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消融时,于朦胧发现石桌上那片靛蓝色桃叶,竟真的透出了嫩绿色。他小心翼翼将叶片移到竹盆里,埋在从折颜药田挖来的沃土中——那是折颜生前最宝贝的一块地,据说底下埋着昆仑虚送来的莲心土,能让枯木逢春。
白浅每天都来竹屋前蹲守,手里拿着小水壶,按折颜药草志里写的“寅时浇晨露”,准时给桃叶浇水。丹顶鹤也凑趣,总爱用喙啄啄竹盆边缘,像是在帮着松土,惹得白浅笑骂:“别捣乱,这可是折颜的‘命根子’!”
这天清晨,于朦胧刚采完晨露回来,就见竹盆里的桃叶抽出了细细的芽尖,芽尖上还顶着颗晶莹的露珠。他刚要叫白浅来看,就见折颜的药庐方向飘来一缕熟悉的药香——那是折颜独有的“桃花凝露膏”的味道,专治心口旧伤的。
“谁在动我的药炉?”于朦胧快步走向药庐,推开门却愣住了——药炉上正温着凝露膏,炉边放着个熟悉的药锄,而药锄旁,坐着个穿着青布衣衫的少年,眉眼间竟有七分像年少时的折颜。
“你是谁?”于朦胧握紧手中的晨露瓶,少年抬头,笑着露出两颗小虎牙:“我叫阿桃,是折颜上神让我来给你送凝露膏的。”他说着,递过一个瓷瓶,“上神说,你心口的伤在春雪天容易犯,让你早晚涂一次。”
白浅这时也跑了过来,看到少年眼睛一亮:“你认识折颜?他在哪?什么时候回来?”阿桃挠了挠头,指了指竹屋方向:“上神说,等那盆桃芽长到三寸高,他就回来了。”
话音刚落,丹顶鹤突然从外面飞来,嘴里叼着片泛着金光的桃花瓣,落在阿桃肩头。阿桃接过花瓣,笑着递给于朦胧:“这是上神给你的信物,他说你看到这个,就知道他没骗你。”
于朦胧接过花瓣,指尖触到花瓣的瞬间,忽然想起三百年前在忘川,折颜也是这样递给他一枚花瓣,说“忘川风大,记得带暖玉”。心口的旧伤似乎也不那么疼了,反而涌起一股暖意。
接下来的日子,阿桃就住在了折颜的药庐里,每天跟着于朦胧打理药田,学着炮制草药。他学得很快,连折颜最复杂的“凝神丹”配方,看了两遍就记住了,惹得白浅直呼“这孩子肯定是折颜偷偷教的”。
桃芽长得飞快,不过半月就长到了三寸高,还分出了细细的枝丫。这天清晨,于朦胧刚推开竹屋门,就见竹盆里的桃枝上,开了一朵小小的桃花,粉白的花瓣泛着微光。
“折颜要回来了?”白浅兴奋地拉着阿桃的手,阿桃笑着点头:“上神说,桃花一开,他就到。”话音刚落,远处传来熟悉的鹤唳声,不是九重天的灵鹤,是折颜那只通人性的火羽鹤!
于朦胧抬头望去,见火羽鹤背上站着道熟悉的身影,青衫白发,手里还扛着个药篓,正是折颜!“于小真,白浅,我回来了!”折颜笑着落地,药篓里还装着刚采的昆仑虚莲心,“刚去后山采了点好东西,给你们煮莲心汤喝。”
“折颜!”白浅扑进他怀里,眼眶通红,“你去哪了?我们还以为你不回来了!”折颜摸了摸她的头,看向于朦胧,笑着递过一片桃叶:“去归墟补了补阵眼,顺便修了修涅槃时受损的仙元。”
于朦胧接过桃叶,见上面还带着晨露,和当初那片靛蓝色桃叶一模一样。他忽然明白,阿桃就是折颜的一缕仙元所化,用来守护青丘,也用来告诉他们,他一定会回来。
折颜走到竹盆前,看着那朵小小的桃花,笑着点头:“不错,长得挺好,没辜负我埋的莲心土。”他转身看向众人,“走,我酿了新的桃花醉,今天咱们好好喝一杯!”
夕阳西下,桃林里又响起了熟悉的笑声。于朦胧坐在石桌旁,手里拿着折颜递来的桃花醉,身边是白浅、折颜,还有蹦蹦跳跳的阿桃,丹顶鹤和火羽鹤站在一旁,时不时叫两声,像是在应和。
风过桃林,虽只有一朵桃花绽放,却仿佛闻到了满林的香气。于朦胧知道,往后的日子,青丘的桃林会年年开花,折颜会一直在这里,和他们一起煮酒、赏桃、守着这片归处,岁岁安稳,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