的动画。”

如果说《森林的约定》是 “温柔的治愈”,那么陆哲创作的插曲《守护之光》,则是 “坚定的力量”。这首用于动画 “冲突高潮” 场景的歌曲,采用摇滚风格,却巧妙融入了尺八的旋律,形成 “传统与现代” 的碰撞,传递出 “为守护自然而勇敢抗争” 的情绪。

“动画中,当人类为了开发森林,准备砍伐生命之树时,阿雅带着精灵们站出来反抗 —— 这个场景需要‘有力量’的音乐,但又不能过于暴躁,要保留‘治愈’的底色。” 陆哲说,“我们想到用摇滚的节奏传递力量,用尺八的旋律保留东方韵味,让两种风格在冲突中融合,就像人类与自然在矛盾中寻找和解。”

歌曲的前奏部分,电吉他以强烈的节奏开场,模拟人类开发森林的 “破坏性”;当歌词唱到 “举起手中的光,驱散所有迷茫” 时,尺八突然加入,以高亢的旋律打破电吉他的 “暴躁”,象征 “自然的力量” 逐渐唤醒人类的良知;副歌部分,摇滚节奏与尺八旋律完美融合,陆哲以充满力量的嗓音唱道 “守护每片绿叶,是我们的约定”,配合动画中阿雅与人类开发者对话的场景,既有 “抗争的力量”,又有 “和解的希望”。

吉卜力团队对《守护之光》的创新融合赞不绝口:“我们从未想过,摇滚与尺八能如此和谐地搭配。这首歌曲不仅贴合冲突场景的情绪,还传递出‘抗争不是目的,和解才是归宿’的理念,深化了动画的主题。”

在与吉卜力工作室合作的同时,林晚星团队也将目光投向国产动漫领域。国产动漫《长安十二时辰》第二季,以其 “精良的制作、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晚星娱乐的重点合作对象。团队为其创作的多首古风歌曲中,由苏晓演唱的插曲《长安夜》,凭借 “细腻的歌词、悠扬的旋律”,在短视频平台播放量突破 10 亿,成为 “动漫音乐爆款”,也让晚星娱乐的古风音乐版权成为 “香饽饽”。

“《长安十二时辰》第二季的核心是‘长安的烟火气’—— 不是宏大的历史事件,而是普通人的生活:上元节的花灯、西市的叫卖、深夜的酒馆,这些细节最能打动观众。”《长安十二时辰》动画导演曹盾说,“我们需要一首能‘还原长安夜之美’的插曲,既要有古风的韵味,又要有‘人间的温度’。”

林晚星团队决定以 “长安的夜景” 为创作核心,用 “细腻的歌词” 描绘画面,用 “悠扬的旋律” 传递情感。“我们查阅了大量唐代的诗词与文献,了解长安的夜市、花灯、民俗,把这些元素融入歌词。” 作词人许嵩说,“歌词‘花灯映着旧巷,酒香漫过石墙’,描绘的是上元节长安的繁华;‘你在窗边梳妆,我在街头眺望’,则通过‘普通人的视角’,传递出长安夜的温柔。”

在旋律创作上,团队选择用古筝、二胡、琵琶作为主要乐器,营造 “唐代的音乐氛围”。前奏部分,古筝以缓慢的旋律开场,仿佛夜幕降临,长安的灯火逐渐亮起;二胡的悠扬旋律,配合苏晓温柔的嗓音,唱出 “长安夜的静谧与浪漫”;副歌部分,琵琶的轻快拨弦,模拟花灯摇曳、人群喧闹的场景,让 “长安的繁华” 跃然眼前。

苏晓为了更好地诠释歌曲,还特意学习了唐代的 “吟唱技巧”—— 在歌词 “月照千年长” 的尾音处,采用唐代诗词的 “拖腔”,让歌声更有 “古风韵味”。“第一次录制时,我过于追求‘华丽的技巧’,反而失去了‘人间的温度’。” 苏晓说,“林晚星总告诉我,‘长安夜的美,在于普通人的生活气息’,后来我试着用‘讲故事’的语气演唱,才找到正确的感觉。”

《长安夜》作为《长安十二时辰》第二季的 “上元节插曲”,在动画中出现时,立刻引发观众共鸣。“听到‘花灯映着旧巷’,眼前立刻浮现出长安上元节的画面,太有代入感了!” 一位观众在弹幕中说。更有网友将歌曲片段制作成 “古风舞蹈视频”,在短视频平台传播,带动歌曲播放量突破 10 亿,成为 “现象级” 动漫插曲。

除了《长安夜》,林晚星团队还为《长安十二时辰》第二季创作了 4 首不同风格的古风插曲,覆盖 “悬疑”“热血”“悲伤” 等不同场景,构建起一个完整的 “长安音乐世界”。

