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天总是多变的,天空是铅灰色的,低低压下来,仿佛一块吸饱了水分的厚重绒布。早自习的教室里,灯光显得比往日更加昏黄,窗外已然响起了淅淅沥沥的雨声,敲打着玻璃,带来一种潮湿而窒闷的静谧。
江允白在走进教室的那一刻,心里就咯噔一下。他早上出门时,天色只是有些阴沉,奶奶还念叨着让他带伞,他却抱着侥幸心理,觉得这雨未必下得起来。此刻,窗外连绵的雨幕无声地宣告了他的失算。
他下意识地将目光投向靠窗的那个位置。顾念白已经坐在那里,正低头看着书,手边放着一把折叠得整整齐齐的黑色长柄伞,伞骨结实,伞面干燥。他似乎总是这样,准备周全,一丝不苟。
一股混合着懊恼和隐秘期待的情绪在江允白心底滋生。他默默走到自己的座位,放下书包,湿漉漉的空气让他觉得校服外套都有些黏腻。整个早自习,他都有些心神不宁,窗外的雨声不仅敲在玻璃上,也敲在他的心坎上。待会儿课间操肯定取消了,但中午去食堂,放学回家……这雨看起来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
顾念白看似在专心读书,但眼角的余光却将江允白进门时那一瞬间的怔愣和微微蹙起的眉头尽收眼底。他的目光在那人略显单薄的肩头和空荡荡的手边停留了一瞬,心里便有了数。这个总是看起来清冷又易碎的人,果然没有带伞。握着书页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些,一个念头在他心中悄然成型。
第一节课下课铃响,雨势依旧。同学们大多挤在走廊里透气,议论着这场不期而至的秋雨。江允白坐在座位上没动,看着窗外被雨水模糊的世界,有些发愁。
顾念白却站了起来,他拿起那把黑伞,并没有立刻打开,而是朝着江允白的方向走了过来。他的步伐平稳,并不急促,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脚步声在身旁停下,江允白有些愕然地抬起头。
顾念白的身影逆着教室的光线,轮廓显得有些朦胧,但他的声音却很清晰,不高,却足以穿透周围的嘈杂,准确地落入江允白耳中。
“中午去食堂,”他顿了顿,目光平静地落在江允白脸上,仿佛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一起。”
不是询问“要不要一起?”,也不是客套的“我可以带你一段”。而是直接了当的“一起”。这种不容拒绝的肯定,让江允白一时忘了反应,只是怔怔地看着他。
顾念白似乎并不需要他的回答,他将那把黑伞轻轻放在了江允白的桌角,金属的伞尖与木质桌面接触,发出轻微的一声“叩”。
“伞,你先拿着。”他说完,不等江允白拒绝,便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座位,重新拿起书,仿佛刚才只是完成了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周围有几个同学注意到了这一幕,投来好奇或探究的目光,但顾念白坦然自若,江允白却觉得脸颊有些发烫。他看着桌角那把沉静的黑伞,冰冷的金属伞柄似乎还残留着顾念白掌心的温度。他迟疑了一下,伸出手,将伞拿过来,小心地放在了书包旁边。
一种被妥善照顾的感觉,像温水流过心田,驱散了雨天的湿冷和懊恼。
接下来的两节课,江允白总觉得身旁那把伞的存在感异常强烈。它像一个沉默的守护者,也像一个甜蜜的秘密,昭示着他和顾念白之间那不足为外人道的特殊联结。
午休铃声终于响起,雨依旧下得绵密。同学们开始三三两两地商量着如何冲去食堂。
江允白磨蹭着,等教室里的人走得差不多了,才拿起那把黑伞,看向顾念白。顾念白也正好站起身,朝他走了过来。
两人默契地一前一后走出教室,来到教学楼门口。屋檐下挤满了没带伞或等待雨小些的学生,喧闹不已。
顾念白很自然地接过江允白手中的伞,“咔哒”一声,伞面撑开,划出一片干燥而独立的天地。他侧头看了江允白一眼,示意他走近。
江允白微微吸了口气,挪动脚步,站到了伞下。
瞬间,世界仿佛被隔绝了。喧闹的人声、冰凉的雨气,都被阻挡在那片黑色的伞布之外。伞下的空间变得极其私密,狭小得只能容纳他们两人。雨水敲击伞面的声音变得沉闷而规律,像是为他们独奏的背景乐。
顾念白将伞的大部分都倾向了江允白那边,自己的右肩暴露在飘洒的雨丝中,但他似乎毫不在意。
“走吧。”他的声音在狭小的空间里响起,比平时更显得低沉。
“嗯。”江允白低声应道,跟上了他的步伐。
雨中的校园像是被洗刷过一遍,色彩变得浓郁,树叶绿得发亮,红色的跑道也更加鲜艳。但他们无暇欣赏景致,所有的感官都集中在身旁之人和这方寸之间。
距离太近了。江允白能清晰地闻到顾念白身上清爽的皂角香气,混合着雨水的湿润,形成一种独特又好闻的味道。他的手臂偶尔会因为步伐的移动而轻轻擦过顾念白的手臂,隔着薄薄的校服面料,那轻微的触感却像火星一样,每一次都让江允白心跳失衡。他紧张得几乎能听到自己如擂鼓般的心跳声,只能僵硬地目视前方,不敢偏头,连呼吸都放轻了许多。
顾念白看似目不斜视,稳健地撑着伞,实际全身的神经末梢都处于高度敏感的状态。他能感觉到身旁人身体的紧绷,能听到他那细微得几乎被雨声掩盖的呼吸,甚至能感受到每一次不经意的触碰时,对方瞬间的僵硬。江允白的耳垂,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可爱的粉色。这一切都让顾念白的心柔软得一塌糊涂,同时又必须用尽全力克制住自己想要靠得更近的冲动。他握着伞柄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去食堂的路,似乎变得格外漫长,又似乎短暂得转瞬即逝。
“你肩膀……”江允白终于忍不住,小声提醒,目光瞥见他微湿的肩头。
“没事。”顾念白打断他,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味道。
一路沉默,却并非尴尬。那是一种充满张力的、饱含未言之意和悸动的沉默。直到走到食堂门口,收伞的那一刻,骤然明亮的光线和涌入的喧闹才将两人从那个私密的世界里拉回现实。
顾念白抖了抖伞上的水珠,动作自然。江允白看着他被打湿的肩头,心里涌起一阵细密的感动和心疼。
午饭时,他们依旧没有坐在一起,但隔着几张餐桌,江允白总能感觉到,顾念白的目光会偶尔、极其快速地掠过自己,像蜻蜓点水,一触即离。而他,也会在低头吃饭的间隙,偷偷抬眼,去寻找那个熟悉的身影。
下午的课程在雨声中平稳度过。放学时分,雨势依然没有减弱的迹象。
这一次,不需要任何言语,当江允白拿起那把黑伞时,顾念白已经等在了教室门口。
依旧是同撑一把伞,并肩走入雨幕。经过中午的“演练”,江允白似乎放松了一些,虽然心跳依旧不平稳,但至少不再那么僵硬。他甚至能偷偷地、再靠近顾念白一点点,试图让那倾斜的伞能更多地遮住他。
这个细微的动作,没有逃过顾念白的感知。他的嘴角,在江允白看不到的角度,极轻微地向上弯了一下。
“今天……谢谢你。”走在熟悉的回家路上,江允白终于鼓起勇气,轻声说道。雨声淅沥,将他的声音衬得更加柔软。
“不用谢。”顾念白回答,声音里听不出什么情绪。沉默了几秒,就在江允白以为对话已经结束时,他却忽然开口,声音比刚才低沉了几分,“以后……如果下雨,我都会带伞。”
这句话很平淡,甚至没有主语。但江允白却瞬间听懂了其中的含义——以后下雨,我都会和你一起走。
一股巨大的、几乎要满溢出来的暖流冲击着江允白的胸腔,让他的眼眶都有些发热。他低下头,看着脚下溅起的小小水花,轻轻地“嗯”了一声。
这一次,顾念白将他送到了离筒子楼更近的那个路口,比上次又多走了一段。
“快回去吧。”顾念白停下脚步,伞依旧撑着,为他挡着雨。
“伞……”江允白想把伞还给他。
“你拿着。”顾念白说,“明天如果还下雨,再用。”
明天如果还下雨,我们还会一起走。这是未尽的承诺。
江允白没有再坚持,他接过伞,指尖再次与顾念白的相触,这一次,两人都没有立刻躲开。那短暂的、温热的接触,像是一个无声的约定。
“那……明天见。”江允白抬起头,看着顾念白在雨幕中显得有些朦胧的眼睛,很轻地笑了一下。
那笑容,像阴雨天里忽然透出云层的一缕微光,瞬间点亮了顾念白的世界。
“明天见。”顾念白的声音里,也带上了一丝难以察觉的温柔。
江允白撑着那把黑色的伞,转身走向小区门口。走了几步,他忍不住回头。
顾念白还站在原地,雨丝落在他身上,他却浑然未觉,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离开的方向。看到江允白回头,他并没有动,只是目光深沉地凝望着。
江允白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他迅速转回头,加快脚步走进了小区,脸上却控制不住地漾开一抹清浅而真实的笑意。
顾念白一直等到那个身影彻底消失在视野里,才抬手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转身融入暮色与雨幕之中。肩头的凉意丝毫无法影响他胸腔里那片滚烫的温度。
这场秋雨,冰冷而绵长,却因为一把伞,一段路,和伞下那个小心翼翼靠近的人,变得无比温柔而珍贵。它像一艘小小的方舟,载着两颗试探靠近的心,在朦胧的雨幕中,悄然驶向彼此。而明天,无论是否下雨,似乎都值得期待。