用于 “悬疑探案” 场景的《暗夜寻踪》,以 “古琴 + 鼓点” 为主要乐器 —— 古琴的低沉旋律,营造 “深夜探案” 的紧张氛围;鼓点的节奏逐渐加快,配合动画中 “李必追查线索” 的场景,让观众感受到 “悬疑与刺激”。用于 “热血战斗” 场景的《长安战歌》,则采用 “交响乐 + 传统乐器” 的搭配 —— 交响乐的宏大旋律,模拟战斗的激烈;琵琶的快速拨弦,传递 “战士的勇敢”,成为动画中 “张小敬守护长安” 场景的 “灵魂配乐”。

这些插曲不仅丰富了动画的情感层次,还通过 “音乐版权授权” 产生了可观的收益 —— 除了动画播放的版权费,歌曲还被授权给 “长安主题手游”“古风演唱会”“唐代文化展” 等场景,甚至有汉服品牌以《长安夜》为灵感,推出 “长安夜系列” 汉服,进一步扩大了音乐的商业价值。

“晚星娱乐的古风音乐,不仅‘好听’,还‘有文化、有场景’。” 曹盾说,“它们不是孤立的歌曲,而是能与动画、游戏、文创产品深度融合的‘文化符号’,这种‘一歌多场景’的版权模式,让国产动漫的音乐价值得到了最大释放。”

《森林之子》与《长安十二时辰》第二季的版权合作,为晚星娱乐带来了显著的商业收益 —— 合作首年,动漫领域版权收入达 2 亿,占公司总营收的 15%,成为继 “影视配乐”“综艺音乐” 之后的第三大音乐营收板块。更重要的是,这种跨界合作模式,不仅提升了晚星娱乐的行业影响力,还为 “音乐 + 动漫” 的跨界生态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以前,我们的音乐版权收入主要依赖影视与综艺,营收结构相对单一。” 财务总监王颖说,“动漫领域的拓展,让我们的版权收入‘多了一条腿走路’—— 动漫的受众与影视、综艺的受众有重叠但不完全相同,比如很多年轻人不看综艺,但喜欢动漫,这为我们的音乐带来了新的受众群体;同时,动漫的衍生场景更多,比如游戏、周边、线下活动,这些都能为版权收入提供持续的增长点。”

数据显示,在动漫领域的 2 亿版权收入中,《森林之子》的双版本音乐与多场景授权贡献了 8000 万,《长安十二时辰》第二季的古风歌曲贡献了 1.2 亿。其中,“衍生场景授权” 占比达 40%——《长安夜》授权给手游的版权费达 3000 万,《森林的约定》授权给 “森林主题线下展” 的版权费达 2000 万。“这说明,优质的音乐版权,只要找到合适的场景,就能产生‘超出预期’的商业价值。” 李娜说。

晚星娱乐在 “音乐 + 动漫” 领域的成功,也带动了整个行业的跨界合作热潮。不少影视公司、音乐平台纷纷效仿,推出 “动漫音乐定制计划”,比如腾讯音乐与玄机科技合作,为《秦时明月》系列创作新的主题曲;爱奇艺与索尼音乐合作,为原创动漫《时光代理人》打造国际化的配乐。

“晚星娱乐的创新之处,在于‘不是简单地为动漫写歌,而是将音乐与动漫的文化、场景深度融合’。” 中国动漫协会秘书长张毅说,“他们为《森林之子》选择尺八与古筝,为《长安十二时辰》融入唐代音乐元素,这种‘音乐贴合动漫文化’的创作理念,让音乐成为动漫的‘灵魂延伸’,而不是‘附加品’;同时,他们的‘一歌多场景’版权模式,让音乐的商业价值得到了最大释放,为行业树立了标杆。”

甚至有日本、韩国的动漫公司主动找上门,希望与晚星娱乐合作。“有韩国的动漫公司想让我们为其创作‘东方古风’的配乐,还有日本的游戏公司希望将我们的动漫歌曲授权到游戏中。” 林晚星说,“这说明,优质的音乐版权是‘无国界’的,只要有文化共鸣,就能在全球市场产生价值。”

当《森林之子》中文主题曲《森林的约定》在中日两国同步上线,单日播放量突破 500 万次;当《长安夜》在短视频平台播放量破 10 亿,成为现象级动漫插曲;当动漫领域版权收入首年达 2 亿,为公司营收结构注入新活力时,林晚星正坐在晚星娱乐的音乐工作室里,听着混音师调试《森林之子》日文版本的配乐。这时,她的脑海里响起了系统的提示音:

【检测到宿主主导的音乐版权跨界动漫领域合作取得显著成效,与吉卜力工作室、国产动漫《长安十二时辰》第二季的合作获得合作方高度认可,推动音乐版权商业价值与文化影响力双重提升,触发 “音乐跨界动漫领域成功” 奖励。】

【获得奖励:积分 32000 点、爱意值 24000 点(来自吉卜力工作室、《长安十二时辰》制作团队等合作方认可,及行业机构对跨界模式的肯定)。当前剩余生命值:1871 天 5 小时(此前 1847 天 5 小时 + 24 天 = 1871 天 5 小时)。】

【解锁新任务:【1 年内,发起 “全球动漫音乐联盟”,联合中日韩、欧美等 10 个国家的顶级动漫工作室与音乐机构,打造 “动漫音乐创作基地”;同时,推出 “动漫音乐人才培养计划”,扶持 100 名兼具动漫审美与音乐创作能力的新人创作者,推动全球动漫音乐产业协同发展】,任务奖励:积分 55000 点、爱意值 40000 点,解锁 “国际动漫协会合作权限”(可参与制定全球动漫音乐行业标准)。】

林晚星停下手中的工作,望向窗外 —— 工作室楼下的街道上,几个年轻人穿着印有《长安夜》歌词的 T 恤,讨论着动漫里的场景;远处的广告牌上,循环播放着《森林之子》的预告片,尺八与古筝的旋律在空气中流淌。她忽然意识到,这次音乐与动漫的跨界合作,早已超越了 “商业收益” 的范畴,成为了 “文化传播” 与 “价值传递” 的载体。

“以前总觉得,拓展版权领域是为了公司的发展,但现在发现,每一次成功的跨界,都是在为不同文化、不同领域搭建沟通的桥梁。” 林晚星对音乐总监张远说,“《森林的约定》让中日观众通过音乐感受到‘守护自然’的共通情感,《长安夜》让更多年轻人爱上中国传统文化,这些影响,比任何营收数字都更有意义。”

张远深有感触地点点头:“还记得当初为《森林的约定》录制尺八时,佐藤康夫先生说,音乐是‘无国界的语言’。现在看来,这句话是对的 —— 我们的音乐能在日本引发共鸣,能让欧美观众对中国古风产生兴趣,这就是跨界合作的魅力。”

此次跨界合作的成功,也让林晚星更加坚定了 “以音乐为核心,拓展多元文化领域” 的战略方向。她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将音乐版权进一步拓展至 “动漫游戏”“虚拟偶像”“沉浸式剧场” 等领域:与全球顶级游戏公司合作,为动漫改编游戏创作主题曲;推出 “动漫虚拟歌手”,让原创音乐通过虚拟偶像的形象获得更广泛的传播;将《长安夜》《森林的约定》等歌曲改编成沉浸式剧场曲目,让观众在剧场中 “穿越” 到动漫场景,感受音乐与剧情的深度融合。

“解锁的新任务,为我们打开了‘全球动漫音乐产业’的大门。” 林晚星在公司战略会议上说,“‘全球动漫音乐联盟’不仅能让我们的音乐走向更多国家,还能让我们吸收全球优秀的动漫音乐创作经验;‘动漫音乐人才培养计划’则能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让‘音乐 + 动漫’的跨界生态持续发展。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会议结束后,林晚星收到了米林宏昌发来的邮件,附件里是《森林之子》在日本试映会的现场照片 —— 观众们在听到《森林的约定》时,纷纷举起手机录制,不少孩子跟着旋律轻轻哼唱;邮件的末尾,米林宏昌写道:“感谢晚星娱乐为《森林之子》带来如此动人的音乐,它让动画的灵魂更加完整。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合作,让东方音乐在全球动漫领域绽放更多光彩。”

林晚星笑着回复邮件,指尖在键盘上敲击出一行字:“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让音乐成为连接全球动漫文化的纽带,让每一个动人的故事,都能拥有与之匹配的旋律。”

窗外的夜色渐浓,工作室里的灯光依旧明亮。林晚星戴上耳机,再次播放起《森林的约定》—— 尺八的空灵旋律中,仿佛能看到阿雅与森林精灵在月光下奔跑;古筝的灵动音符里,仿佛能感受到长安夜市的烟火气。她知道,这场 “音乐 + 动漫” 的跨界之旅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故事等着用音乐去讲述,还有更多的文化等着用旋律去连接,而她的生命价值,也将在这一次次的跨界创新中,得到更深远的升华。

上一章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丝路传奇》舞台剧全球巡演,文化出圈 星光重启:爱意系统助我逆天改命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八章 晚星艺术基金” 澳洲站,守护原住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